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在慢性病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和体会论文_高华容

乡镇卫生院在慢性病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和体会论文_高华容

仁寿县文宫中心卫生院 四川 眉山 620500

【摘要】目的:探讨乡镇卫生院在慢性管理工作中的办法,以及取得的效果。方法:根据仁寿县的实际情况,制定防止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工作规范,有计划的开展工作,同时收集相关资料。结果:高血压建册865人,全年随访管理805人,管理率为 93.1%。糖尿病建册127人,全年随访管理120人,管理率为94.5%。经干预后,有606例高血压情况控制良好,占70.1%。91人糖尿病情况控制良好,占71.7%。979人建立了家庭健康档案,占98.7%。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后,居民满意度提高。结论:在乡镇卫生院开展慢性病管理,有效控制了病情的发展,增强了居民在疾病防治、健康保健方面的意识,有利于构建和谐社区。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慢性病管理;实践;体会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乡镇医院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慢性病防治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关注[1]。仁寿县在不断探索、摸索的过程中,采取了多元化的慢性病管理方法,并取得了很大进展。在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该县根据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慢性病管理方面的指南,制定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治工作规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成效。现报告如下。

1 工作方法

1.1 成立技术指导小组

建立了专门的技术小组,组织培训活动,对医护人员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的基本知识,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慢性病管理的流程等。通过以上培训,促进医务人间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慢性病法防治的业务能力和水平[2]。特别针对新到岗的人员,必须严格培训,耐心指导。

1.2 完善各项慢性病的管理制度与办法

根据相关慢性病管理实施方案,制定如下制度:高血压管理制度、糖尿病管理制度、高危人群管理制度、社区健康教育制度、医护人员团队工作制度、社区血压测量工作制度、双向转诊制度等。通过以上制度,保证慢性病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管理工作者要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执行以上制度,努力提升工作质量与数量,取得居民的信任。

1.3、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防治水平

乡镇卫生院定期组织健康教育活动,为居民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宣传高血压、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其次,邀请相关专家到社区举办讲座,为居民提供慢性病防治方面的咨询服务,免费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上门服务,电话随访。同时,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再次,充分利用社区的橱窗、黑板、广播等资源,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提高居民的自我管理能力[3]。

1.4、分类管理

采用门诊、义诊、免费测量血压、血糖,健康教育等方式,收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并记录在登记卡、登记表中。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家庭住址、联系方式、血压、体重、尿常规等,最后由病人签字。然后,对以上信息进行分析,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防治方案。除此之外,后期要定期随访,如实填写随访记录,并整理归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本次实践中,仁寿县对当地的18576名居民进行调查,发现有865例高血压患者建卡建册,127例糖尿病患者建卡建册。卫生院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放了1万余份健康资料,举办了85次群体性教育活动。黑板报、健康教育专栏116版次。有15329人参加了健康体检。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满意度高。

3 讨论

3.1 需要政府重视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慢性病的防治很重要。实践证明,做好该项工作能够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促进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在这方面,政府要加大支持的力度。认真组织管理,不断落实房屋、医疗器械等硬件设备,让慢性病患者安心治疗,促进身体健康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4]。

3.2 责任落实到人

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全科医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立了社区医生责任团队,落实各项工作职责。该团队包括专职慢性病防治医生、公共卫生科医生、护理人员、卫生室的村医。在慢性病责任医生工资中,纳入绩效考核制度,并以工作的数量、质量、群众满意度为考核指标。在此基础上,增强责任医生防治意识,提高其工作效率。

3.3 掌握适宜的技术

在慢性病管理工作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来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包括:沟通的技巧、收集资料的技巧、健康教育的技巧、入户调查的技巧等。仁寿县各乡镇卫生院安排了专门的慢性病质量控制责任人,对责任医生的工作进行指导。同时采用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助于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加强自我防护、自我保健、自我管理的意识,进而消除了危害健康的不良因素。除此之外,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5]。

3.4 重视干预效果

在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中,主要看干预后的效果,以及病人的依从性。具体来讲,在初始阶段中,要不断转变服务的模式,要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根据病人的病情、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增强患者诊疗的依从性。然后,当工作开展到一定阶段,医护人员要继续加大健康干预的力度,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以此来提高慢性病防治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医务人员的力量,提高在疾病防治方面的技术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居民在疾病方面的防治意识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保证居民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明慧,陆广春,李玉英,陶四海.新农合背景下农村居民慢性病管理问题探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04:283-284+301.

[2]王沂,刘加卓,刘玉梅,白婷,刘万国,葛洪,孟友.甘南县慢性病综合管理实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04:552-554.

[3]魏明杰,刘雪仪,王林,钱东福.农村慢性病卫生服务纵向整合的理论分析框架与机制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01:33-36.

[4]冯俊剑,陈凯,刘智勇,籍文雪,王珺,杨颖.我国乡镇卫生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02:108-110+132.

[5]苏畅,李晓庆,林修全,钟文玲,林曙光,陈绍惠.福建省农村地区慢性病管理实施进展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3,12:919-921.

论文作者:高华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9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9

标签:;  ;  ;  ;  ;  ;  ;  ;  

乡镇卫生院在慢性病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和体会论文_高华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