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盲是制约中国画发展的重要因素论文_李爱文

美盲是制约中国画发展的重要因素论文_李爱文

河北省迁安市文化馆 河北 迁安 064400

摘要:国画是我国传统艺术库中的瑰宝,有着十分独特的艺术形式,需要有一定审美情操、审美能力的人去欣赏与传承,然而“美盲”的真实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画的发展。下文就对美盲是制约中国画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国民审美能力,充分发挥中国化的美誉功能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美盲;制约作用;中国画发展;重要因素

中国画是一种独特美的表现形式,有着极强的美育功能,能有效传递出审美情感,陶冶个人的情操,提升个人修养,但是中国画的这种美育功能对“美盲”是起不到任何效果的,这样一来中国画的艺术价值也就体现不出来,这样说来美盲是制约中国画发展的重要因素。下文就对美盲是制约中国画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为美盲问题的缓解提供一定参考。

一、美育的重要性分析

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说过:“今天中国的文盲已经不多,但是美盲很多。”现在许多人穷的不是物质、不是文化,而是审美。没有适当的审美,生活就会变得务实、粗俗,生活会像没有养分花朵会逐渐枯萎。也有人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这样说来,开展美育活动是十分重要的,有助于缓解美盲问题。自古以来,美术作品及其教育活动就是治愈人们心理疾病、确保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手段。心理学家则认为各种各样的图案、标志,或者是单一的线条、形状、构图、颜色等都能成为传达和联想信息的一种符号,能给人带来一种不同的心理感受与影响。艺术审美教育在整个审美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艺术作品是一种高级审美经验的人创造出来的,其体现出一种愉悦的、丰富的经验,只要是生活在同一文化中的人都能得到这一共同经验,从艺术作品的欣赏角度出发,表现出一种共同的特性和意义。由此美育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欣赏与理解艺术的人逐渐发展成为艺术热爱者。就人们文化生活需求而言,优秀作品不只是能给人一种乐趣体验,还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对社会文化生活基本格局进行积极优化。

二、中国画美育功能的发挥途径

中国画的审美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其含蓄美、意境美以及气韵美上,这些审美艺术特征都有助于美育的有效实现。下文就通过不同途径分析,指出中国画美育功能发挥途径。

(一)对比中西绘画特点,营造良好美育氛围

在中国画美育功能实际发挥中,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一些艺术爱好者在艺术类杂志上发表相关艺术类文章,通过对中西对比,突出中国画艺术美育功能优势,使得更多中国画爱好者了解到中国画工具材料与表现手法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国画和西方绘画的差别对比,继而使得爱好者对中国画进行全面、客观认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可以组织开展国画名作的画展欣赏活动,像《洛神赋图》、《枯木竹石图》、《送子天王图》、《清明上河图》等,将中国画与西方著名绘画作品的《蒙娜丽莎》、《圣母与圣婴》、《睡莲》以及《格尔尼卡》等进行仔细对比,对中国画和油画、素描、水彩等画种的相关知识进行普及,分析不同画种之间的区别。这样一来,有更多人能初步掌握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与造型手段,了解到中国画主要是以线造型,“线”兼具着形和意,而线又是中国画造韵的一种重要元素与手段。在中国画的实际创作中还是比较注重墨色变化的,强调形式美、意境美。中国画在实际工具材料的选择上,与西方绘画之间也是很大差距的,中国画主要工具是毛笔、纸、绢、水以及墨等,绘画形式有着极强的民族特色。通过这种画作展览活动,更多的人能更加直观地体会中国画的审美意境,体悟中国画大师的作品,感受其中蕴含着的传统文化精神,继而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通过各种画作欣赏活动的开展,有效营造社会良好的中国化审美氛围,将更多人的审美情趣巧妙有效融入到欣赏活动中。在中国国画欣赏活动中,可以与其他艺术种类联系在一起,像音乐结合在一起,使得欣赏者能更多地感受到中国国画的线条音乐感与良好审美意境等,有效发挥出中国化审美功能,激发更多人对中国画的喜爱,使得更多人去学习与创作中国画,实现中国画的进一步发展。

(二)有效灌输中国画知识,加强人们的艺术修养

在中国画实际欣赏中,可以进行一些中国画的笔法、墨法技巧的灌输与宣传,使得更多学生明白中国画中笔墨变化的物象形、神,以及画面节奏感与韵律美。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国画大师,在中国画艺术意象的营造中,会充分利用线条、水墨,以及笔墨自身特点,加上画家的真实情感意念与审美表象等,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呈现出艺术价值极高的画作。在中国画的实际创作中,线条的勾勒也是十分关键的,应用笔墨的皴、擦、点、染等技巧,使得绘画作品能传递出创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与审美价值。为了发挥中国画的美育功能,可以借助电视、网络视频平台等,开设绘画大师的直播绘画课,讲授一些中国画中诗、书、印与画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些笔墨运用技法的演示,使得更多绘画爱好者能认识、理解、接受的基础上产生自主创作的欲望,促使自身绘画能力的有效提升,增强自身艺术修养。

(三)注重审美品味的培养,增强人们的审美通感能力

审美本身就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活动形式,通感就是在人们审美活动中人们视觉、听觉、嗅觉以及触觉的多种感觉的互相沟通,互相转化。审美通感可以理解是人的不同感觉器官所出现的不同美感之间相互交融或者是替代。在中国画的艺术领域中,知识的有效增强会促使一种主体心理发生变化。在一幅中国画的欣赏中,要注意其各要素间的关系,像人物之间的线条关系、色彩与光线的不同关系,更重要的是掌握画作中哪些是重点突出部分,其在画作中起到怎样的作用。一幅优秀的画做,其视觉要素也是极为重要的,有着很强的表现性,对画作中包含的要素要进行整体欣赏,不能忽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审美通感就是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有效激活的。中国画并不只是以笔运动轨迹来呈现出一种表现手法与色彩的简单艺术,其有着极强的“意境”艺术高度,可以欣赏者带来充分的回味与遐想空间。中国画展现出的宽广与自由的意境,其是中国画的独特与神奇魅力所在,有助于增强绘画艺术形式的审美特征,欣赏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审美通感能力的有效增强。

总结:

美盲是制约着中国画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国画未来发展中需要审美教育当作是工作中的重点内容,通过提高民众的审美,提高中国画在民众心中的地位,使得更多人能喜爱中国画,积极投身于中国画的发展事业中。

参考文献:

[1]石艳芳.浅谈中国画的美育功能[J].艺术科技,2017,30(11):223.

[2]吴志民.浅析宋代中国画审美取向的产生原因及影响[J].艺术教育,2016(07):260-261.

[3]翁志实.中国画审美的思维导向问题纵横分析[J].大众文艺,2014(05):113-114.

论文作者:李爱文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  ;  ;  ;  ;  ;  ;  ;  

美盲是制约中国画发展的重要因素论文_李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