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临床分析论文_姜吉东

云南省腾冲市北海乡卫生院 云南腾冲679100

[摘要]目的: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治疗效果与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患者中选取14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n=70),观察组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进行保守治疗。对两组的住院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及治疗效果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观察住院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及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效果优于保守治疗效果,减少腹痛持续时间,能够更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效果好。

[关键词]: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急性阑尾炎在外科急腹症中为常见病,属于急腹症的一种。患者右下腹部持续性腹痛、恶心、呕吐并伴阵发性加剧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症状,位于右下腹部的阑尾区(麦氏点)压痛,是重要体征。其临床表现以患者自觉右下腹痛及阑尾点转移性压痛、反跳痛较为常见,处于急性期的阑尾炎的病情时有变化。其中有相当多病人白细胞数量和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都呈现出明显增高的趋势。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为阑尾炎的早期病变,阑尾黏膜下层,通常是较为严重的病变部位。黏膜下各层水肿、纤维素渗出、黏膜上皮有缺损、呈现非正常光泽、浆膜层充血、阑尾部有轻度肿胀、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等都是其主要表现。目前临床上对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主要有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方法,为了便于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治疗效果与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客观分析,本文选取了14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两者在该疾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做探讨,其结果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门诊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140例,其中男72例,女68例,平均年龄在(49.3±3.9)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70例。观察组男37例,女33例,平均年龄在(50.2±1.9)岁。对照组男46例,女24例,平均年龄在(48.6±2.6)岁。两组患者均排除其他内科的严重疾病、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对本实验所用药物有过敏史者以及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时间等一般资料上无任何显著差异性(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观察组进行手术治疗,采用阑尾切除手术,对照组进行保守治疗,主要为抗生素抗感染疗法,其中给予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甲硝唑与庆大霉素联合用药。在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末对两组病例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对两组的住院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及治疗效果进行记录与比较分析。

1.3疗效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及治疗效果进行记录与效果评价。由于反射性胃痉挛而有的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及腹痛、发烧、发热、压痛、反跳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彻底消除为显效。由于反射性胃痉挛而有的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及腹痛、发烧、发热、压痛、反跳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改善和控制为有效。由于反射性胃痉挛而有的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及腹痛、发烧、发热、压痛、反跳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未有显著改善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0.5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5.3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效果中的比较(n,%)

3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该病的重要体征为下腹部阑尾区(麦氏点)的压痛及反跳痛。急性阑尾炎早期会出现脐周疼痛,中上腹疼痛等常见病症,而后不久疼痛常转移到右下腹,患者会感到持续性固定疼痛。单纯性阑尾炎多表现为阵发持续性疼痛,疽坏性或化脓性阑尾炎常表现为持续性剧痛。阑尾炎出现坏疽穿孔有时会令腹痛稍有缓解,但其他疾病的症状体征并未好转,所以缓解只是短暂性的,后续病情变化中疼痛甚至会加剧。如对病情不加干预容易发生腹膜炎、化脓性门静脉炎,甚至形成内外瘘管等并发症,给于患者带来痛苦和困扰。阑尾是一端封闭另一端与盲肠连接的细长管道,其特殊的生理构造使其极易发生梗阻,而梗阻会使管腔内分泌物堵塞淤积、进而压迫阻碍阑尾壁影响血运情况、并出现管腔内压增高等情况。这一系列情况又使得管腔内细菌侵入,从而侵犯受损黏膜而引起病变部位发生感染。梗阻是急性阑尾炎常见的发病原因之一。遗传,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与阑尾炎的发病有很大关系。此外胃肠道功能发生障碍如便秘腹泻等可导致血管收拢、肌肉痉挛,使阑尾黏膜内壁受损害,阑尾管腔变得狭小阻塞,影响血供,致使细菌入侵阑尾部位从而引起急性炎症。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保护胃肠道功能,是预防阑尾炎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单纯性阑尾炎在早期一般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炎症如能自行消退吸收,病情则能得到很大的缓解。当病人有明显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指征时,却因身体客观因素,或者其他原因暂时无法进行手术方法给予治疗的病人,可先进行阑尾炎保守治疗,视今后病情发展状况及患者恢复情况后期考虑手术等治疗方法。一般来说,在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中,保守治疗适用于黏膜水肿型阑尾炎,其他型阑尾炎建议采用手术治疗,进行阑尾切除手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有更多的现代技术能够科学的诊断辅助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其中临床诊断中的一重要诊断标准为白细胞计数增多的情况,因占阑尾炎发病病人的大多数,可作为重要参考。但很多免疫功能受限的病人,年龄大的患者,以及体弱的病人其白细胞数量变化情况不一定增大。所以临床上还需正确辩证诊断。此外,中性粒细胞数也会在白细胞数量增多时,有相对增高。有时这两种情况会同时出现,有时只有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超声检查在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中有关键作用,阑尾局部渗出、水肿、充血时,超声显示较僵硬并呈低回声管状结构。痉挛的盲肠可作为透声窗从而使阑尾呈现,因此盲肠后阑尾炎可用超声检查显示,超声检查不但可显示输尿管结石又可以显示卵巢囊肿、异位妊娠,等病理情况,有利于女性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与其他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腹腔镜检查能直观呈现出急性阑尾炎病情的发生发展与鉴别诊断。腹腔镜进入腹部可直接观察阑尾情况,判断有无充血,炎症,水肿等病变情况。此外,尿液检查也是急性阑尾炎病人常用的辅助检查之一,可以排除类似阑尾炎症状的等泌尿系统疾病,起到间接辅助检查作用,所以进行常规尿检是很有必要的。

手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恶心、呕吐、腹痛、发烧、发热、压痛、反跳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彻底消除较为显效。保守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恶心、呕吐、腹痛、发烧、发热、压痛、反跳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彻底消除到明显改善和控制。由此可见手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效果要比保守治疗效果好,能够减少腹痛持续时间,更有效提高治疗率,临床效果好。

参考文献:

[1]高岩.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20):132-133.

[2]姚明山.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5):114-115.

[3]高云峰.10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J].现代养生B,2013,(9):45-45.

[4]余怀德.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1):111-112.

[5]职红军.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6):89-89.

论文作者:姜吉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0

标签:;  ;  ;  ;  ;  ;  ;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临床分析论文_姜吉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