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_李文炼

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_李文炼

武汉华中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岩土工程的地基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因其主要的施工材料多为浇筑性材料为主,使得其施工阶段成为了整个建设周期中最为脆弱的阶段。岩土工程的地基建设在施工阶段面临的风险和破坏通常是不可预知的,主要有自然破坏以及人为破坏等。岩土工程地基建设的施工阶段相对于其他工程的施工阶段来说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因地基建设在施工阶段的技术要求较高,且施工环境相对于其他工程来说不稳定,随着施工过程的进行,地基建设中地基夯实等施工要求所面临的问题越显加剧。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在岩土工程地基建设的施工阶段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同时养护管理的不到位则会使得此问题扩大化并最终影响整个岩土工程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方法

引言:当今社会,随着人口数量的剧增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使用面积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不论是城市,还是乡镇,建筑楼层高度不断增加,而楼层高度的增加也对建设项目的地基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我国目前岩土工程地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1.1受自然界影响较大

施工材料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原材料质量是保证岩土工程施工质量达标的重要前提。无论是设备还是建筑物,其使用寿命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在岩土工程地基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地基没有保护措施,从而使得地基受到自然界的影响加大。例如在地基混凝土浇筑前后的时间里,需要尽快的施工以保证浇筑质量,如果遇到恶劣的天气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故在岩土工程地基建设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材料的保护。如果沥青或者混凝土等基础材料出现质量问题,极易导致工程的塌陷等。

1.2施工技术程度不高

我国目前整体的岩土工程地基建设施工技术较低,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我国工业化起步较晚,大多数行业人员都是由传统的施工队伍转化而来,没有受过系统的岩土工程地基施工技术教育,整个岩土工程建筑行业所衍生出的一些施工设备也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导致岩土工程在投入使用时实际应用效果较差。目前我国主要的岩土工程地基施工技术还处在较为基础的程度,这导致目前我国的地基施工技术没有较为标准的规范制度,没有相应的技术体系去完成岩土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质量管理等过程,所以大部分岩土工程地基的施工过程都是不够标准的。

2 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常用方法及其应用

2.1强夯法

强夯法是岩土工程地基处理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强夯法是借助夯锤等设备锤击岩土土层,借助夯锤的不断锤击和重压达到夯实土层的效果,以此来提升土层密实度和强度,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这种方法的应用还需要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尤其是强夯力度大小和夯锤重量需要根据地基深度、施工需求等要求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夯锤强度在30t以上才能够借助强大的夯击压力夯实地基土层,起到稳固地基的效果。强夯法的作用原理是:借助专业起吊设备,将巨型夯锤吊起,在达到一定高度之后,让夯锤做自由落体运动,借助下落过程的动能和夯锤自身重力夯实地基。这种方法的效果比较明显,能够大幅度提升地基承载力,压实软土层内部空隙,稳定软土层结构,大幅降低软土层压缩性。强夯法使用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施工现场地下管线的防护工作,同时在周围设置减震带,避免夯锤下落过程的冲击力破坏周围建筑物。在应用强夯法之前,要求施工人员事先测试土层的含水量,如果含水量过高,强夯过程会加剧土层运动,夯锤过程中强大夯力和夯锤力度会影响地基夯位的确定,甚至给地基处理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前期工作必须做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置换垫层法

如果软土地基承载力、变形状况无法满足工程建设需求,并且软土层厚度较小,为了满足建筑物要求,可以将地基基础底面处理范围内软土部分或者全部软土挖除,然后分层换填满足强度要求的材料,如砂石、碎石、灰土、粉煤灰等,也可以换填性能稳定、没有侵蚀性的材料,此过程就是置换法。垫层置换法就是将地基中的软土部分除去,用砂土等透水性能强、结构稳定的材料代替,提升地基稳定性。这种方法尤其适合软土地基工程处理,置换垫层前首先需要将软土层挖除,置换性能更加稳定的填垫原材料,通常选用砂石或者卵石等硬度高、透水性强的材料,可大幅提升地基承载上限,降低地基沉降速率,加速地基内部水分排出。填垫过程中,按照分层填垫方法、逐层进行,每完成一层填垫,及时压实处理一次,保证地基整体受力均匀,即使是长期使用也不会由于局部沉降损坏岩土整体工程质量。填垫施工中,尤其要注意底层材料,提升底层强度性能,避免地基最底层发生沉降而影响工程出现整体沉降,具体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置换填垫之前,需将基坑中的杂物清理干净,尤其是树叶、枯枝等杂物,如果基坑内部有积水,要彻底清理干净,同时清理积水遗留下的杂物,等到基坑水分蒸发完之后,加固基坑周围土层,最后开始填垫施工;其二、填垫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作业标准规范施工操作,首先将需要填垫的原材料搅拌均匀后平铺在基坑内,捣实后处理好接头位置,接头位置要呈斜坡状,同时分层施工要保证每一层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隔。

2.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加固处理方法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加固处理技术简称CFG桩处理,就是将碎石、石屑、砂石、粉煤灰等材料和水泥一起加水搅拌均匀,借用各种成桩机械设备制作一定强度的可变强度桩。这种加固桩是一种低强度的混凝土桩,该技术充分利用桩间土承载力作用,同时能够将荷载传递到深层地基中,技术性能和经济效果比较明显,具体的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材料配合比配置混凝土混合料,加水量根据混合料塌落度确定。通常情况下,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塌落度约为200mm,沉管灌注桩塌落度约为40mm。(2)如果选用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技术,在钻孔满足一定设计深度之后需要提钻,提钻过程要注意提钻时间和速度,保证混凝土送料速度和提钻速度吻合,从而保证混凝土灌注质量。如果选用沉管灌注桩技术,则灌注完成之后,通常按照1.2m/min的速度均匀拔出沉管。

2.4砂石垫层加固地基处理方法

砂石垫层加固一般适合低层建筑物地基加固处理应用,具体的施工流程:首先,将工程基础面以下一定深度土层挖除,然后做夯实处理;之后选择高强度的砂石材料填充地基,此过程必须保证填充材料的强度,尤其不能选用有腐蚀性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材料能够作为持力土层进行夯实处理,这一环节也是砂石垫层加固处理最为关键的环节。通常地基承载力、持力层抗剪强度两者有密切的联系,所以选用砂石垫层加固处理技术能够提升地基抗剪强度,保证地基承载力。一般如果地基发生沉降,在沉降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浅层沉降,如使用砂石层置换垫层,因为这种材料垫层本身应力扩散作用比较明显,所以下层天然土层承载力会明显降低,从而大幅提升地基整体牢固性。

结论

简而言之,地基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性环节,对于工程项目质量有重要影响。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要兼顾到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经济性,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技术,避免由于地基处理问题影响地基强度。

参考文献:

[1]康洪,彭振斌.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多层次综合模糊评判[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9(03)

[2]伊晓东,周国成,孙炜.基于软地基下的变形观测数据精度与可靠性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03)

论文作者:李文炼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  ;  ;  ;  ;  ;  ;  ;  

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_李文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