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论文_何爱凤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论文_何爱凤

何爱凤(兰州市中医医院 730050)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4-0088-01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是由于接受抗生素治疗而引起的常见副作用,是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菌群失调症的总称。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滥用抗生素情况日益严重,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中,AAD的发生率因人群及抗生素种类的差异而不同,一般认为发生率在5%~35%。几乎所有的抗生素均可发生AAD,但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导致AAD的危险不尽相同,如广谱抗生素较窄谱易发;2、3代头孢菌素易发;抗生素联合应用、使用疗程越长,AAD发生率越高。

1 A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引起腹泻的原因及发病机制不尽相同,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以下3类:

(1)肠道正常菌群遭到破坏:抗生素的使用使肠道正常菌群遭到破坏,一方面使肠道菌群相关的糖类的代谢降低,致使糖类吸收不良,肠腔中的有机酸、阳离子和糖类聚集,从而导致渗透性腹泻,另一方面正常菌群的破坏也导致了病原微生物的异常增殖,特别是难辨梭状芽胞杆菌(CD)的感染,目前认为CD是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主要病因,10%~25%AAD和几乎所有的伪膜性肠炎(PMC)均由此菌引起。CD是一种存在于人类结肠腔内的芽胞状革兰阳性厌氧杆菌,其致病主要通过毒素介导。其产生的肠毒素A和肠毒素B可导致肠粘膜损伤、炎症甚至坏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它与AAD有关的细菌还包括沙门菌属、产气荚膜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柏菌及白色念珠菌等。

(2)胃肠蠕动加快;有些抗生素如红霉素可直接激动胃动素受体、刺激胃窦和十二指肠收缩,引起肠蠕动改变,导致腹泻。又如阿莫西林有刺激肠蠕动的作用,可导致运动性腹泻。

(3)肠粘膜损害:有些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四环素、新霉素、杆菌肽等,可直接引起肠道粘膜损害、肠上皮纤毛萎缩及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导致肠道内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从而引起吸收不良性腹泻。

2 诊断

2.1临床表现 AAD的临床表现按照病情的程度可分为单纯性腹泻、结肠炎、伪膜性肠炎。单纯腹泻患者,症状轻微,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依稀水样便为主,轻者每日2~3次稀便,腹泻具有自限性,持续不超过3天。PMC患者症状较重,每日有5次或更多次的不成形便,粪水中可见漂浮的假膜,这些患者大多有CD感染,腹泻同时伴有腹胀、腹痛,并有发烧。

2.2 辅助检查

组织细胞培养试验是诊断CDAD的“金标准”,但培养要求高,且费时间。目前临床上更常用排除法,应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腹泻,各种类型的感染性腹泻,肠道器质性病变,胃肠道术后,病毒性肠炎及其它药物相关性腹泻等。

3 治疗

(1)立即停用原有抗生素的治疗,原有疾病感染不能停用者,应选用针对强的窄谱抗生素。

(2) 调整肠道菌群 可用含有双歧杆菌或乳酸杆菌的微生态制剂,降低血中类毒素,调整菌群平衡。

(3)针对性抗生素治疗 对于CDAD患者,建议口服甲硝唑和万古霉素。甲硝唑250~500mg,每日3次,万古霉素125mg,每日4次,平均3~5天症状好转。

(4)支持治疗 维持基本生命体征平稳,补充体液和电解质,尤其是钾盐,重症患者应补充血浆白蛋白。必要时应用免疫球蛋白提高免疫力,拮抗毒素A。

(5)手术 极少数病情危重者,内科治疗无效,伴进行性器官衰竭和中毒性巨结肠,一般给予全结肠切除。

4 预防

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限制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合理选用抗生素避免内源性的CD等致病菌的过度繁殖,控制医院内感染是治疗CD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严格洗手,使用一次性器材,加强病室间的隔离,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使用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预防AAD的发生。

总之,AAD是潜在的能够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但可以通过预防措施有效避免或降低其发病率。合理选用抗生素,尽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高危患者应用抗生素时应慎重。必要时,服用微生物制剂可进行预防。AAD一旦发生,须立即停用相关抗生素或者更换抗生素,积极进行干预治疗。

参考文献

[1]杨雪松,郑芝田.伪瞙性肠炎.郑芝田主编.胃肠病学.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39~843.

[2]方颖,董玲,沈锡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医药专论,2006,27(12):724

论文作者:何爱凤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5

标签:;  ;  ;  ;  ;  ;  ;  ;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论文_何爱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