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的电力工程技术研究张涛论文_张涛

基于的电力工程技术研究张涛论文_张涛

摘要:本文采取综合分析、文献法、实证研究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10kV智能电网建设当中所用到的电力工程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根据智能电网建设实际,针对性地对电力工程技术进行了总结,指出在智能电网建设中主要用到的一些核心技术,进一步基于实际的工程案例来验证了这些电力工程技术,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手段,仅供参考。

关键词:10kV智能电网;电力工程技术;技术手段

当前正是我国电力行业进行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时期,其中10kV智能电网是关键基础,保质保量完成10kV智能电网建设是当前电网建设的重点,而为了保质保量完成10kV智能电网建设,充分合理地利用电力工程技术是关键。

一、基于10kV智能电网的电力工程技术应用思考

从智能电网角度来看,电力工程技术总体上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个是10kV智能电网最关键的配电网自动化体系,另一个则是电网建设相关技术。10kV智能电网必须要将这两个技术体系融会贯通,结合现代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来实现电力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下文着重就上述给出的两个方面技术体系来分析10kV智能电网中所使用的核心电力工程技术。

(一)电网基础建设

从电网建设相关技术上来看,包括建筑工程技术,架空配电线路施工技术、综合管廊施工技术、电网设施安装技术,变电运行检修技术等。

例如,电网设施安装技术,此处突出变配电安装技术,在变配电安装技术中包含配电柜安装、变压器安装,各类附属设施安装等等。变压器作为10kV智能电网的核心一次设备,其安装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智能电网的质量。在变压器安装中,首先要注意变压器的运输问题,因为变压器是比较精细的电气设备,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出现一些问题,因此要在了解运输路径,做好应急预案的基础上,进行运输,到达现场的变压器采取吊装的方式,吊装过程中必须要有专人指挥,并且要随时检查起吊保护措施,确保变压器未出现损伤。安装变压器必须要确保安装位置正确,基础牢固,使用吊链起吊安装,变压器安放在预定位置后,检查设备与墙体门的间距,一般分别在80cm和1m以上,如果有特殊要求按特殊要求处理。安装后进行质量检查,包括保护装置的安装质量;引线位置;绝缘处理;排油设施、消防设施;试车确保正常运行后才能投入使用。

又如,不停电跨越技术,根据电力行业标准DL/T5301-2013的定义来看是新建或改建输电线路跨越不停电电力线时的架线施工技术。对于电网公司而言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传统的输电线路架线施工往往会切断供电,而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供电中断,没有电能供应,人们的生活工作会产生混乱,而电力架线,难绵会遇到跨越一些运行电力线的情况,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在10kV智能电网建设中,采取不停电跨越技术具有较大优势,当然用好不停电跨越技是万善之源,用的不好,那就是万恶之源,有极大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不停电跨越技术的运用中首要考虑的就是安全性,然后在兼顾经济性、环保性和设备的简易性。因此在不停电跨越施工中,就需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跨越段的架线,张力架线是最高效快速而且安全的一种方法。所以现在对不停电跨越技术谈论最多的是无跨越架不停电跨越技术,这一技术已经有相应的行业标准来定义,这种技术主要是在跨越挡两端的铁塔上设置支承装置,然后安装承载索以及封闭网来保护被跨越的运行电力线,然后用张力架线,即用张力释放导引绳、牵引绳、导线以及地线。完成架线后拆除附属设施即可完成架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配网自动化

考虑到现在电力公司要在10kV配电网系统中涵盖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所有信息,因此必须要高度集成,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利用DMS系统来进行集成,DMS支持配电网规划、运行、设计、检修、调度、故障检修,围绕DMS系统通过外接CIS、PTI、大屏显示、FTU、子站、SAP等等可实现DMS的高级应用。因为电力系统自动化体系基本建成,这得益于电力通信系统的不断完善。

人工智能作为当下最前沿的技术,是电力智能化建设中最值得期待的一个重要技术,智能化大大降低了人的劳动,以最少的人工干预来完成复杂的工作。在10kV智能电网当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可代替一部分人员,能在在最少的人员干预下完成对电网的控制、故障探测、故障检修、服务报装等等。比如故障检修,当发生故障问题,通过问题分析引擎快速定位故障根源并给出解决方案,并以自动运行的脚本和工具来尝试故障修复,并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关联分析,找出潜在故障隐患并形成预防方案。

二、基于10kV智能电网的电力工程技术运用实证

智能化配电系统通信网络智能运维

随着DMS系统建成并投运,信息网络成为一个关键基础,而当前电力信息通讯网络结构日趋复杂,系统节点、接口增多,一旦信息网络出现问题,将极大地影响配网自动化的正常运转。而目前信息网络运维中最大的挑战是对故障的快速定位,目前国网要打造泛在电力物联网,目的就是要强化电力信息通讯网络的运维。而其中除开泛在电力物联网外,更关键的是大数据的应用。

因为电力系统不断信息化后,大量数据保存在电力系统数据库当中,实时采集的数据,离线数据均呈现出指数化增长的趋势,由此可以从数据挖掘开始,基于科学的数学模型,添加相应的最新数据来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对未来走势进行预判。而数据来源则不仅仅依靠电力系统的数据,还有包括及交通部门、住建部、气象部门、电信运营商等。当然基本的数据类型可以归纳为设备空间学习数据,通道基础地形数据,基础台账数据,运行维护专题数据,气象数据,林业数据等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挖掘进而分析出电力通信网络当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识别出危险源。

(一)基础电网建设案例

基础电网建设现在要求是建设坚强电网,而坚强电网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关键基础。

例如某10kV迁改工程。该工程建设采取固定式人字抱杆起吊拆除原有电杆和安装新电杆,要求拆除作业时必须要有专人指挥,检查导线、拉线、电杆本体情况,由此制定安全措施,拆线严禁突然截断导线,应当采用人力牵引,在耐张杆上做好临时拉线后松线。旧杆拆除后,按照要求安装新电杆。

导线安装采取牵引安装,张力放线重点控制张力,以保证电缆悬空和保证施工效率为基准选择最佳张力大小,一般情况下最佳的张力是初始张力的50%,张力放线必须要保证电缆不被挤压以及绞缠。电缆牵引必须要注意滑轮位置,滑轮一般加挂在横担两侧,要防止滑轮扭转。牵引力必须要稳定,不管是增加张力还是降低张力都应当平滑地过渡,防止出现突然拉拽或撞击。

结束语

综上所述,10kV智能电网建设中涉及到非常多的电力工程技术,如智能化分析技术、微电子信息技术、光缆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坚强电网建设施工技术等等。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最关键的是要构建合适的DMS系统以及坚强电网。在本文当中对此进行了重点分析探讨,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但也希望为10kV智能电网建设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泽等.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智能化[J],建筑工程技术与涉及,2018(21).

[2]余本勇.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分析[J],通讯世界,2017(23).

[3]魏颖豪等.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解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8(03).

[4]徐清泽,王晨,孙迎秋.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策简析[J].数字通信世界,2020(01):229+262.

论文作者:张涛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 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8

基于的电力工程技术研究张涛论文_张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