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产权制度安排残缺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的若干问题研究

企业产权制度安排残缺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的若干问题研究

郑建荣[1]2001年在《企业产权制度安排残缺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的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在借鉴这两种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制度影响人的行为的角度,就企业产权制度安排残缺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 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要回顾和评述国内外学者就制度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的有关理论观点。第二章,企业产权制度安排及其残缺。在这一章中对产权、企业产权制度安排及其残缺进行了定义,讨论了企业产权制度安排的主要内容和残缺的主要表现,并在这基础上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几种典型企业的产权制度安排残缺进行了比较。第叁章,企业产权制度安排残缺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的作用机制。在这一章中讨论了企业产权制度安排残缺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机制。第四章,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变动和企业产权制度安排改革的数据为例证,对本文的若干理论观点进行了实证和模型分析。第五章,启示。

邓沛琦[2]2015年在《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混合所有”、“混合所有制”及“混合所有制经济”概念于1993年十四届叁中全会和十五大报告等党的文件中先后被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实践探索中,针对传统所有制结构的弊端和转轨中存在的问题,逐步突破所有制界线,提出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以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大改组和大转型的产物,它是多元化产权投资主体跨行业、跨所有制、跨产业的多样化经营的一种企业发展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组织经营模式和经济形态,在我国20多年实践发展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截止2012年底,从全国整体看,混合所有制经济占我国500强企业的80%。混合所有制企业法人为122.9万个,占企业登记总数的15%,混合所有制企业投资规模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3%,其税收贡献比占47%。其中,央企及其子公司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公司制企业户数的比例接近57%,有少数中央企业的子公司占比达到了80%。由此可见,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态,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实践中表现出了强大生命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目前,在我国经济增长处在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等“叁期迭加”的“新常态”下,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2013年,十八届叁中全会重提“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形式”。在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已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作为国企改革发展的新战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头戏,是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选择。混合所有制是由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产权主体相互投资、交叉持股、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企业产权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其基本表现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合资联营等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在我国经历了初步发展、基本形成和深化完善叁个阶段。多种所有制的共存与共同发展、国家层面的理论创新和政策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资本市场与产权市场的发育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创造了基本条件。根据所有制、所有制结构和所有制实现形式的辨证关系分析,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混合所有制”的具体实践形式。而混合所有制则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所有制实现形式上的制度安排。混合所有制经济寓于混合经济之中,是混合经济的基础。而混合经济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度融合的结果。事实上,从世界潮流来看,现代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下的混合经济。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使得各国投资主体之间的经济混合程度不断提高,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混合日新月异。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方各国先后告别单一所有制而共同走上了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道路。虽然各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特色不同,但是混合所有制以适应各国经济发展转变的需要,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这种必然趋势是“生产社会化规律”、资本社会化发展规律、市场经济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规律,以及第叁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等共同作用下促使了世界经济走向公私混合的市场经济新时代。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搞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着200多年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在经历了数百年放任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后发展到在国家干预下的、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市场经济体制。二战后,随着国有企业的出现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英国开始实行国有和私有动态发展,相互依存,由此出现了混合经济或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态。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和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都是特定历史背景和条件的产物,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特征各不相同,因而有其借鉴与启示,但不能照抄照搬。在我国,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于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激发一切积极因素推动社会财富创造,调整理顺社会利益关系,尤其是进一步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仍然存在活力不足、经营机制不灵活以及民营企业实力不强等问题,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再次成为本轮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是以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为主线,以产权制度为核心,为抓住改革的战略机遇,必须继承和总结我国以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经验成果,并进一步开拓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视角与路径。在新的时期,面对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上的问题,关于混的分类、混的模式、混的时机等问题亟需研究。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与调研访谈相结合法、历史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法,并更加注重经验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形成了一套全面的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比较研究体系。本文共分七章,各章的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本章内容首先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其次,对本研究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根据文献分析,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根据全文研究,提炼出创新点,并提出研究展望。第二章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相关概念及其理论渊源。首先综述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性质和特征,以及混合经济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区别与联系。其次,进行混合所有制相关概念辨析。最后,着重论述了中西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相关理论与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本章为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比较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叁章为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历程及模式。首先,探讨了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历程,主要探讨国有化、私有化、中间道路、“大社会”等时期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其次,总结了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动因与条件。最后,着重分析了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模式与特征。第四章为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探索历程与模式。首先,分别从宏观政策和微观实践两个层次探讨了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历程。其次,总结归纳了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动因与条件。最后,着重归纳和分析了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模式及特征。第五章为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理论思想演进及模式定性比较。综述了英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基础和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基础。比较了两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与特征。着重对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进行全方位比较,包括宏观运行情况、微观操作、股权结构、利益相关者安排等方面。第六章为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运行量化评价与比较。首先,针对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运行的总体情况进行比较。其次,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层面建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曲线,以进一步考察中英社会经济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耦合评价模型和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分别针对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基础环境与现状进行评价。最后,运用边际分析法对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首先,归纳出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比较的启示。而后,运用路径依赖分析,通过构建路径的锁定与突破模型,探讨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发展现状,构建出我国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运行的升级模型与范式框架。最后,基于启示与改革的路径突破、升级与范式,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政策建议。

程云行[3]2004年在《南方集体林区林地产权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林地资源是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通过林业土地利用活动,可以重建自然环境的结构、保护和改善土地资源、野生生物以及大范围的空气和水的质量。可见,林地的可持续利用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对林地产权制度进行研究,提高林地资源的利用率及生产力。 本文以南方集体林区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产权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林地产权制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希望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林地产权制度体系。主要研究结论是: 1 我国林业发展存在着许多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林业制度。传统的制度安排存在着对森林资源权属和农民产权保护不够;高税费造成林业生产成本提高,利益分配失衡;政府管制侵犯林农的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等问题,严重地挫伤了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有效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制度安排,形成规则和合理的预期,产生有效的经济激励,促使人们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来增加森林资源的供给,消除和减缓稀缺性,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在诸方面林地制度中,林地产权制度是最基本的。南方集体林区林地产权制度改革应遵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既顺应经济人假设的要求又符合制度安排决策者的政治经济目标、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产权明晰等原则。针对南方集体林区林地产权制度的缺陷,林地产权制度安排可采取“稳定所有权,强化使用权、收益权及转让权,并把使用权上升为物权”的思路。 3 林地使用权按债权制度管理,存在着不利于维护林农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不利于林地使用权的流转、为以行政或准行政的手段调整土地留下了太大的余地,导致林地承包经营权的不稳定、不利于林业生产责任制的稳定等弊病。因此,必须按照十五届叁中全会关于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的要求,从法律上把农户的林地使用权界定为物权。在立法中确定林地使用权的物权性质是不够的,面对现代经济生活中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必须严格确定林地使用权的实质内容。集体林地使用权物权应是“准所有权”,具体包括排他的林地占有权、林地使用权物权的经营权、剩余产品索取权、林地使用权的流转权、林地使用权以抵押权、生态效益补偿权和森林景观资源开发权等。 4随着集体林区林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入,市场机制在林地资源配置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林地市场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和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优化配置林业资源,使林地细碎化状态走向规模经营,强化森林资源管理,以及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和加快山村农民脱贫致富进程起到积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发展林地市场是解决分山到户制度缺陷的根本之策。鉴于中国法律对林地所有权市场所作的规定,林地所有权市场固然还会发展,但中国林地市场发育的重点是林地使用权市场。为此,要采取加强林地产权制度建设、加强林地市场价格管理、建立和完善林地市场体系、建立健全林地市场规则、加强林地市场运行的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等措施。 5南方集体林区的林地产权制度改革是把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在不触及林地集体所有的制度根基的前提下,将林地使用权赋予农户家庭,形成了农户家庭经营的基本制度形式。由于各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差异、资源享赋不同,对林地使用制度的探索一直都在进行,出现了林地使用的不同制度形态。探究不同的林地使用制度形态,对于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促进林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国家确立了土地经营的基本制度后,次生性的制度安排可通过市场交易方式获得,应当允许和鼓励基层在一定范围内积极地探索和实验,使林地使用制度呈多样化态势。目前以合作经济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为林地使用制度较佳选择。 6组织是制度的内容,也是管理的要素。南方集体林区林地产权制度应采取“稳定所有权,强化使用权、收益权及转一让权,并把使用权上升为物权”的安排。与之相应的组织形式是农户经营模式,农户家庭作为林业生产经营基本经济单位的地位,是一个“原子”式的“经济人”。虽然有助于提高林地的产出率。然而,组织化程度低,不能适应日益放大的市场化的需要。出现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林地碎化与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林业组织结构落后不利于效益林业发展等问题,解决这一矛盾的措施就是在一定框架下以分散农户为主体进行组织创新。

冀县卿[4]2010年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理论与实证分析》文中指出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有研究从总体上充分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积极作用,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农民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主体地位,并通过赋予农民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使其权利责任利益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但是,现有研究大多忽视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形式下内含的农地产权结构变迁对制度绩效的影响。透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一个可观察到的经验事实是:尽管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普遍采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形式,但随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农地产权结构业已发生了变迁。农地产权结构不同,对当事人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有别,当事人的行为选择域就会不同,制度绩效必然有异。因此,深入到农地产权结构内部,揭示农地产权结构的演化规律,研究农地产权结构变迁对制度绩效的影响,这不仅有助于深化产权理论研究,而且可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提供具有科学依据的政策启示。本研究由叁个部分构成:首先构建“产权结构——制度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重点分析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产权专用权和剩余权对制度绩效的影响。其次,运用构建的“产权结构——制度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揭示制度绩效的农地产权结构原因,寻找两者之间的共同点。最后,主要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然后逐一介绍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数据来源、技术路线、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主要围绕农地产权制度效应、农地产权变迁、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构想叁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回顾和评论。第叁章:产权结构与制度绩效:一般分析。本章首先从理论上对制度、制度变迁、制度不完备性、产权、产权结构等基础概念进行梳理,然后对制度、产权、交易费用的逻辑关系以及制度不完备、产权残缺、制度绩效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产权专用权和剩余权对制度绩效的影响,据以架构研究中国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第四章:改革开放后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历史回顾。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过程的历史回顾,从农地产权结构的视角较为系统地描述1978年以后衣地产权结构变迁的轨迹,通过对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路径的分析,初步揭示蕴藏于其中的农地产权结构变迁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效率优先是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逻辑起点,这也构成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的基准点。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一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拥有的都是承包经营权,但其内在的农地产权结构业已发生变迁,且变迁的基准是如何尽可能地发挥农地产权对农民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提高效率。1978年以后,中国农地产权结构沿着不断强化农民土地产权的方向演进。无论是土地使用权,还是土地收益权或土地交易权,在政策选择上都更多地指向了农民,呈现出不断强化农民土地产权的特征。第五章: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全国数据的检验(1)——基于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视角的分析。本章利用全国的数据、从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的视角分析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对制度绩效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探讨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结构变迁对农业增长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依据1978-2008年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的史实剖析中国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变迁对农业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产权结构安排决定了经济当事人不同的行为选择域,并进而影响制度绩效。产权结构主要通过产权完整性和产权完全性两方面对制度绩效产生影响。由于农业生产的过程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的过程,生产决策系统极为复杂,农民与农业生产的联系更紧密、更直接,赋予农民更多的农地使用权、收益权和交易权,使农民形成长期而又稳定的预期,有利于激发广大农民长期投资的积极性。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发生了农民层面上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不断增强的变迁。第六章: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全国数据的检验(2)——基于农地剩余权视角的分析。本章利用全国的数据、运用计量模型,从农地产权剩余权的视角分析农地产权结构变迁对中国农业增长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探讨农地产权专用权和剩余权变迁对农业增长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依据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构建计量模型测定农地剩余权变迁对农业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至1992年期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更多地赋予了农民剩余索取权,农民并不拥有多少剩余控制权;1993年后,农民不仅获得了剩余索取权,而且获得了剩余控制权。由于与第一轮土地承包相比,第二轮土地承包赋予了农民更长的承包期、更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并在农民这一层面上实现了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统一,所以,第二轮土地承包政策更利于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通过明晰土地产权并赋予农民更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有助于实现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增长。第七章: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个案研究(1)——基于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视角的分析。本章重点从农地产权完整性和完全性视角分析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取得成功的原因。在扼要总结产权结构影响制度绩效机理的基础上,从使用权、收益权、交易权叁方面对比分析渌洋湖村家庭经营制下和土地股份合作制下的土地产权结构及其对当事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家庭经营制度赋予了渌洋湖村农民较完整的农地产权,但农地产权的完全性仍受到一定的限制,突出表现为农地使用权受限、农地收益权不充分、农地交易权不自由。与家庭经营制相比,渌洋湖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产权关系更为复杂,不仅土地产权完整性得到了保持,而且土地产权完全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并带来可喜的制度绩效。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应该在保持土地产权完整性的同时,不断提升农地产权的完全性,进一步完善农地产权结构。第八章: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个案研究(2)——基于农地剩余权视角的分析。本章重点从农地剩余权视角分析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取得成功的原因。在引入企业家才能这一变量的基础上,将企业家才能与剩余权配置结合起来,考察企业家才能、治理结构对制度绩效的影响,据此对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进行个案解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组织是一系列复杂的合约关系。企业家才能的发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家通过自身的默会知识感知组织所在地区经济、社会环境中不同的赢利机会,面对不确定性做出开创性、正确的决策,调动、整合资源,努力实现那些可能的赢利机会。而要发挥企业家才能,就必须赋予企业家企业控制权以实现企业控制权与企业家才能的匹配。但是,作为经济人的企业家天然地具有机会主义倾向,为此,需要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一方面通过赋予企业家企业控制权,实现了企业控制权与企业家才能的匹配;另一方面,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有效地抑制农民企业家的机会主义行为。第九章:主要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本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揭示深化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启示。研究者认为,农地产权结构对制度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要提高制度绩效,就必须使当事人拥有的农地产权更完整、更完全,并赋予拥有剩余索取权的主体剩余控制权。这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业持续增长的关键,也是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取得成功的原因。从本研究中我们得出的一个重要政策启示是:通过完善农地产权结构,明晰土地产权并赋予农民更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进一步降低农地产权残缺的程度,可以减少效率损失,实现中国农业的持续增长。这是深化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该坚持的方向。

刘义圣[5]2005年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功能定位与发展方略》文中提出资本市场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其功能发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和完善过程中愈发占据支配性的地位,也是各种矛盾的集中所在。深化对资本市场功能的认识,对中国资本市场功能进行准确、科学的定位,对于解决目前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功能视角”下的中国资本市场。一般认为,使用规范性方法抑或实证性方法,与所研究的目标问题有关,目标层次越高越具有规范性,目标层次越低越具有实证性。所以,本文在研究资本市场及其相关经济制度等问题时采用规范性方法,而在研究资本市场实际功能时采用实证性方法。另外,本文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不仅应用纯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还尝试从社会、心理以及文化等多视角加以诠释。 本文共有九章内容,在谋篇布局上刻意求工,力图做到主次分明,先后有序,文理清晰,连属成篇。 第一章资本市场泛论:马克思主义视角,对现代经济条件下的“资本”与“资本市场”进行概念的回顾与界定,然后根据现阶段中国经济的运行特征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质性内涵做出解释,并从资本市场理论的发展变迁中确定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资本与资本市场的概念与功能内涵是历史的、动态的。 第二章资本市场功能琐考,开始切入正题,研究资本市场的功能一般。由于资本是资本市场运行的载体和核心内容,理解资本的功能将直接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资本市场功能的认识,因此本章内容安排上先考察资本功能,再考察资本市场功能。在考察资本市场功能中,依照一般逻辑,先考察资本市场微观功能,再考察资本市场宏观功能。 第叁章中国资本市场功能的初级实证,比较系统地考察包括证券市场、产权市场、企业债券市场和创业资本市场等主要子市场及其各种功能的现状和问

肖丕楚[6]2005年在《传统优势企业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成的规模比较大的国有企业和国有存量资产,尤其是重化工业、原材料制造业和采掘业内的传统优势企业,构成了我国工业体系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它们曾经具有的竞争优势不断丧失,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现代优势并没有建立起来,表现为制度残缺、流程缓慢、组织机械、经营困难,缺乏自生能力,并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包袱。而且,和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传统体制的弊端和痕迹在国有大企业中表现最为突出和集中,改革的难度也更大。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如果这部分庞大的存量资产不能够得到有效盘活,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就缺乏相应的微观基础。 传统优势企业是指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企业指标进行评价,并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能够有效运行和具有一定优势的资源消耗型的大型国有企业(包含国有控股企业)。从时间上看,它主要指建成于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尤其是“一五”计划和“叁线建设”时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一批骨干企业;从投资主体来看,它主要是由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直接兴办和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从组织机构和形式来看,大多数依旧采用传统的科层制、官僚制等刚性的大型组织结构;从行业分布来看,它包括冶金、石化、机械制造、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领域的企业;从空间分布来看,它们广泛分布于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成为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微观基础和载体。判断一个企业是不是传统优势企业,可通过时间判断标准、产权主体标准、企业规模标准和产业分布标准四个标准进行界定。 中国落后地区工业化路径的选择与传统老工业基地的崛起,需要用一种全

文峰[7]2004年在《制度变迁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文中研究说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发展经济学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各种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规律,但也存在各种缺陷。理论模型的指导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照搬某种抽象的理论模型却难以解决现实问题。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具有自己的特点,指导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理论也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经典的二元经济结构不同,中国经济除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之外,还有大量的农村工业,农村工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来还将继续发挥作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并最终消除的过程。由于中国农村人口众多,综合素质较低,因此,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不仅仅是通过农民进城变成工人来完成。在城乡差距缩小的过程中,农村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环节。 不可否认,对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现,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固然是重要条件,但制度变迁是其基本前提。工业化不仅仅是在资本积累基础上现代工业的发展,还包括微观经济主体的塑造,企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调动和发挥,以及企业家的培养等;工业化顺利推进不仅是供给能力增强,还要有需求的相应扩大;中国的城市化必须以城乡居民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的改革为前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再造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进行财政、金融制度的创新。 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乡差距悬殊,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任务十分艰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市场总供求关系的变化和成功加入WTO使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所有这些决定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必须从多方面着手: 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兼顾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和生产要素功能,确立农民的土地法人产权,推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随着劳动力城乡之间和区域间流动限制的减少,必须解决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优质劳动力短缺的矛盾,既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又推进农村经济现代化;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消除对农民的就业歧视;为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农业技术研究机构、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民之间的关系,降低技术供给成本,增加农民采用新技术的收益,建立政府、农业技术研究机构、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户之间的协调机制。 正视农村工业的使命、发展前景和缺陷,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农村工业和城市工业协调发展的机制,促进城乡工业发展,是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在一体化的市场机制作用之下,根据他们的比较优势进行合理分工;通过制度创新,形成双层分离的城乡工业发展格局:消除农村工业企业的产权混乱状况,赋予其完整经济主体地位。 中国城市化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还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根据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应该采取网络城市化和据点城市化共同推进的二元城市化战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城市化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构建农民、农村工业企业、社区政府、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利益协调机制。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联系紧密。为推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必须探索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机制。调节各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健全统一市场的法制保障,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以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促进要素充分流动,并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使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强化制度创新,提高要素收益率,吸引要素流入,加速增长极的培育,是实现上述两个二元结构转换之间协调的基本途径。 农户经济行为的合理性与宏观经济高效之间的背离是我国经济的现实,此 问题产生有深刻的制度原因。进行农村组织的再造,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培育创新农业经营者和形成农民利益集团,一是走出农户经济行为悖论的重要途 1l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径。 改造宏观经济环境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方面。为此,必须消除二元的财政制度和金融制度,加强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与金融支持;促进非正式制度变迁。关键词:二元经济制度变迁结构转换

金桩[8]2004年在《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企业资源重新配置的一种手段,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一直是我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值得关注的事项。自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的12年中,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规范到规范的发展历程。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无论是重组次数还是交易金额都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作为在我国特殊的转轨经济背景下产生的经济行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究竟有没有给参与人及社会带来效益?效益的大小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关系到企业今后资产重组行为模式的选择,也将为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本文从资产重组绩效的理论、实证和制度分析叁个层面,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制度根源作了较深入的探讨。文章共分六章。 第一章为导论。主要包括对资产重组定义及分类的探讨、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现状的描述以及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实证研究的述评等。 第二章主要探讨了资产重组绩效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首先总结出资产重组绩效的理论研究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新古典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协同效应理论分别作了理论和应用分析。 第叁章从产业结构调整和公司治理改善两个方面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特殊功能意义,并从融资地位、控制权收益和政府意图等叁个方面着重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特殊目的。 第四章分别采用事件收益分析法、基于因子分析的综合财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绩效做了综合研究。 第五章分别对资产重组的四种主要方式,即股权转让、收购兼并、资产置换和资产剥离与所拥有股权的出售绩效做了实证研究。此外,本文还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两种创新方式,国有股回购和换股合并做了实证研究。 第六章主要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从产权制度、法律环境、信息披露和政府行为四个方面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制度环境做了深入分析,并得出我国现存的制度环境是影响重姐绩效的根本原因的结论。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1.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绩效是低下的。事件收益分析和综合财务分析均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只产生了非常短期的绩效。同时笔者发现不同的重组方式之间,重组绩效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2.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中,有关资产重组活动参与人的目标异化和行为扭曲是导致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低下的根本原因。 3.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尽快完善有关资产重组的法律法规,纠正现存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并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不同方式采取分类引导和规制,使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活动在规范中健康发展。

胡树林[9]2004年在《制度变迁中的西部经济增长》文中研究表明世界存在南北问题,中国存在东西差距。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区域的地位不仅没有淡化,反而得到加强,一个区域要想获得相对于其他区域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优势,就必须重视区域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与经济结构的制度安排。当前我国东西部社会经济差距的扩大已经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就目前而言,国内外学者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更注重对“增长要素”和“增长结构”的研究,忽视了对落后区域经济增长的制度要素的系统分析。一般而言,生产要素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企业成长、产业扩张与增长结构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但却不能完全决定区域经济的增长。从经济增长角度看,经济增长需要劳动、资本与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不断投入,而是否能够维持这些生产要素的不断投入本身却又取决于经济增长的结果。对于西部经济增长而言,其关键在于依靠什么作为黏合剂来促成生产要素、企业与产业的联动运转,形成合理的、高度化的区域经济增长结构,那就是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深化、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以及区域经济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制度安排决定着西部经济的整体运行状况,强烈地影响着西部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研究基础,并借鉴西方制度经济学与博弈分析方法。在具体分析中,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规范分析方法为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方法为主;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以宏观分析为主等方法,对制度变迁中的西部经济增长问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题进行系统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强调严密的理论逻辑推理,也注重实际调查。 本论文一共六章,第一章,在比较东西部经济增长差距的基础上提出制度级差概念,在进行理论综述后,梅建了基于制度层面研究西部经济增长的系统分析框架; 第二章,从经济人假设出发,分析了作为整个论文分析基础的基本理论:制度变迁中的经济主体博弈行为。剖析制度供求、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机理,对制度变迁中的经济主体进行界定,并对转型期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经济主体行为进行博弈分析,借以为论文其它章节的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第叁章,分析了要素激励与西部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与流向,在再现西部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现状基础上,探讨制度安排对自然资源、资本积累、人力资源与科技资源的影响与制度创新路径,分别提出了切合西部实际的生产要素的开发模式; 第四章,论文研究了产业政策与西部产业结构的演绎,在概括西部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趋势与显性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其“农业残缺状态”的严重后果,深入研究影响西部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制度因素,从制度创新角度提出了优化西部产业结构的宏观思路与政策途径; 第五章,论文论述市场化进程与西部所有制结构变迁问题,着重分析西部所有制结构变迁表征、所有制结构调整的体制性制约因素、西部所有制结构调整的目标模式; 第六章,论文分析了城乡统筹与西部城镇化进程,在透析新型城镇化内涵与西部城镇化路径的基础上,研究了西部城乡结构与城镇化演进、制度创新与西部城镇化战略以及西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问题。关键词:制度变迁西部经济增长博弈分析农业残缺状态

曾建新[10]2013年在《我国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产权结构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世界核电的复兴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核电成为当今世界和我国能源发展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和焦点,许多学者开始关注我国核电技术的创新与进步问题,核电技术创新也从自然科学领域向社会科学领域发展,从工程应用技术向技术经济管理方向发展。随着人们对世界和我国核电技术发展状况了解的深入,许多学者把眼光集中到核电产业发展管理上来,其中核电产业及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问题是其中的一个日显重要的方面。在已有研究文献评述的基础上,本文将产权结构因素对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问题分解为相互关联的叁个方面问题:产权及其结构的演化和功能机制问题,即产权结构的形成和因素的作用问题;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问题,以及它们与产权结构因素的关系问题;企业产权结构的主要因素对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机理、性质与评价问题。以上叁个问题构成了研究产权结构因素影响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企业主体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深入分析了资源产权向企业法人产权演化的机理和产权内部结构关系。按照“产权界定、产权行使、行权结果”的思路,在委托代理方式下,由反映归属的权属结构、反映权能配置的权能结构、反映行权结果的收益结构组成。产权结构发生变化方式就存在主体变化、客体变化、行权方式变化和权能属性变化四种。其次,本文按照“行为动力、技术创新动力、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逻辑,分析了技术创新动力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技术创新动力是由主体的需求或欲望产生的目标,在内外部各激发因素和制约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创新的收益预期,最后以决策的形式表现出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将各因素所蕴含或产生的收益(正或负的收益)内化于企业产权。深入探讨了核电技术创新的性质与特性,构建了企业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因素影响模型。然后,专门分析了企业产权结构在权属、权能和收益的叁个方面具体结构组成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我国核电产业和企业状况,探讨了产权叁方面的结构演变对企业相关主体技术创新决策影响机理,构建了企业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产权结构因素影响概念模型,并选取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的核电反应堆技术创新两个案例,对理论分析进行了实证检验。在上述基础上,确定了产权结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模型,提出了本文的假设。结合我国核电产业企业的特点和状况,对影响企业产权结构的因素,构建了测度的指标,采用Likert7.0量表测量方法;把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企业非产权因素等叁个方面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和方案,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数据收集与处理,采用AMOS7.0和SPSS for windows11.5软件工具,进行了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等进行检验分析。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假设都通过了检验。最后,本文考虑了核电技术自身演变规律和中国现实背景,并借鉴世界核电大国的核电产业发展与技术演变的经验,提出了促进我国核电技术创新的产权结构选择策略。

参考文献:

[1]. 企业产权制度安排残缺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的若干问题研究[D]. 郑建荣. 浙江大学. 2001

[2].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比较研究[D]. 邓沛琦. 武汉大学. 2015

[3]. 南方集体林区林地产权制度研究[D]. 程云行. 北京林业大学. 2004

[4].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理论与实证分析[D]. 冀县卿. 南京农业大学. 2010

[5]. 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功能定位与发展方略[D]. 刘义圣. 福建师范大学. 2005

[6]. 传统优势企业转型研究[D]. 肖丕楚. 四川大学. 2005

[7]. 制度变迁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D]. 文峰. 四川大学. 2004

[8]. 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D]. 金桩.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9]. 制度变迁中的西部经济增长[D]. 胡树林. 四川大学. 2004

[10]. 我国核电技术创新动力的产权结构因素研究[D]. 曾建新. 中南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企业产权制度安排残缺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的若干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