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西“有机知识分子”理论探究论文

葛兰西“有机知识分子”理论探究论文

葛兰西 “有机知识分子 ”理论探究

□郎静婷

内容摘要 】安东尼奥·葛兰西(1891~1937)是政治运动者,作家,后加入意大利共产党。他认为知识分子问题对于革命是至关重要的,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他提出了“有机知识分子”的概念,后成为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被认为是“第一个直接从理论上研究知识分子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理论创造突破了人们对知识分子的传统认识,对文化研究者有很大的启发作用。深刻理解葛兰西关于这一概念的基本认知,对于做好现今的知识分子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有机知识分子”理论的内涵及其价值意义。

关键词 】理论探讨;有机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理论

安东尼奥·葛兰西作为意大利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目睹了意大利革命屡屡失败,希望能够从源头上彻底解决革命问题。他认为核心问题是知识分子问题,意大利的知识分子是虚假的,他们对革命没有起到应有的推进作用。为此,葛兰西不断深入地“研究意大利知识分子史,他们同文化思潮的渊源及其派别,他们各种的思想方式,等等”[1]。被捕入狱之后,葛兰西开始了艰难的《狱中札记》的创作过程,其间提出了“有机知识分子”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刷新了人们对于传统知识分子的认知,启发人们从社会关系整体中把握知识分子的科学性、价值性与实践性。

除了强调废除造成贫困的私有制根源,马克思还提出要发展生产力减除贫困。在他看来,生产关系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只有生产力达到一定的限度,才会孕育出所有制和社会形态的变革要求。因而,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看,解决贫困问题必然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如果生产力得不到提高,“那就只会有贫困,极端贫困的普遍化。”[19]所以,要促进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灭亡并进而消除贫困,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财富的充分涌流。

一 、“有机知识分子 ”理论的形成

1914年,一战爆发,人类社会饱受冲击,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出现了巨大的社会危机。在此期间,各国无产阶级发动工人运动,各种革命风暴此起彼伏。在意大利大多无产阶级革命都纷纷以失败告终,然而,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在东方各方面都相对落后的俄国却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成社会主义俄国。相似的努力在不同的国家得到截然相反的结果。这引起了葛兰西的思考。面对两种际遇,葛兰西从东西方不同的社会现状、意识形态等方面深入分析发现,“在俄国,国家就是一切,市民社会处于原始状态,尚未开化;在西方,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得当,国家一旦动摇,稳定的市民社会结构立即就会显露。国家不过是外在的壕沟,其背后是强大的堡垒和工事。”[2]这即是说,俄国社会在当时是落后的,人们的思想停留在原始状态,因此,暴力斗争几乎是革命胜利的充要条件。然而,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大利而言,暴力斗争是必要不充分条件,这仅仅打开了国家这一道防线,只是外部工事而已,其背后还有更难以突破的内部市民社会防线,即思想防线,也是更重要的防线。由此葛兰西指出,要想革命成功,更重要的是攻破牢固的市民社会防线,这就需要支配群众的思想。因此,革命的知识分子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获此领悟,葛兰西便开始考察意大利革命,让他沮丧的发现是,当时意大利几乎没有革命的知识分子。一方面,对于革命的工人而言,他们空有满腔热血却没有能力去用思想解释其行动的步伐,无法解决革命的根本;另一方面,意大利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无法突破代表眼前生活秩序最高规范的唯心主义哲学,诉诸于精英主义,所谓的群众性必定是流于表面的。因此,他们也算不上是革命的知识分子。葛兰西认为必须重新定义知识分子,培养革命的知识分子,才能冲破第二道思想防线,从源头解决意大利革命的问题。于是,“有机知识分子”概念形成。

二 、“有机知识分子 ”理论的内涵

谈到知识分子,传统的观点一般根据劳动分工不同来分类,即知识分子是社会上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葛兰西对这种简单粗暴的划分标准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在任何体力劳动中,甚至在最为低级和机械的劳动中,也存在着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即最低限度的创造性智力活动。”[2]所以,没有任何一种人类活动可以排除所有形式的智力参与。在这个意义上看,每个人都是知识分子。他认为,一个“哲学家”、“艺术家”或是从事各个职业的人都以特定的概念参与社会,不同职业因世界观差异会生成不同的思想方式以推动社会发展。可见,葛兰西是从“社会关系总体”的高度来思考知识分子问题的,侧重社会功能。

既然“有机知识分子”概念强调功能性,那便意味着要承担社会功能。知识分子作为整个社会的“大脑”,必须统一并团结散落的肢体——革命群众,使其成为有秩序的整体,服从大脑的指令。革命群众必须要代表整个社会的共性。有机知识分子属于一个特殊的社会阶级,不仅如此,还要转变为整个社会的(包括统治阶级)普遍阶级。真正的知识分子不能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他们不仅要成为坚持不懈的劝说者,更重要的是必须承担社会责任,成为社会的建设者和组织者。这样的知识分子才能使散落的大众成为真正拥有自己的秩序、有着属于自己的思想和原则的群体,并上升到整个社会。有机知识分子对传统知识分子并不是要简单地取而代之,而是要包容吸纳和转换。传统知识分子并不是毫无可取之处,他们毕竟掌握着丰富的文化知识,拥有相当高的思想环节,只是还需提升思想高度,做到知行合一。因此,有机知识分子要对传统知识分子的思想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自身得以完善。总之,有机知识分子在社会上担当重要的角色,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统一者和组织者。

葛兰西“有机知识分子”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发展和改造。马恩认为,在任何社会阶级中,总有“一部分人是作为该阶级的思想家出现的,他们是这一阶级的积极的、有概括能力的意识形态家”[3]葛兰西理论中的有机知识分子便是这样一个通过意识形态占领人民群众思想阵地,以此对其进行支配的群体。尽管与马恩的视角略有不同,但葛兰西关于传统知识分子的批判和关于“有机性”的说明,与马恩的意识形态在内容上和实质上保持着基本一致。葛兰西突破传统知识分子论的狭隘维度,为文化研究学派开辟了新的视角,也为党制定相关的知识分子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有机知识分子必须掌握文化领导权,这样才可以支配市民社会的思想文化,以此保证社会的稳定性。第一,有机知识分子要代表新的社会原则,并能够和社会的最高原则对话。第二,要夺取文化领导权。要想夺取文化领导权,有机知识分子必须在自己所属的社会集团里面提供并传播新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使自己的集团拥有一种普遍性的思想和统一性的原则。第三,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还要通过劝说和引导等措施,使群众真正地行动起来。各个社会集团的思想统一,上升到整个社会的高度,这才触到群众性的实质,真正实现了文化领导权的有效性。知识分子占领文化领导权意味着这个阶层能够获得所有社会成员的认同。

三 、“有机知识分子 ”理论的价值

在葛兰西看来,知识分子的塑造必须要以政党作为中介。政党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一是培养有机知识分子,二是转变传统知识分子。这必须要通过政党这个拥有至高无上话语权的组织来实行。政党要选取知识分子干部,将其培养成政治家、组织者以及领导者,逐渐成为有机知识分子,再由他们来扭转传统知识分子,这样便使得有机知识分子和传统知识分子结合起来,达到整个知识界的和谐统一。

由图2中C可知,随着料液比的增加,辣椒碱、辣椒二氢碱及辣椒红色素的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当料液比较低时,反应体系的粘度降低,有利于底物的水解,使辣椒细胞中有效物质的扩散增加,反应更加充分。随着料液比的进一步增加,酶的浓度大大降低,不利于酶与底物的紧密接触,从而降低了底物的水解率,关键物质的提取率也随之降低。因此,提取辣椒碱和辣椒二氢碱的最佳料液比为1∶8(g/mL),提取辣椒红色素的最佳料液比为1∶7(g/mL)。

“有机知识分子”概念为当前中国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重要的思想借鉴。在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文论大量引进,开阔了人们视野的同时,也造成了文艺界风气浮躁,各种思想文化鱼龙混杂的境况。在这种“快餐式”文化的席卷之下,人民群众疲于分辨,无所适从,迷失在空前混乱的意识形态之中。在如此复杂的情形下,人们最需要的就是通过有机知识分子来掌握文化领导权,梳理社会的思想,形成统一性的原则,以此指引人民群众。葛兰西关于“有机知识分子”的理论对于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人民群众原则保持一致性和进步性有着重要作用,对加强党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杨宗祥的眼里,创业就是一条需要用汗水铺就的路。2010年,时年59岁的他“二次创业”成立金麦公司,筹建占地面积449亩的祥丰高浓度磷复肥生产基地,在工地一住就是两年,开会吃饭都在那里,有时太忙就在车里过夜。

参考文献 】

[1]中央编译局.葛兰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意)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郎静婷,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标签:;  ;  ;  ;  

葛兰西“有机知识分子”理论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