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大学生征兵工作机制研究论文

健全大学生征兵工作机制研究论文

健全大学生征兵工作机制研究

刘华锋

内容提要: 征集大批优秀大学生入伍,是从源头上改善士兵队伍结构,提高部队战斗力建设起点,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的战略举措。破解当前大学生征兵工作矛盾问题,应重点完善大学生征兵工作组织协调机制、宣传教育机制、政策保障机制、监督问责机制。

关键词: 兵役工作 兵员征集 大学生征集

当前,我国征集大学生入伍工作存在征集接口链条杂、工作程序繁多、工作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大学生征兵工作的顺利开展。聚焦强军目标需求,进一步健全大学生征兵工作机制,是破解当前征集大学生入伍工作矛盾问题的现实需要。

一、坚持军地统筹,完善大学生征兵工作组织协调机制

组织协调机制,是开展大学生征兵工作的组织保证。针对当前征集大学生入伍工作机制中存在的军地领导分散、临时抽组人员、统筹功能不强等问题,应通过建立军地一体的领导机构、完善军地联动的协调机制等办法,增强大学生征兵工作领导协调能力。

一是加强对大学生征兵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目前的兵役政策规定,征集大学生入伍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统一组织,但事实上各地采取的征集方式,都是由省军区系统牵头、政府相关部门参与、高校所在地或学生户籍所在地军事机关具体实施。由于我国各级、各类大中专院校隶属关系存在较大差别,有的是国家教育部直管,有的是省级教育部门主管,还有的是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管辖,因此在大学生征兵工作中,由军分区、人武部牵头组织协调存在较大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强化军地统筹功能,着眼发挥军队主导、政府主体作用,省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应吸收部队人员、非隶属高校领导参加,充实大学生征兵工作领导机构;市、县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应进一步细化各部门征集工作责任,明确征集大学生入伍工作实施办法,确保大学生征兵工作有序进行。

二是充实高校基层武装机构。高校基层武装机构是征集大学生入伍工作的组织基础。目前,虽然多数高校设立了基层武装部,但在具体实践中,高校武装工作包括征兵工作多数由兼职人员负责。由于大学生征兵工作展开通常在七八月份,此时正值老师、学生放假,许多高校在征集工作中出现“挂空挡”现象,大学生征兵工作无人管、不愿干的问题客观存在。对此,应加强高校基层武装机构建设,编配或明确专职人员,并组织相关业务培训,增强高校基层武装机构人员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的能力素质。

三是健全军地联动的协调机制。大学生征兵工作涉及军地多个部门,需要军地密切协调,主动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为此,每年征兵工作开始时,军事机关应及时到高校宣讲征兵政策、发布征兵信息,并深入高校搞好调查摸底和宣传教育工作;高校根据征兵需要精确采集应征大学生信息,为精确征集大学生入伍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军地双方定期召开军地联席会议,分析征集大学生入伍工作形势,精细化明确任务、精准化制定措施,及时总结和推广经验,增强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二、坚持兵役权利和义务均衡,完善大学生征兵工作政策保障机制

二是参考标杆管理,对标对表明确专科发展方向。结合建设西南一流、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型三甲综合医院发展目标,医院要求各专科全面对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综合医院)》,深入分析存在的差距与不足,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加大外出进修学习、外请专家来院指导力度,以实现在日常工作中持续整改、不断提升专科技术水平的最终目的。

一是关切发展期望,拓宽大学生入伍后发展空间。调查表明,在大学生入伍利益诉求中,未来发展前途要远比优抚待遇重要。目前,无论是从大学生入伍后发挥专业特长情况,还是从大学生士兵考取军校或直接提干的数量状况看,都与优秀大学生士兵的期望存在不小差距。因此,应根据部队岗位任职需要,综合考虑大学生专业特长、发展期望,加快推进入伍大学生精确化分配力度,切实提高大学生使用效益;进一步增加大学生士兵考军校和直接提干的数量和比例,把大学生士兵作为军队基层军官的重要来源,吸引大批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信念的高素质大学生到军营建功立业。同时,完善现行士官选取办法,在提高士官岗位吸引力的同时,扩大从大学毕业生中直接招收、依托地方高校定向培养士官的数量,为优秀大学生士兵在部队成长进步创造良好条件,使其在部队当兵服役有干头、有奔头、有盼头,进而把参军入伍当成人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案例1:在“等比数列”一节教学时,可设计如下问题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阿基里斯(希腊神话中的赛跑英雄)和乌龟赛跑,乌龟在前方1里处,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他追到了1里,乌龟前进了里,当他追到里,乌龟前进了里,当他追到里,乌龟又前进了里……

科学有效的宣传教育机制是提高大学生征兵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为此,应针对当前征兵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多措并举、多方造势,引导大学生踊跃报名参军。

一是宣传教育时机向全年覆盖。把征兵宣传和高校国防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高校学子进军营”活动,组织大学生走进驻地军营体验部队生活,感受军营气息,强化国防意识;利用“征兵宣传周”,组织开展爱国主义、国防知识和兵役法规政策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和征兵动员,努力增强高校学生依法服兵役的价值认同;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全民国防教育日和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等时机,进行以普及国防知识为重点的全民国防教育活动,不断夯实大学生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的思想基础。

三、坚持多措并举,完善大学生征兵工作宣传教育机制

铁:为预防缺铁性贫血,妊娠期每天铁的推荐摄入量为:孕早期20毫克,孕中期24毫克,孕晚期29毫克。保证每天摄入红肉100-150克,每周摄入1-2次动物血和肝脏,每次20-50克。

二是创新经济补偿政策,调动大学生应征入伍积极性。近年来,国家为鼓励更多大学生参军入伍,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有些政策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还不尽如人意。比如,针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有关制度规定由中央财政实施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但是,从调查情况看,大学生普遍反映补助学费或代偿学费的办法环节多、程序复杂、异地对接困难。对此,应着眼形势发展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简化相关程序,明确规定落实单位和期限,研究出台异地补偿对接制度,尤其是城乡对接、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对接问题,确保经济补偿落到实处。再比如,优抚金发放制度也应作出调整完善并切实抓好落实。可考虑根据征集兵员数额不同,实施不同单位地区的优抚金国家财政转移补差制度,确保优抚负担相对均衡合理。

三是完善退役优待政策,解除大学生退伍后的后顾之忧。认真研究市场经济发展给优待安置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完善大学生士兵的优抚安置政策,明确大学生士兵退役政策兑现责任部门和工作程序,使退役大学生士兵在自主创业、招录事业单位人员、报考公务员等方面享受到更多更实在的优惠。比如,有的省市规定从各县全额事业单位招考指标中拿出一定名额,作为全日制本科应届毕业生士兵退伍安置专项指标。这一政策就具体明确了量化标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保障力度。

三是宣传教育方式注重面对面发动。征兵宣传最现实和最直接的目的是激发青年学生参军热情。因此,在征兵宣传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由“等上门”向“找上门”转变,抓住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通过开设征兵咨询站和征兵热线电话,及时答复和解决应征青年提出的各种疑问,通过面对面进行政策宣讲、情理说服和释疑解惑,把征兵宣传工作往深处做、往实处落。同时,注重发动广大干部职工、乡镇(街道)专武干部、高校辅导员和民兵营连长包片定责、走村入户、进校入班,进行一对一、面对面、心贴心的宣传发动,帮助大学生坚定参军信念。

去甲斑蝥素(Noncantharidin,NCTD)是由我国首先合成的具有多重抗肿瘤活性的新型抗肿瘤药物。Chen等[9]研究显示NCTD可降低肿瘤细胞VEGF表达、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同时,NCTD也可显著降低肿瘤细胞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9,10],而 MMP-2 和 MMP-9 是参与 GCTB 局部骨吸收和骨溶解的重要因子。NCTD对MMP-9的抑制作用是通过对NF-kappa B信号通路的调控所完成的[11],提示NCTD干预GCTB肿瘤细胞的可能性。

二是宣传教育手段向新兴媒介拓展。在运用张贴标语、悬挂条幅、设站咨询等传统宣传方式的同时,注重利用网络、短信、QQ、微信等新兴媒介平台,采取政策解答、发布公告、刊登公益广告等形式进行征兵宣传发动。比如,可结合世界军事热点和社会普遍关心的征兵工作现实问题,在各大高校网站普遍开设“国防法在校园”“征兵访谈”“高校征兵进行时”等专题专栏;协调高校在大学校园网首页设置浮动窗口,专门链接全国征兵网和各省征兵网,及时上挂国防部网站推荐的征兵版宣传短片;协调当地电信运营商,向每名大学生发送以鼓励报名参军为主题的公益短信。

当前,优秀大学生报名参军的积极性还不够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政策吸引力不强、兵役权利和义务不均衡。应着眼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统筹考虑部队需求和大学生入伍期望,进一步创新政策保障机制,以激发优秀大学生人力资源向国防和军队建设流动和配置,推动大学生兵员征集质量不断提升。

Research on Big Data Analysis Laboratory Constructio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ANG Liqun 78

四、坚持依法征集,完善大学生征兵工作监督问责机制

良好的监督问责机制是促进大学生征兵工作依法运行的重要保证。因此,应着眼征兵检查监督,健全相关兵役法规,加强对大学生征兵工作的监督制约。

一是完善兵役处罚措施。严格落实兵役法律规定,明确对大学生不依法进行兵役登记、不履行兵役义务的处罚措施。特别是要明确执法主体、处罚标准和条件等,强化处罚规定的可操作性。同时,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重点应明确兵役机关、公安、民政、卫生等有关部门,在进行兵役法规执法中的地位作用、履职程序与方式方法等,形成上下衔接、系统配套和便于操作的兵役法规体系。

二是健全征兵监督机构。监督是执行的有力保障。兵役机关要主动协调配合地方人大、政协、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成立包括大学生家长在内的联合监督机构。监督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对征兵工作实施全程监督检查,对军地有关部门执行兵役法规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特别是加大对廉洁征接兵工作的监督力度,积极倡导推行公开公示制度,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社会、舆论和群众监督,确保大学生征兵工作依法运行、有序推进。

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探索实行征接兵责任倒查制度,对不合格的人员要倒回去查明原因,对违反征兵政策规定、搞不正之风的人和事,要形成连带惩处机制,坚决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同时,对工作积极主动、完成任务较好、征集数量较多的相关部门和人员也要予以大力宣传表彰,切实在大学生征兵工作中牢固立起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全本)[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

[2]赵建中,刘继贤.人民武装动员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3]任志强.兵役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中图分类号: E2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4484(2019)04-0063-03

作者: 刘华锋,陆军指挥学院勤务保障系,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技术大校

(责任编辑:孙永钰)

标签:;  ;  ;  ;  

健全大学生征兵工作机制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