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以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李驰宇

伊春市第一医院 153000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CRP)、血清前白蛋白(PA)以及血常规在诊断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48例作为细菌组,选取同期收治的病毒性感染患儿50例作为病毒组,来我院健康体检的正常小儿5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的CRP、PA以及血常规中的白细胞(WBC)计数水平,比较三组的CRP、PA以及WBC的阳性率。结果:与病毒组和对照组患儿比较,细菌组患儿CRP以及WBC水平显著升高,PA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患儿组CRP、PA以及WBC阳性率分别为95.83%、91.67%、97.92%,均明显高于病毒组的10.00%、16.00%、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RP、PA以及血常规可以显著提高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血清前白蛋白;诊断价值

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发病率较高,早诊断以及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常规细菌学检查当中,血培养以及痰培养检测病原体对于疾病确诊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不过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同时缺乏足够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容易延误理想的治疗时机[1]。本文联合检测了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 PA、CRP 以及血常规指标,观察其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48例作为细菌组,其中,男性患儿27例,女性患儿21例,年龄7个月-11岁,平均年龄(5.38±1.94)岁。选取同期收治的病毒性感染患儿50例作为病毒组,其中,男性患儿29例,女性患儿21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年龄(5.42±1.88)岁。选择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正常小儿5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患儿25例,年龄8个月-12岁,平均年龄(5.40±1.72)岁。三组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由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家长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检测方法 所有患儿在入院后第2天、体检儿童在体检当日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3000 r/min离心20 min,静置10 min后分离血清,将血清在冰箱当中保存等待检测。应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严格按照说明进行操作。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以及PA,严格根据试剂说明书以及临床检验规范进行各项操作步骤。

1.3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CRP、PA以及血常规中的WBC计数,同时比较细菌组和病毒组患儿的CRP、PA以及WBC阳性率。判断标准:CRP>8 mg/L即可判断为阳性;PA<170 mg/L即可判断为阳性;WBC计数>10.0×109/L即可判断为阳性。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三组CRP、PA以及WBC计数比较

如表1所示,与病毒组和对照组患儿比较,细菌组患儿CRP以及WBC水平显著升高,PA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细菌组与病毒组患儿CRP、PA以及WBC阳性率比较

如表2所示,细菌组患儿组CRP、PA以及WBC阳性率分别为95.83%、91.67%、97.92%,均明显高于病毒组的10.00%、16.00%、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感染性疾病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可以导致较多的并发症发生,因此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病毒感染后患者的WBC计数往往偏低,细菌感染之后患者的WBC计数往往显著上升。不过部分细菌感染患者早期阶段WBC计数上升不够明显,从而加大临床诊断以及合理用药的难度。PA是人体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作为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是非特异性的防御物质,可以同感染性疾病生成的有毒代谢物质进行结合。在感染性疾病早期阶段,PA水平会在短时间内明显降低[2]。CRP是炎性症状或者是感染因素刺激之后人体产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非特异性的一种免疫应答指标,血液循环当中的浓度不受患者性别以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在发生组织创伤、细菌感染以及炎性症状后,在人体当中可以短时间内检测发现CRP[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病毒组和对照组患儿比较,细菌组患儿CRP以及WBC水平显著升高,PA水平显著降低;细菌组患儿组CRP、PA以及WBC阳性率分别为95.83%、91.67%、97.92%,均明显高于病毒组的10.00%、16.00%、12.00%。综上所述,联合检测CRP、PA以及血常规可以显著提高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海元,黄晶.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诊断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2):66-67.

[2]陶晶,谢田刚.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联合应用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检验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3):104-107.

[3]余玺,张珊珊,周晓欢,等.血清 PCT、hs-CRP 及 PA 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37(9):4076-4081.

论文作者:李驰宇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以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李驰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