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安装技术和设计理念也在不断创新,多项创新技术应用在了工程上。面对新形势下的工程环境,建筑电气自然要赶上时代步伐——推陈出新,大胆提出一些建设性创新技术意见,从而提高其安装的效率与质量,达到省工省料的目的。本文就电气配管暗敷设安装,提出配管预制翻样技术的应用,进行研讨说明。
关键词:创新技术;电气暗敷;配管安装;预制翻样
1.引言
随着时代的前行以及建筑业的发展,工程施工也进一步加快了步伐。电气配管是建筑电气工程贯穿始终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电气工程的安装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其施工工艺简单,却在配管翻样上耗费了很多的时间。做好配管的制作,可以有效节省安装时间,达到省工省时的效果。
2.敷设配管的现状
建筑电气暗敷设配管已经在相关领域形成常规,无论什么样的暗敷设电气配管都离不开现场的制作与安装,在这样的环境里安装往往都显得相当紧张与繁忙而且效果不尽人意。在常规建筑施工暗配管过程中,每每施工临近结束时看着堆积如山的废旧材料让人惋惜不已。
3.敷设配管中常见的问题
(1)常规施工一般都是专业随土建进度陆续跟进着,这样的施工工艺往往受制于土建的进度,土建慢一点安装就慢一点,土建快一点安装就快一点,这样很容易就浪费掉专业的人工。
(2)在土建要求进度时,由于平时安装的人工都是合理搭配,但是土建一旦出现前期滞缓而后期突击时,这时土建一般都是一窝蜂的劳动力在前面绑扎,专业此时就显得措手不及。哪怕是勉强赶上了那么效果也不尽人意,现场废料成堆。
(3)配管的成型制作安装主要依赖于专业安装人员的现场制作,在现场专业跟随土建进度,柱钢筋、墙钢筋绑扎好了,专业就上配管,现场制作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而后的安装简短而精确。专业人工的日薪又较为昂贵,将昂贵的人工消耗在了制作上,相较之下得不偿失。
(4)最为主要的是材料上的额外损失,现场由于没有图纸上的精细尺寸,专业往往是按估计材料的长短而就地下配料,在弯曲过程中一般都会较实际长一点,这就是材料浪费的地方。
(5)此外如果钢筋绑扎出现了错误,一时半会儿也难以察觉,一般在后期验收前才能发觉错误。这样钢筋返工了,又得将之前安装好的配管拆除下来,一来二往人工和材料又都浪费于这过程中。在慌乱中配管和固定也不见得牢固,经常性出现砼浇筑后配管失效。又是一笔不少的人工和材料的浪费。
4.预制翻样技术的提出
上述的种种问题主要说明配管的敷设,一方面主要受土建进程的影响,另一方面常规的传统技术——现场制作,再一次相对耗费了时间。这样的直线型等节拍流水施工方式相对简单吃亏,欠缺灵活性,前者的进度制约了后者的进度,也就是安装的进度受到大大的遏制。那么如何能解决这种现状呢?不妨跳出来看总体,这两个遏制安装进度的因素都是归结在前期上,一则在安装还未开始,另一则在安装的前期,何不将前期的准备分化出来,改成并行于土建施工的方式,将时间有效利用起来。看看钢筋加工和绑扎施工工艺和顺序,钢筋施工规格多,材料配置长短不齐、纵横交错,反而在施工过程中显得有条不紊,绑扎上去的钢筋也是横平竖直、中规中矩,材料也是控制的恰到好处。这是因为什么,因为他有一套严格的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专业配管完全也可以参照如此,将钢筋的预制翻样技术应用在配管上,进行安装前的预制翻样。
改变这种传统的施工技术,让电气配管像现场的钢筋制作一样提请翻样并进行预制,那么在施工现场就会显得配管尤为轻松,节省了前期制作时间的同时,还会有充裕的时间对配管进行检查和校正以及加固。除了节省时间以外,提前对配管进行有计划的算料配料和下料,也能充分的节约材料,给项目以及公司或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价值。为国家大大的节约一笔不少的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预制翻样技术的应用方案
理论的提出尚且还停留在意识阶段,要将理论应用在实物上才能证实是行之有效的创新技术。配管预制翻样技术需要系统的应用方案来执行,缺乏系统执行方案预制技术也就成了无稽之谈。
预制技术的应用首先需熟悉图纸,在充分熟悉建筑、结构和专业图纸的情况下对建筑和结构进行放样,找到一块合适平整的场地,面积的长宽略大于放样实物1米左右。接着进行以下步骤:
(1)第一步轴线定位放样。把标准房间的实际尺寸严格按照图纸放样,放样完成后并进行校核,校核无误后便可以进行下一步工作。在原图上分别测量出每一根配管实际长度并记录,根据方案确定好预留配管长度和配管接口位置长度,也参照原材料的长度和设计进行组合配料,什么样的管段长度和什么样的管段长度搭配丢弃材料最少,什么样的管段长度和什么样的管段长度搭配最合理,材料下料配料单据完成后形成资料以供使用,下料统一按照配料单确定的长短搭配进行弯制和下料配料,这样材料就能达到最大化的使用,而且观感价值特别高,如果长度合适材料损耗可以为零。
(2)第二步收录成册。就是将上步放样试验所得的各配管最佳长度、搭配等进行整理,收录成配料单,再根据配料单进行下料预制。
(3)第三步弯制预制。当下料预制配管确定好后,结合图纸、放样情况,对配管进行弯制,以满足现场安装所需弯曲度。
(4)第四步编号标识。配管的成型制作过程已经完成,还需进一步确定的是其使用部位,不然配管混杂的堆放会造成后期使用辨识困难。可采取统一编号或者是二维码标识,只要编号正确那么在后期使用时应该是既方便又快捷。这样材料的预制过程就算完成。
其实这样的工作不但节约了材料而且这样的工艺一般人员也能完成,不但节约材料同时也节约了时间。进入专业绑扎时仅仅需要作业人员将预制好的相关材料逐一对号入座的绑扎上去即可,当发现绑扎上去的位置不对时还可以及时纠正上一道工序的错误。一旦遇到土建大力赶工抢工时专业依然是在提前预制件的支撑下井然有序的进行着。待到工程接近尾声时工地上焕然一新的不见了以往的大堆废旧材料。从而为企业为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为国家节约更多的能源。
5.配管预制翻样技术优点
相较于传统施工工艺,配管预制翻样技术有如下优点:
(1)有效规避了部分安装工程进度受土建工程进度的影响。传统工艺——现场制作受制于土建工程影响,常见状况是土建快,安装就能快;土建慢,安装就要慢。完全受到了牵制。
(2)配管的制作成型占据了安装的大部分时间,而与土建并行的前期准备模式,将制作剥离出去,提前制作成型,灵活运用了前期准备周期,节省了现场制作的大批时间。
(3)提升安装效率,人尽其用,降低人工费用,将高成本的人工安装落到实处。
(4)标准化制作,提高成型质量,解决了配管成型质量问题,降低材料损耗率。
(5)规范化制作,节省现场制作时预估算的预留量,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6.结束语
电气暗敷设配管在安装工程中占有很重的比重,也占据了很多时间、人工。正常安装状况下,虽能赶上进度,但效率低下,可若一旦遇到赶进度时,常是手忙脚乱、加班加点的状况。电气暗敷设配管预制翻样技术最主要的成效是在于减少时间的消耗,卓有成效地提升安装效率。在经济性、规范性和标准性上也有所提高。效率的提高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撑,没有创新就没有改变。
参考文献
[1]宋志帮.浅谈电气配管施工技术及常见问题[J].技术与市场,2011(7).
[2]赵智龙.浅谈建筑电气暗配管、穿线盒施工安装技术[J].施工技术,2015,264(29).
[3]陈刚.浅谈墙体暗敷电气配管箱盒成型施工[J].施工技术,2014,4(34).
论文作者:姚瑞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1
标签:土建论文; 材料论文; 技术论文; 时间论文; 钢筋论文; 进度论文; 长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