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物流:未来中国物流业的主流_绿色物流论文

绿色物流:未来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主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物流业论文,主流论文,未来论文,物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物流(Logistics)是连接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的物理性经济活动。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 危机,使人们逐渐意识到物流的重要性,并将其誉为“第三利润的源泉”。各国大力进行物 流基础设施建设,修建自动化立体仓库和改进包装装卸、提高运输效率等。80年代初“物流 ”这一观念从日本传入我国,曾在我国掀起过两次物流高潮。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开展,对物 流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的物流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很大发展。但随着物流的进行,对环境 的负面影响逐步加深。入世的脚步渐渐临近,这无疑会给我国物流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 遇,但同时又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物流业何去何从?本文拟从绿色物流方面对此加以探 讨。

一、传统物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物流由储存、运输、装卸、包装、配送等环节构成,在进行物流的过程中各环节不可避免 地对环境造成危害,主要表现在:

1.公路汽车运输对环境的影响。运输是物流的核心,公路运输以其机动灵活,容易接近货 主实现“门到门”运输而广受物流经营者的欢迎。但汽车运输却存在许多影响环境的因素。 其一,公路运输排放的尾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其二,公路运输能耗大,导致运输成本高。 1987年统计资料表明,铁路运输能耗为每万吨为25.9公斤/公里,而汽车耗油每万吨为554.8 公 斤/公里;其三,公路运输噪音大。

2.配送对环境的影响。配送指小批量多频次的市内运输,它完善了广义运输,是现代物流 的必要环节。为了方便商品流通,许多企业纷纷购置货车自行配送,刚开始给企业提供了方 便,久而久之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交错运输,使本身拥挤的市内运输雪上加霜,企业也不能高 效、快速、准确地组织配送。

3.装卸对环境的影响。装卸活动贯穿物流的始终,但许多企业在装卸时野蛮操作,易发生 货损,造成资源浪费和废弃,而废弃物如化学液体商品又造成了水源污染和土壤污染。

4.储存对环境的影响。储存和运输一样是物流的“核心”,它解决了商品流通在时间上的 矛盾。但由于保管方法不当,货物腐败变质,特别是化学危险品仓库,要求针对不同的危险 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而且要有充足的水源和远离居民区,否则会对人、物和环境造成影 响。

5.包装对环境的影响。在物流活动中,包装主要起着保护和方便的作用。但由于包装的选 材不当导致商品破损变形,和由于结构不合理而不利于装卸搬运。

可见,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已严重威胁到我们的日常生活。21世纪,人类面临人口膨胀 、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三大危机,绿色物流将倍受关注。

二、发展绿色物流势在必行

绿色物流指为了实现顾客满意,连接绿色需求主体和绿色供给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限制 的有效、快速的绿色商品和服务的绿色经济管理活动过程。绿色物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 系进行改进,形成了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

1.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可持 续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可持续发展战略指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 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以保证社会实现良 性循环。它包括:发展的重点,发展经济与环保,使之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建立一个合理有 效的经济和政治运行机制;人们的自身发展需要与资源、环境的发展相适应;树立全新的现 代文化观念。

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样适用于物流企业,它要求企业将其经营活动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 发展相联系。因此,物流企业必须树立绿色观念从事绿色经营,做到物流与环境共生。

2.绿色物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随着全体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 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绿色壁垒逐渐兴起,绿色壁垒是指以环境保护为由的进出口限制。为此 , ISO14000成为众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ISO14000的两个基本思想是预防污染和持 续改进,它要求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使其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对环境的 影响最小化。ISO14000不仅适用于第一、二产业,也适用于第三产业,如香港香格里拉大饭 店也通过了认证。进入WTO后,我国将于三年内取消大部分产品的分销限制,外国商人可以 分销进口产品及我国产品;而在物流服务方面,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将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 限制,不限制外国物流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国外物流企业起步早,物流经营管理水平相当完 善,势必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这意味 着未来的物流业将有一场激烈的竞争。中国物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笔者认为除了 配置先进的物流设备和加强管理以外,应发展绿色物流,将其作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

三、实施绿色物流的措施

物流业对环境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由于公路运输所造成的废气排放、噪音和交通阻塞,笔者 认为主要应从运输的角度加以解决。

1.实施联合一贯制运输。联合一贯制运输是物流现代化的支柱之一,是指以件杂货为对象 ,以单元装载系统为媒介,有效地巧妙组合各种运输工具,从发货方到收货方始终保持单 元货物状态而进行的系统化运输方式。其模式是:

可以看出,联合一贯制运输中连接货主的都是公路运输,因为它容易接近货主,有利于实 现“门到门”运输。但全程运输必须通过多种运输方式才能完成,这样使各种运输方式扬长 避短,既节省了能耗,又降低了运输成本;并且,通过联合运输还方便了货主,减少了人力 支出。

另外,联合一贯制运输全程采用集装箱、托盘等集合包装形式,减少了包装支出,集合包 装还便于机械化操作,有效地降低了货差货损,有利于加速流通扩大流通量,便于实现规模 效应。

2.推行第三方物流。前已述及联合一贯制运输是进行绿色物流的有效举措,但在我国这样 一个发展中国家开展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联合一贯制运输必须以集装箱、托盘等单元装载贯 通全程,而集装箱运输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如:必须采用专门的集装箱运输工具、集装箱码 头和一些装卸设置。这无疑是一种投资大、回收期长的工作,单纯以供方和需方的人力、物 力和财力很难做到。

3.开展共同配送,减少污染,消除交错运输。共同配送是以城市一定区域内的配送需求为 对象,人为地有目的、集约化地进行配送。它是由同一行业或同一地区的中小企业协同进行 配送。共同配送统一集货、统一送货可以明显地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缓解交通拥 挤状况;共同配送可以提高市内货物运输效率,减少空载率;共同配送有利于提高配送服务 水平,使企业库存水平大大降低,甚至实现“零”库存,降低物流成本。

4.加强舆论宣传,转变思想观念。自1973年以来,我国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环境保护法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条例等,环保工作基本上做到了有 法可依。但许多人环保意识落后,目光短浅,只注重经济利益。这是众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 题。为此,政府应广泛进行环保宣传;同时要加大处罚力度,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另 外,政府应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绿色生产、绿色经营,如对公路运输提价,鼓励铁路 货运等。

标签:;  ;  ;  ;  

绿色物流:未来中国物流业的主流_绿色物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