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单独使用与顺序使用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中应用的比较论文_吕健, 赵玉阳, 勾宝晶

1朝阳市中心医院 辽宁,北票,122000

2宽甸中心医院 118200

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201102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单独与顺序使用咪达唑仑或丙泊酚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中应用,探讨其在使用中对患者的躁动镇静的影响、拔管情况,以及完全恢复情况。方法:选取135例需要机械通气> 3天的患者,随机分接受咪达唑仑(M组),异丙酚(P组),或顺序使用两种药物(M-P组)。顺序使用两种药物的(M-P组)是患者出现自主呼吸更换丙泊酚镇静,记录三组患者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患者躁动停止并镇静恢复的患者比较发现M-P组明显低于M组(p<0.05),适当镇静和镇静的持续时间的平均百分比分别在三个组相似。M组的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都显著长于其它两组,而其他两组之间相似。结论:顺序使用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长期镇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静方案,高于咪达唑仑或异丙酚单独使用组,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机械通气;危重患者;应用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我们的研究是评估顺序使用咪达唑仑和异丙酚在机械通气危重的患者长期镇静,是否更有利于危重患者的管理[1]。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选择进入ICU1小时内接受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n=135),参加了该项研究。该项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135名患者都来源于其他科室如内科、外科、或是直接入ICU科的,并都给予气管插管,随机分配在ICU的135张病床。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接受持续静脉芬太尼镇痛为单次静脉注射1-2ug/kg和持续剂量1-2ug/kg/h。M组患者,静脉注射0.30mg/kg和连续输注0.04-0.20mg/kg/h,调整到实现镇静所需的量。P组患者,静脉注射3.00mg/kg和0.50- 3.00mg/kg/h,调整到实现镇静所需的量。MP组患者,先是用M组相同方法达到镇静标准。当患者患者达到恢复自主呼吸标准,咪唑安定切换到丙泊酚,将其施用0.50-3.00 mg/kg/h。根据镇静–躁动量表(SAS)[2]来评估各组中的镇静质量。根据我们医院的镇静标准,护士持续观察镇静深度和调节镇静镇痛药的剂量,以保持镇静目标级别为3或4分的SAS规模程度。SAS评分记录/每4小时(或当需要时更频繁)的护理人员,以确保镇静剂的正确使用。住院期间主要记录包括患者恢复和拔管时间,也就是记录停止镇静的时间.还记录持续镇静时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医院住院时间,ICU死亡率和住院病死率时间,病好后,转出ICU病房。

1.2统计分析

应用软件SPSS17.0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种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来表示,组内比较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一般资料情况

三组患者在性别组成、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数据之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结果的分析

治疗结果分析,与M组比较,患者P组和M-P组均早期拔管,恢复快,缩短机械通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M组比较,M-P组在ICU住院时间(天)更短,(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之间在镇静时间,住院天数,ICU死亡率,住院或死亡的群体之间的持续时间无显着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顺序使用咪达唑仑和异丙酚长期镇静是一种有效的和安全镇静方案。研究表明单用咪达唑仑转出ICU进行比较,躁动,恢复快,早期拔管,有增加的趋势。单独使用丙泊酚相比,低血压的发生率较少。患者表现为甘油三酯血症无显著差异。在长期镇静的使用丙泊酚的溶液与咪达唑仑相比恢复快,早期拔管,缩短机械通气,低血压的发生率增加[2]。

通过本实验来看,三组患者在镇静水平上是无显著差异的,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同。无乱是单独使用咪达唑仑或是丙泊酚,或是顺序使用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它们在镇静效果上是相似的。停药后症状可发生在ICU患者长期接触苯二氮类镇静药。咪达唑仑是一种水溶性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起效快而作用持续时间短,停药综合征(包括躁动)后立即停止,停止镇静药而出现躁动的发生率,M-P组明显低于M组,对拔管后出现躁动的发生率也是M-P组明显低于M组,虽然在危重患者戒断综合征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如醇或非法药物停药,或长期使用抗焦虑药或催眠药,即便我们的研究人群排除这些有瘾的患者。在MP组躁动的发生率降低可能是由于一个长时期丙泊酚的镇静,遮蔽了咪达唑仑停药相关的戒断症状。

许多研究表明,在重症监护病房中使用丙泊酚的长期镇静,与咪达唑仑比较,显著缩短了拔管和恢复时间。在本研究中,平均恢复、拔管和机械通气时间,P组和M-P组比M组显著缩短(P<0.05)。对于M-P组的恢复时间是3小时,低于M组,而对于P组,并无显著优势。对于躁动、具有较大剂量和镇静更频繁的使用时,恢复时间会更长。因此,根据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支持很可能被用于镇静的要求。咪达唑仑被切换到异丙酚尽早减少咪达唑仑的积累和相对缩短咪达唑仑输注的持续时间,继而产生更快速的觉醒和早期拔管,并缩短机械持续通气的时间。

综上所述,与咪达唑仑相比,相继使用咪唑安定和异丙酚进行长期镇静,镇静停止后减少躁动的发生率。在重症监护病房,这种顺序的使用与恢复快,较早拔管,较短的机械通气时间和加速转出ICU以及降低相关的并发症。并且与单纯丙泊酚相比,更少的药物镇静成本和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率。因此,使用咪达唑仑和丙泊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静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和更好的成本效益。

参考文献

[1]Wunsch H,Kahn JM,Kramer AA,Rubenfeld GD:Use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sedation among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Crit Care Med 2009,37:3031–3039

[2] Riker RR,Picard JT,Fraser GL: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Sedation–Agitation Scale for adult critically ill patients.Crit Care Med 1999,27:1325–1329

论文作者:吕健, 赵玉阳, 勾宝晶

论文发表刊物:《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3

标签:;  ;  ;  ;  ;  ;  ;  ;  

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单独使用与顺序使用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中应用的比较论文_吕健, 赵玉阳, 勾宝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