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技巧在院前急救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沈晓云

沟通技巧在院前急救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沈晓云

沈晓云

(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120调度室 江苏如皋 226500)

【摘要】目的:探讨沟通技巧在和谐院前急救护患关系中的运用。方法:运用科学的沟通技巧对院前急救中非昏迷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急救患者均取得较好护理效果,显著提高患者对院前急救服务满意度。结论:良好的沟通技巧适合于院前急救中,并有利于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

【关键词】沟通技巧;院前急救;应用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6-0237-02

院前急救在医院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院前急救工作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抢救工作的成败,院内继续抢救治疗的效果,院前急救对象多为急危重患者,时间紧、情况复杂,诊疗条件有限,易产生医患矛盾。抢救急危重病例时,准确及时,有效沟通,就能争取时间,提高成功率,沟通不良可延误抢救,影响抢救效果,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因此,院前急救工作中,除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过硬的实践技能之外,还要尤其注意沟通技巧的应用。

1.院前急救工作性质及要求

1.1 时间紧,任务重

在这里,时间就是生命,要求尽可能争分夺秒为病人赢得宝贵时间,但获得对方信息必须是充分的。要求在调度最短的时间了解呼救原因,病情、发病地址及约定接车地址,迅速派车,特殊事件或遇重大抢救时与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医护人员驾驶员迅速出车。

1.2 情况复杂

电话求助者身份不同,文化背景、表达能力及要求不同,院前急救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及时处理许多复杂棘手的问题,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和配合。

1.3 沟通能力要求较高

调度员不直接接触患者,仅通过电话交流获得信息,因此沟通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医护人员必须在现场嘈杂的环境中迅速有效沟通,取得抢救的关键信息,采取正确果断的抢救措施,这要求医护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2.沟通技巧在院前急救工作中的应用

沟通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是传递信息的符号,沟通是指信息传递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语言沟通就是指通过语言进行信息传递;非语言沟通,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语言之外的其他途径进行沟通、信息传递,形式包括语气,语调、类语言,体语物理环境因素等。

3.沟通技巧在120调度受理中应用

3.1 换位思考

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富于同情心。120呼救电话,作为我国院前急救的特服号码,是关系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生命线。呼救者在突发灾难和紧急状况下,会心情焦虑,恐惧不安,慌乱语无伦次,这时这位调度员切记保持镇定,从容,切不可受报警者情绪影响,调度员应对报警者表示理解,注意沟通技巧,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共情是沟通的起点。礼貌用语,礼貌可传递关爱,态度亲切,语调温和。电话交流中,共情会通过语言语气传递,取得对方的信任。为后续的院前急救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2 善于引导,掌握聆听技巧

调度员与求救者不仅是简单的语言沟通,要应用体贴关切的话语,调节呼救者的情绪,主动引导呼救者准确简练地报出急救出车所需信息。抓住重点,留心细节,不随意插话,用心倾听,并复述有关内容予以确认。

3.3 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准确恰当

语言表达通俗易懂,避免采用医学术语,先使用普通话,根据对方表达情况,如对方使用方言立即选用方言,与当地老年人交流时使用方言往往更便捷。调度员应注意语言规范性,不对病情妄加评论,避免加重患者心理负担,甚至引起纠纷。回车时解释清楚原因,取得呼救者理解,对于不是特别紧急的告知有车时联系。

3.4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调度员心理素质稳定就会细心稳重地处理每一个电话,做到张弛有度,紧张有序,心理不稳定要么慌慌张张记不清地址、病情,要么疏忽大意该派车未派而酿成重大责任事故。120调度员每天长时间心理处于应激状态,骚扰电话很多,学会控制情绪,通过业余爱好适时减压,培养良好心理素质。认真慎重接听每一个电话。避免将急救电话误认为是骚扰电话而拒接。对于粗鲁无礼的呼救者,避免与之对抗。

4.沟通技巧在调度员与急救一线人员沟通中的应用

4.1 调度语言规范,语气语调恰当,语言礼貌客气,态度坚定是有效沟通的关键。坚持“就近就急,合理调度”原则是调度员与急救一线人员有效沟通与配合的前提。

4.2 尊重、关心爱护院前急救一线人员,切实体察他们的辛苦,温馨提示是强化调度与院前急救人员沟通与配合的可行方法。

5.沟通技巧在急救一线人员与患者及家属间的应用

5.1 所有急救人员必须参加医患沟通岗前培训,学习规范化用语,从科室收集好的具体成功和失败案列分析指导,给大家树立沟通意识,时刻注意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做好多方位告知,并及时签字。考核合格才能上岗。

5.2 医生在每一趟急救任务中回访病家,通过电话进行急救指导。通过电话回访,在第一时间,就让患者及家属感到120医生真正重视、关心他们。

5.3 医护人员到现场后,迅速了解情况,“直接提问式”询问病史,采取果断抢救措施,动作娴熟、敏捷,注重人性化关怀。在车祸、突发事件现场,即使了解事情经过,知道谁对谁错,责任大小,讲话不轻易参杂个人观点,只与患方沟通与病情有关的东西。

5.4 在急救过程中,不论医护人员驾驶员还是担架员不能抽烟,听音乐,嬉笑喧哗。

5.5 重视非语言交流的应用,到达急救现场后,医护人员关切的表情,快捷稳重的举止,可以稳定患者的不良情绪。

总之,掌握沟通技巧并将之巧妙运用,往往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维护院前急救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提高120服务窗口的满意度,避免减少医疗纠纷,提高院前急救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秀莉,欧菊兰沟通技巧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

[2]刘风环,侯爱华,郑红沟通技巧在院前急救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8.

[3]杨海霞,舒敏沟通技巧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4.

[4]马建香院前急救过程中电话联络与沟通技巧[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

[5]常蔓莉沟通技巧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0.

论文作者:沈晓云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  ;  ;  ;  ;  ;  ;  ;  

沟通技巧在院前急救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沈晓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