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深基坑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应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因地制宜,选用合理的建筑深基坑技术施工,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目前形式多样的深基础工程,其施工已经成为大型和高层建筑施工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要求;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施工是重点也是难点,是保障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深基坑施工质量的好坏会对施工项目的安全性造成直接的影响。
1.深基坑的几个特点
1.1深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
岩土工程区域性强,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工程,区域性更强。如黄土地基、砂土地基、软粘土地基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的地基中,基坑工程差异性很大。即使是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也有差异。正是由于岩土性质千变万化,地质埋藏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不均匀性,往往造成勘察所得到的数据离散性很大,难以代表土层的总体情况,且精确度很低。因此,深基坑开挖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简单地完全照搬外地的经验。
1.2深基坑工程具有相对较强个性特征
深基坑工程不仅与当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有关,还与基坑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及市政地下管网的位置、抵御变形的能力、重要性以及周围场地条件有关。因此,对深基坑工程进行分类,对支护结构允许变形规定统一的标准是比较困难的,应结合地区具体情况具体运用。
1.3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深基坑工程涉及土力学中强度(或称稳定)、变形和渗流3个基本课题,三者融溶一起需要综合处理。有的基坑工程土压力引起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是主要矛盾,有的土中渗流引起土破坏是主要矛盾,有的基坑周围地面变形是主要矛盾。深基坑工程的区域性和个性强也表现在这一方面。同时,深基坑工程是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及施工技术相互交*的学科,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影响的系统工程,是理论上尚待发展的综合技术学科。
1.4深基坑工程具有较强的时空效应
深基坑的深度和平面形状,对深基坑的稳定性和变形有较大影响。在深基坑设计中,要注意深基坑工程的空间效应。土体蠕变体,特别是软粘土,具有较强的蠕变性。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随时间变化,蠕变将使土体强度降低,使土坡稳定性减小,故基坑开挖时应注意其时空效应。
1.5深基坑工程具有较强的环境效应
深基坑工程的开挖,必将引起周围地基中地下水位变化和应力场的改变,导致周围地基土体的变形,对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及市政地下管网产生影响。影响严重的将危及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及市政地下管网的安全与正常使用。大量土方运输也对交通产生影响。所以应注意其环境效应。
1.6深基坑工程具有较大工程量及较紧工期
由于深基坑开挖深度一般较大,工程量比浅基坑增加很多。抓紧施工工期,不仅是施工管理上的要求,它对减小基坑变形,减小基坑周围环境的变形也具有特别的意义。
1.7深基坑工程具有很高的质量要求
由于深基坑开挖的区域也就是将来地下结构施工的区域,甚至有时深基坑的支护结构还是地下永久结构的一部分,而地下结构的好坏又将直接影响到上部结构,所以,必须保证深基坑工程的质量,才能保证地下结构和上部结构的工程质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进而保证整幢建筑物的工程质量。
1.8深基坑工程具有较大的风险性
深基坑工程是个临时工程,安全储备相对较小,因此风险性较大。由于深基坑工程技术复杂,涉及范围广,事故频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测,并应具备应急措施。深基坑工程造价较高,又是临时性工程,一般不愿投入较多资金,一旦出现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往往十分严重。
2.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的要求
(1)施工准备。在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前的准备一般包括技术、施工方案、施工器械及人员以及施工预案等准备过程。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的考察,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周边建筑物以及市政设施的分布等情况,然后根据设计和施工的要求进行施工总平面图的绘制,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2)深基坑开挖。在进行深基坑开挖施工时,应按照测量放线、分层开挖、排降水、修坡、整平等施工流程来进行施工。在进行深基坑的土方开挖施工时,通常开挖的顺序为从上到下、分层开挖,有时也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选择先支撑后开挖或者一边支撑一边开挖的施工顺序。如果基坑环境允许放坡,通常可以采取1∶1的方式进行放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基坑深度超过周围建筑的基础深度时,必须保证基坑与周围建筑的基础存在一定的安全距离或者坡度,如果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就必须根据设计的要求对基坑周围采取必要的挡墙或支撑等加固措施,然后再进行基坑施工。
(3)通常深基坑工程施工可以从土方开挖、基坑维护、结构施工、预降水、信息预案、检查鉴定等多各方面进行有效地控制。施工过程中,当工程的某一层或某一个环节完成后,必须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对其进行维护或支护,在保证维护或支护措施符合相关设计的要求后,才能进行接下来的下一层施工。
(4)在进行深基坑施工时,还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必要的检测,当检测结果超出预警值时,深基坑施工必须要停止,然后撤离相关的施工人员,根据事先设计的预案对施工现场进行保护,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并进行相应的安全检测,当检测结果合格后才能够继续进行施工。
3.深基坑施工技术
3.1土钉墙支护技术
土钉墙也称为喷锚网边坡,其主要是在原有的天然土墙的基础上,将角钢或粗钢筋钉入,达到抵抗外围土层压力的目地。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土层的牢固性,可以在开掘的过程中打入墙钉,并且进行敷设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这样便能对墙体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通常情况下的施工流程主要是:先掏挖土方,同时紧跟修正边坡;然后确定墙钉位置,钻孔打钉,最后喷射混凝土,铺设钢丝网,再喷射混凝土。在施工中要对每一个环节实时监控把握,保证符合工程技术要求。
3.2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地下连续墙的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其不仅能够对地基起到一定的维护作用,同时也能够作为建筑主体的地面测量。连续墙主要是运用钢筋笼和混凝土浇筑技术,在泥浆护臂下放形成一个连续的混凝土墙。地下连续墙在当前的工程中应用的较多,尤其是在一些对施施工技术要求较高、施工环境较复杂的地基中运用。
3.3桩支护基坑
采用排桩支护技术的基坑,一般开挖深度较大,最高可达 10m 左右,可有效解决毗邻既有建筑物开挖基坑的安全与施工需求的问题。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较小,不易引起相邻地下管线产生不均匀沉降。排桩支护结构体系由支撑或锚杆排桩、连续墙结构共同组成,可有效承担侧向土压力及水压力等荷载作用。在工程中常用混凝土灌注桩及钢桩作为支护土体的竖向受力构件。结构形式采用较为普遍的是悬臂式、内撑式,也可选用拉锚式及锚杆式等形式。在排桩支护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到土体是在支护桩打设完成后才进行的。所以,要在施工场地内布置功能较稳定的泥浆送排放设备。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土层中存在地下水时,须制定隔水止水的施工方案。防止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基坑或基坑周围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受到不利影响。
3.4钢板桩支护技术
钢板桩支护技术是现代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深基坑支护方法,其主要是以热轧钢和槽钢作为材料,其主要的作用在于对土体和水体起到一个保护作用。钢板桩支护技术在工程中的优势主要是其施工成本较低,经济效益却很高。使用钢质材料能够为工程质量提供一个有效的保证,同时,钢板桩支护技术的施工工艺较为简单,尤其是在软土工程中更为简便,能够使工程的工期大大的缩短。但是,其也有一定的弊端,容易受到压力而产生变形,因此一般在深度较深的基坑中不适合使用。
3.5搅拌水泥土桩支护
深层搅拌支护是将土和水泥通过搅拌机搅拌,形成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连续搭接的水泥柱状体加固围墙。它主要是用于土质粘度较大、质地松软的地基支撑处理,在其他土质的地基施工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是否可以采用。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支护,因为在基坑内只有墙体作为挡护,所以方便其它施工作业的进行。同样,墙体既可以起到护土的作用,又能防止地下水渗入,其施工工艺较为简单,因而经济性表现良好。但是,水泥桩柱的位移比较大,而且施工噪声大,污染环境。故在工程上,常在水泥桩柱之间加墩、起拱,来解决上述的不足。
4.结束语
建筑深基坑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施工中,必须结合项目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项施工方案,围绕控制要点、关键环节有针对性的采取技术手段和控制措施,才能够确保深基坑施工安全有序可控,保证本体项目及周边建筑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 工程地质手册编写委员会.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 顾翔.深基坑工程监测工作及支护施工的常见问题[J].科技风,2011(02).
[5] 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论文作者:杨永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8
标签:深基坑论文; 基坑论文; 工程论文; 地基论文; 结构论文; 地下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