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比夫定治疗e论文_王磊

王磊 (安徽省临泉县人民医院感染科 236400)

【摘要】目的 对替比夫定治疗e 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 年1 月份到2012 年1 月份收治60 例e 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30 例。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 实验组则采用替比夫定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12 周和24 周的H B e A g 阴转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H B V D N A12 周和24 周阴转率以及A L T 变化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替比夫定对e 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替比夫定 e 抗原阳性 慢性乙型肝炎 效果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123-02

我国是H B V 感染的高发区,2006 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 ~ 59 岁一般人群H B V 感染率为7.18%,C H B 患者约为2 亿,故此积极探讨C H B 更有效的治疗药物,对稳定患者病情,降低C H B 发展致肝硬化、肝癌的几率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临床上,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乙型肝炎病毒进行抑制,从而对病情进行控制。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60 例e 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采用替比夫定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 年1 月份到2012 年1 月份收治60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32 例,女性患者28 例。年龄范围17 岁到69 岁,平均年龄为44 岁。患者经检测,均为e 抗原阳性,H B V D N A 平均为(7.73±0.31)l g 拷贝/ m L,A l T 平均为(221.3±44.3)U / L,所有患者经过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患者不存在肝硬化以及其他肝炎病毒疾病。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30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H B V D N A 以及A L T 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临床上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包括对症治疗以及保肝等措施。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采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剂量为每天100 毫克,每天一次,口服。

1.2.2 实验组治疗方法

实验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采用替比夫定进行治疗,剂量为每天600 毫克,每天一次,口服。

两组患者均以24 周作为治疗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病毒学指标、血清学指标、A I T 变化以及不良反应观察和比较。其中主要观察HBeAg 以及HBV DNA 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采用S P S S12.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 <0.05 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毒性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病毒性变化比较如下表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病毒性变化比较

由上述表格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A I L 水平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A I T 均有明显下降趋势,治疗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目前,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日益上升,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数量也不断上升。加强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也成为了国家医疗事业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和难题[1]。

替比夫定是一种新型的β 左旋胸腺嘧啶类似物,其能够与H B V D N A 聚合酶的天然底物竞争,从而对H B V 的复制造成影响。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60 例e 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进行分组研究, 在H B e A g 的阴转率比较上,两组患者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可见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两种药物在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早期均不存在显著效果。而在12W 和24W 的H B V D N A 的阴转率比较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经比较可知在阴转效果上,替比夫定的效果更具优越性。这是可能与替比夫定对病毒聚合酶的作用相比拉米夫定更优越有关。在A L T 变化比较上,替比夫定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拉米夫定,这是因为替比夫定能够对H B V 的复制进行快速抑制,对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显著效果。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具有不存在不良反应,可见,两种药物均有很好的安全性[2]。

综上所述,采用替比夫定对e 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 王小莉, 田金徽, 杨克虎, 陈青锋, 陈红. 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短期疗效比较的荟萃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3(02):231-232.

[2] 赵连锋, 姜英, 王妍. 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在HBeAg 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中的疗效对比[J]. 中国当代医药,2011,3(34):222-223.

论文作者:王磊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7

标签:;  ;  ;  ;  ;  ;  ;  ;  

替比夫定治疗e论文_王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