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肿前壁开窗术治疗耳后皮脂腺囊肿伴感染脓肿形成的疗效分析论文_李巍1,张艳秋2通讯作者,苏吉利3

囊肿前壁开窗术治疗耳后皮脂腺囊肿伴感染脓肿形成的疗效分析论文_李巍1,张艳秋2通讯作者,苏吉利3

李巍1 张艳秋2通讯作者 苏吉利3

1.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江苏徐州 221002;2徐州市肿瘤医院 江苏徐州 221002;

3.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二院 河南洛阳 471023

摘要:目的 观察耳后皮脂腺囊肿伴感染患者在脓肿形成期进行囊壁开窗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耳后皮脂腺囊肿伴感染脓肿形成患者40例,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各积累20例。治疗组20例采用囊肿前壁开窗法,对照组20例采用脓肿切开引流后手术切除法。结果 40例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术后随访1年均无复发。囊肿前壁开窗法Ⅰ期治愈17例(85%),脓肿切开引流后手术切除法Ⅰ期治愈16例(8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囊肿前壁开窗法平均治疗时间13天;脓肿切开引流后手术切除法平均治疗时间21天,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后皮脂腺囊肿伴感染脓肿形成期行囊肿前壁开窗法治疗疗效确切,并能明显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关键词:皮脂腺囊肿;脓肿形成期;脓肿引流;开窗术;手术切除

耳后皮脂腺囊肿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小的不伴感染的囊肿切除简单、不易复发,但其伴发脓肿形成时,治疗变得复杂。常规治疗方法为脓肿切开引流、换药,待创面基本愈合后再行囊肿切除术[1]。此方法安全有效,能完整切除囊肿并避免切除较多的正常组织;但是也存在治疗时间较长,反复换药不方便的弊端。为了寻求更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受启发于耳廓假性囊肿开窗术以及鼻前庭囊肿开窗术的思路,对于此类脓肿形成的患者,为了缩短疗程,减少患者痛苦,参考以上方法,进行了改良:称之为囊肿前壁开窗术。此手术方法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疗效相近,但疗程缩短,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耳后皮脂腺囊肿伴感染脓肿形成患者4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发病年龄12-60岁,平均年龄35岁。首次感染10例,反复发作者30例,有脓肿引流史20例。脓肿位于左耳后22例,右耳后18例。病变表皮直径1.0-3.0厘米。所有患者均为脓肿形成患者,并无糖尿病等影响切口愈合的伴发疾病。采用随机方法选择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积累2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引流后手术切除法,治疗组采用囊肿前壁开窗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对照组采用脓肿切开引流3-4次,待感染基本消退后行囊肿切除术,术中完整切除全部囊壁并Ⅰ期缝合切口,根据情况放皮片引流;治疗组采用直接脓囊肿前壁开窗术,即术中只切除囊肿前壁,清理囊腔创面,保留囊肿后壁,创面覆盖碘仿纱条,局部加压包扎。

1.3 术后处理:两组均全身使用足量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3-5天并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进行调整,对照组术后间隔2-3天换药一次,如有引流皮片可于第1次或第 2次换药时取出(根据术腔渗液情况)。治疗组术后3天换药一次,并继续加压包扎至一周时间。

2 结果

对照组20例中16例Ⅰ期愈合,切口瘢痕不明显;3例切口愈合不佳,有渗液,拆线后换药引流一周后愈合;2例疑似切除不彻底,再次手术后痊愈。平均治疗时间21天,Ⅰ期治愈率80%。

治疗组20例中17例Ⅰ期愈合,开窗口平均直径1.5厘米,愈合后有所缩小,瘢痕不明显;2例渗液较多,术后两周愈合,瘢痕稍大;1例愈合不良,重新搔刮后再加压后痊愈。平均治疗时间13天,Ⅰ期治愈率85%。所有患者随访1年无复发。

两组患者Ⅰ期治愈率相近,无统计学差别。平均治疗时间差别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临床上囊肿可分为两类:真性囊肿和假性囊肿[2]。假性囊肿主要是组织间隙内积液,无内衬上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外伤性囊性血肿、囊肿性软骨炎;真性囊肿则有内衬上皮。皮脂腺囊肿是真性囊肿,其外形一般是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性肿物,质地较软,张力不大,全身多处可见。头颈部好发于外耳道软骨后下方,耳垂背面或耳后沟区域[3]。皮脂腺囊肿较多见于青春期男性,可能是因为其雄性激素水平较高,腺体分泌旺盛的原因,又因囊肿常位于耳垂及耳后,血供丰富,不易清洗消毒,常常反复感染[4]。感染后囊肿可有溃破并有疼痛感,患者多有反复就诊史。囊肿直径一般小于3cm,但亦有生长巨大的报告[5]。耳后皮脂腺囊肿伴感染临床上常分为三个时期[6],Ⅰ期为充血肿胀期,在感染后的 2~3d 内,感染灶及细胞渗出增多,炎症呈扩散趋势;Ⅱ期为脓肿形成期,感染灶组织坏死及炎性产物分解,炎症局限形成局部脓肿[7~10]。Ⅲ期为肉芽形成期,此期间感染灶组织坏死、肉芽形成交替进行,脓性分泌物持续存在,创面难以愈合。在本组病例中,均为Ⅱ期患者,囊壁相对完整。

针对皮脂腺囊肿,对于未感染者治疗有三种方法,(1)开放切口切除法,即在囊肿表面作平行于皮纹的梭形切口,摘除囊肿并缝合皮肤;(2)微创切口切除法,即在病灶处作长2-3 mm的切口,深达囊壁,通过切口吸出囊内容物后,再摘除塌陷的囊壁[5];(3)钻孔活检切除法,此法多见于国外,用一次性皮肤打孔器作一小切口,再通过侧面加压吸出囊内容物连同囊壁[10]。而对于感染患者,以上方法不适用,目前多是采取切开引流后再手术切除的方法,就是本文对照组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存在治疗时间较长,反复换药不方便的弊端。另外患者因前期的炎症感染造成的组织结构不清使得手术难以完全保证无囊壁残留,因此复发不能完全避免。本文基于临床实践,另提出新的手术方法:囊肿前壁开窗法。我们知道耳后皮脂囊肿多为表皮样囊肿,其囊壁为一层较薄的鳞状上皮[11],囊壁开窗法的优点是并不要求去除全部囊壁,只是切除了囊肿的前壁,并利用囊肿的鳞状上皮后壁来代替皮肤愈合,基本上避免了囊肿的复发。经过临床比较,两组患者Ⅰ期治愈率相近,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愈合时间治疗组有明显优势,并且对照组疑似有2例切除不净,再次手术后痊愈。由此看来,囊肿前壁开窗法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当然,个别患者可能遗留较明显的瘢痕,可以算作开窗术的缺点,但总体上是能够接受的。总的来说。对于耳后皮脂腺囊肿伴感染的患者,囊肿前壁开窗法对于囊肿直径不是很大的病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甚至对于没有感染的小的囊肿也可以适用。

参考文献:

[1]花锦超,雪源.耳后皮脂囊肿伴感染脓肿形成期手术的疗效分析.浙江临床医学2014,16(11):1796.

[2]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主编.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85.

[3]田勇泉,主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74.

[4]蔡中民,主编.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

[5]李一可,梁琴,迟放鲁,耳后巨大皮脂囊肿一例[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8(3):147

[6]O’Brien?J,?Buckley?O,?Benfayed?W,et al.?Giant?sebaceous?cyst?of?the?head[J].JBR-BTR,?2008,91(2):64.

[7]李希观.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治疗100例[J].山东医药,1999,36(3):56.

[8]姚红兵,汪武,徐浩.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手术时机的选择[J].重庆医学?2003,32(7):915.

[9]于刚,邱丽萍,高运乾.手术治疗较大溃疡面感染性耳前瘘管最佳时机的选择.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报,2003,17(6):327-328.

[10]MOORE R B,FAGAN E B,HULKOWER S,et al.What’s the best treatment for sebaceous cyst?[J].J Fam Pract,2007,56(4):315-316.

[11]Jun?GB,Qi?H,Golap?C.One-stage?excision?of? inflamed? sebaceous?cyst?versus?the?conventional?method.?S?Afr?J?Surg.2010,?48(4):116~118.

论文作者:李巍1,张艳秋2通讯作者,苏吉利3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2

标签:;  ;  ;  ;  ;  ;  ;  ;  

囊肿前壁开窗术治疗耳后皮脂腺囊肿伴感染脓肿形成的疗效分析论文_李巍1,张艳秋2通讯作者,苏吉利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