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汉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论文_赵元春

在高中汉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论文_赵元春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第三高级中学 赵元春

【摘 要】高中生正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成型的关 键时期,更是社会和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继承者。培养学生的 爱国主义思想对学生的成长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爱国主义是人们内心深入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是民族精神的重 要体现。高中汉语教学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教学的重要科目, 在汉语教学中充分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更有利于培养少数民族 地区的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感情,学习并传承民族先烈的 思想和种族精神,对各民族的融合以及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都 是重要的。因此,高中汉语教学工作者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真正地凸显出高中汉语教学的作用和最终 目标。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高中那个汉语教学中如何渗透 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相应的探究,以期通过正确的教学方式不断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高中汉语;爱国主义;教学渗透;教学措施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实现民族之间的团结、统一的局面 是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任务。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学 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就等于为实现民族间的统一、团结、友好埋下 来一颗种子,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之处。 高中汉语教师要想完成这个任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通过 正确的教学方式,引用正确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从而达到实现学

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真正的目的。

一、高中汉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条件

高中所有的教学科目中,汉语学科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重要 学科之一。汉语作为我国的母语,是中华儿女使用最为频繁和和普 遍的语言,也是连接少数民族的重要桥梁。而汉语就是以文字作为 教学载体,向学生进行信息的输送的。在信息的输送过程中,就可 以通过对内容的讲解和引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由此可见,在 高中汉语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除此 之外,还有很多因素也证明高中汉语教学能够有效地渗透爱国主义 教育。

(一)语言文字基础

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主要是教学学生正确地认识语言文字,并且在生活中运用语言文字,以此达到信息的收集、整理、传 输的目的。汉语言具有普遍性和适用性,是我国使用最为广泛地语 言之一。尽管少数民族有着自身的语言体系,但是学生掌握熟练的 汉语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心应手。而高中汉语教学中,培养学 生掌握相应的语言文字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升是高中汉语教 学的重要教学目的。只有再此基础上,才能够在汉语教学中刚好地 渗透爱国主义教育[1]。

(二)汉语科目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在高中汉语教材中,收集了较为丰富的课文,其中很多课文都可以用作爱国主义教育。这是汉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的一个重要优势。高中汉语学科中的课文都是相关专家学者根据自身地区的教 学任务、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思想认真挑选的课 文,不仅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非常适合高中的学习,课文 中所渗透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符合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 此,在高中汉语丰富的爱国主义素素材基础的支撑下,对学生的爱 国主义渗透是非常有利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高中汉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措施

在了解高中汉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优势和条件之后,相关教学工作者就应该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探索教学方法,立足于高中汉语教材,以汉语言文字为载体,潜移默化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一)充分利用课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高中汉语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爱国主义的辉煌篇章,教师可 以对这些文章进行深入的研究,挖掘课文中的爱国主义元素,从而 向学生进行渗透。比如在教学《战士守岛》这一内容时,教师就要 就要着重对课文进行讲解,对战士们在当上的一系列活动,如垒羊 圈、人工授粉、播种小麦等活动进行深入讲解,阐述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仍旧要创造有利的条件守护岛屿。凸显出了战士们的爱国主 义热情以及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决心。同时,对战士们在当上的一些不良反应,如晕船等进行重点挖掘,最后对战士们的身份还不能够公开,只能是默默无闻地守护岛屿升华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向学 生表明战士们不管在多么艰难的环境下,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计荣 辱也要守护好岛屿,从而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渗透[2]。

再比如在一些古诗词中进行爱国主义的渗透,同时古诗词要有利于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掌握。教师可以利用流传千古的名言名句 阐述爱国主义思想,如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一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主义精神。再如岳飞的《满江红》,是岳飞面对金兵南下入侵大好河山时发出的怒吼,其中包含了岳飞无尽的 爱国主义情怀,通过这首诗词的讲解,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 主义热情。

(二)在名山大川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高中汉语中,有很多篇章是对名山大川的描写,这些篇章看似是一写描写风景的文章,但是在名山大川的描述中也蕴含着较为 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信息,进行爱国主义的 渗透。比如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一内容时,从作者对中 国北国风光的描写就足浴彰显出作者的爱国情怀。比如“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样的句子客观上描写了我国土地的壮阔。

作者也借北国风光阐述自己的情怀,最后的“江山如此多娇”更是凸显了作者对祖国的喜爱之情。这些都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切入口。除此之爱,还可以在一些游记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雨中登泰山》、《内蒙访古》、等以及一些季节环境的描写散文,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者托物言志,就是要深入挖掘其中的爱国信息,进行爱国主义的有效渗透。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高中汉语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重要 的,相关教学工作者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充分意识到汉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优势,从而全方面地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苗淑华.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思考[J].吕梁教 育学院学报,2013,02:74-76.

[2] 陆艳萍 . 在汉语教学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 [J]. 西藏教 育,2013,09:15.

论文作者:赵元春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  ;  ;  ;  ;  ;  ;  ;  

在高中汉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论文_赵元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