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不同针刺方法对脊髓疾病继发神经性疼痛的疗效分析论文_肖淑娇

(桃源县人民医院康复科 湖南常德 415700)

【摘要】目的:分析及探索不同针刺治疗方案在脊髓疾病继发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脊髓疾病继发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13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40例行头针丛刺长留针治疗;B组40例行夹脊电针治疗,C组50例行头针丛刺长留针联合夹脊电针治疗。观察及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治疗后1月、3月时的VA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其中又以C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脊髓疾病继发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采用头针丛刺长留针联合夹脊电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脊髓疾病;神经病理性疼痛;针刺;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1-0066-02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脊神经根损伤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部分患者因疼痛过重且持续存在,给患者造成了非常大的痛苦,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1]。近年来,针刺疗法在各种疼痛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分析其在脊神经根损伤继发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本研究中笔者分别采用不同的针刺疗法对本病进行治疗,现总结临床效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接诊的脊髓疾病继发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130例进行临床研究,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40例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38.41±6.57)岁;B组40例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39.24±7.51)岁;C组50例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38.89±5.49)岁。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P>0.05) 差异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A组行头针丛刺长留针治疗,头针经分区丛刺长留针间断行针法治疗,选取于致顺头部腧穴分区法中的顶前区与顶区,通过长时间留针间断行针法开始治疗,取0.4×50mm2豪针,消毒后于选取的穴区中向前或向后进行透刺,保持针体和皮肤呈15°角,深度约为40mm。针后捻转,每分钟200次,每针捻转1分钟,留针6消失,开始留针时每隔半小时进行1次捻转,2次后,每隔2小时进行1次捻转,每次10分钟。(2)B组行夹脊电针治疗,选患者病变节段脊髓上下方各一脊柱两侧夹脊穴,使患者保持俯卧,消毒皮肤后,取0.4×125 mm2豪针,往脊椎方向刺入1.5~2寸,至得气为止。取G6805电针仪两根电极上下与两组穴位相连,上正下负,选用连续波,电流强度则以患者耐受程度为准。留针30分钟,每天1次。(3)C组50例行头针丛刺长留针联合夹脊电针治疗,其中头针丛刺长留针治疗方法与A组完全相同,夹脊电针疗法与B组完全相同。3组患者均于疼痛局部阿是穴行常规针刺治疗,进行小幅度捻转提插。

1.3 观察指标

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2]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月、治疗后4月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详细记录后,纳入SPSS 20.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通过t检验法分析计量资料,以(x-±s)为单位,(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治疗后1月、3月时的VA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其中又以C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5)。

3.讨论

中医医学认为,脊神经根损伤继发神经病理性疼痛属于“痹症”范畴,同时也和普通痹症有着明显的区别。脊神经根损伤在中医医学中并无明确的病名,古籍中也缺乏相关的疾病记载,仅可从一些散在描述中发现相关的病机、病因及症状,因此中医治疗脊神经根损伤继发神经病理性疼痛并无明确的治疗方案与中药方剂。现代中医医学认为,脊神经根损伤继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机主要为督脉受损造成督脉与其它经络、气血及脏腑间的功能紊乱,从而引发相应的疼痛症。

夹脊电针疗法是临床治疗脊神经根损伤后疼痛的常用手段,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变局部的血供情况,促进组织细胞代谢、气血循环及组织营养的改善,且可对部分传导疼痛的神经通路与神经中枢发挥抑制效果,进而发挥较好的止痛效果[3]。而本研究中我们在针灸名家于致顺教授的“针场”理论[4]基础上,对患者的顶前区与顶区行头针丛刺长留针进行治疗,可发挥“一经带多经,一穴带多穴”的整合效果,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皮质的中枢敏化,改善患者的痛觉过敏情况,进而发挥良好的镇痛作用[5]。

综上所述,三组患者治疗后1月、3月时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又以联合以上两种针刺疗法治疗的C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由此可见,对脊髓疾病继发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采用头针丛刺长留针联合夹脊电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静雯,赵红如.74例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临床资料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12):1286-1289.

[2]朱利楠,王瑞林,宗红等.磁珠耳穴贴压联合奥施康定治疗癌症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7):579-581.

[3]陈谦,于璐.针刺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环球中医药,2009,2(2):134.

[4]孙清华,纪雪梅,高维滨等.针刺治疗枕神经痛42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6):46.

[5]其其格.针刺结合局部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53-54.

论文作者:肖淑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采用不同针刺方法对脊髓疾病继发神经性疼痛的疗效分析论文_肖淑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