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截石位在妇科阴式手术中的应用论文_杜春梅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医院 福建泉州 362014)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截石位在妇科阴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传统截石位的摆放方法进行改良。方法 将60例阴式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膀胱截石位,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截石位,观察两组患者托腿前后小腿周径变化和术后24小时下肢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托腿后小腿周径增加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术后24小时发生下肢疼痛和麻木、肿胀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科阴式手术中,改良截石位能减轻对下肢的压迫,减少术后下肢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截石位;手术体位;阴式手术

阴式手术是利用阴道这一自然腔道进行的一种微创手术,适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子宫脱垂等患者,尤其是一些肥胖、疤痕体质的患者更适合这种术式,该术式问世以来,凭借创口小、恢复快等优势,得以临床广泛应用[1]。阴式手术患者取截石位,但经临床实践证实,截石位如摆放不当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损伤,增加患者不适感和术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影响到患者的预后质量[2]。本研究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通过观察传统截石位的摆放和改良截石位的摆放在妇科阴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下肢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经临床观察,改良截石位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泉州市洛江区医院收治的60例妇科阴式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在本次入院前已患有严重的心肺疾病和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按手术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单号为对照组,其中子宫肌瘤剔除术13例,全子宫切除术11例,子宫次全切除术6例,平均年龄(48.1±8.4)岁,平均体重(56.2±4.8)kg,平均手术时间(118.9±11.3)min。双号为观察组,其中子宫肌瘤剔除术15例,全子宫切除术10例,子宫次全切除术5例,平均年龄(47.3±8.8)岁,平均体重(56.7±5.4)kg,平均手术时间(113.8±13.1)min。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对照组患者安置传统膀胱截石位,即:将患者下肢放置于托腿板上,以托腿板关节端对准腘窝后,放下患者大腿使小腿自然下垂,膝关节弯曲约60°,两腿间夹角约90°,上肢外展。观察组患者安置改良截石位,即:根据患者仰卧屈髋高度将托腿架固定于手术床上,轻托患者下肢,屈髋、屈膝反复几次,双腿轮流活动膝、髋关节[3-4]。将患者下肢缓慢抬起,根据个人身体柔韧度,向外侧自然张开,将小腿肌肉丰厚处放于托腿板上,水平位归置小腿,大腿间夹角约100—110°,骶尾部垫软垫高约10cm,充分暴露手术野,方便医生操作,腰部悬空处垫薄软垫,可减缓压力,腿与支架腿间以气垫相隔,用绷带妥善固定避免滑脱,上肢自然外展30—60°固定于托手板上。

1.3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肢并发症发生情况。①小腿周径:托腿前标记患者左小腿肌肉最丰厚处,测量并记录托腿前后小腿周径值;②感觉及运动情况:术后24h访视患者,询问有无下肢疼痛、麻木、肿胀等不适。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采集数据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托腿前后小腿周径增加情况

观察组术后小腿周径增加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托腿后小腿周径增加值(cm,x±s)

3讨论

截石位摆置不当,极易对患者身体造成损害,在调整体位的过程中,若受力点选择不当,可使患者关节、肌肉长时间受压,于术后发生各类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如:①下肢静脉血栓:传统截石位,小腿因重力作用下垂,受力部位主要集中在腘窝,会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影响局部血液循环,进而加大局部血管内压,严重时可致使血管内膜受损的发生,最终转化为深静脉血栓[5]。如果患者年龄大,本身肥胖或血液粘滞性较高,下肢静脉血栓发病风险会更大。②小腿筋膜室综合征:传统截石位,患者小腿呈下垂位,势必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到影响,促使局部的血管内压力增高,小腿筋膜室压力持续升高,最终引起了小腿筋膜高压综合征的发生。③腓总神经损伤:由于患者处于麻醉状态,本身肌张力普遍会有所减弱,不易察觉体位是否舒适,容易致使腓总神经受压损伤等。

相较于传统截石位,改良后的体位将小腿由下垂位改为水平位,不但避免了对腘窝的直接压迫,而且改善了下肢的血液循环,降低了血管内压力,进而防止了血管内皮的损伤而导致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小腿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同时改良摆放法避免了托腿板对腓骨小头的挤压,有利于减少腓总神经损伤。另外,改良截石位以气垫保护下肢关节,气垫对腘窝的神经发挥了良好的保护作用,以缓解局部关节受压程度,避免血管受压的发生,并能根据患者个人体型、肢体柔韧程度等进行适当调整,贴合皮肤,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对腓骨头施加的作用力,降低了腓总神经及肌肉韧带受损的风险。由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托腿后小腿周径增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表2也可以看出观察组术后下肢疼痛和麻木、肿胀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改良摆置法有利于改善小腿静脉血液回流,减轻对血管和神经的压迫。

综上所述,妇科阴式手术中应用改良截石位,能有效减少对下肢的压迫,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防止腓总神经受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截石位对患者造成的不良损害,减少术后下肢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樊天云.改良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126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06(26):83.

[2]陈鸥.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体位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3):3189-3190.

[3]任杰平,张秀平,陆燕弟等.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0):31-32.

[4]刘冬,杜文婷.改良截石位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23):2142-2143.

[5]涂红梅.改良截石位在阴式子宫切除手术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2013(1):102-104.

论文作者:杜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改良截石位在妇科阴式手术中的应用论文_杜春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