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冯俊琦

浅谈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冯俊琦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26

摘要:客观来说,轨道交通工程属于复杂性较强的施工工程。在城市交通轨道管理中应用BIM技术能够进行施工安全、成本、进度、质量、风险的全方位检测,同时效果明显。并且能够做到合理规划施工,控制施工进度,规避施工风险,解决降水问题。目前,BIM三维模型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其在在城市交通轨道施工管理中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文章主要围绕着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展开相关分析。首先,笔者对BIM技术的含义、应用优势作出了大致概述。其次,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管理特点,阐明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具体应用

1、BIM技术的相关介绍

(1)BIM技术的内涵特征。国内将BIM技术译为建筑信息模型、或者是建筑信息管理两种。从以往的应用来看,BIM技术主要以建筑工程提供的项目信息参数作为技术应用的基础信息,并利用这些基础信息构建三维建筑模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通过应用BIM技术可以有效地与数字化信息技术相结合,改变工程建设项目的作业方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总体来看,BIM技术的出现与普及使用为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决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基于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下,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应用BIM技术的相关特性,构建三维模型与信息数据库。该信息数据库可以涵盖工程全部的数据信息与运作信息,以立体化的形式展现施工流程。

(2)应用特点。第一,现阶段,施工人员在正式施工当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影响最终的施工效果。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源于施工环境、地形地貌以及周围交通流量等。以往的建筑场地在现场管理技术的应用方面显得较为不足,且技术较为落后,使得建筑施工质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且管理技术比较侧重于分析定性工作,定量工作显得比较忽略,很容易造成施工隐患问题。第二,施工人员可以将BIM技术与GIS技术相结合,结合两者的技术特性,做好施工比对工作,及时找出施工差异问题,规避隐患。一般来说,BIM技术可以对建筑场地进行合理规划,并构建对应的三维建筑模型,便于施工人员直观分析地形较为复杂的施工地点,做好规划管理。最重要的是,BIM技术也可以对建筑内部结构进行精准分析,掌握内部结构的数据值。第三,BIM技术会结合建筑结构的主体特征,改变参数信息实现建筑形态特征的改变,为施工技术人员提供多个可以参考的数据方案。通过合理对比,技术人员可以选择最为合理的施工方案开展施工工作,从根本上提升施工效率,并强化建筑工程的主体安全。可以说,应用BIM技术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2、建立BIM施工模型

2.1 平台软件选择

BIM技术当中软件平台的选择是核心,在利用各类软件比对完成之后,选择Autodesk Revit对BIM施工模型进行建立,与此同时通过Autodesk Navisworks软件来对BIM模型进行综合应用。

2.2 建立BIM模型的总体思路

在准备工程施工时,利用招标文件进行BIM框架的构建,然后利用相关的二维图纸、勘察文件以及施工文件进行三维的BIM模型构建,包括整体建模,添加信息以及参数。并且不断改进BIM三维模型。

3、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设计阶段的具体应用。在初步设计阶段,施工人员可以结合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并利用3D技术复核验证车站周边环境与周边控制线等方面的位置关系,合理地构建施工建筑模型,以达到增强施工效果的目的。一般来说,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主要应用集中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实行场地仿真模拟。利用场地仿真模拟系统可以有效地构建施工环境与施工组织方案相互协调的施工模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对施工流程进行模拟,增强对车站经济利益条件与周边地块产权的掌控力度,避免在出入口或者换乘通道等车站方案设计中出现改线、放站等重大设计漏洞问题。

另一方面,实行协调设计。以往的设计都是由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通过图纸互提资料等工作方式予以完成。如此一来,使得相同图纸上的物理实体会被不同设计人员反复标注,多次计算,容易出现设计隐患问题。而通过应用BIM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同一办公平台对同一模型进行合理改善(必须在权限部分当中),并在模型中充分体现,便于施工人员决策。

(2)施工阶段的具体应用。首先,施工模拟。BIM技术所构建出的三维模型基本上可以实现将任何构件的空间位置或者几何特征完美地展现出来。这样一来,技术施工人员可以根据三维模型的相关特征,做好辅助施工决策等工作。其次,城市交通轨道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要求较为严格,且现场操作要求也较为严格。而通过应用BIM技术,能够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模拟培训,培训合格后方能进入施工现场参与施工工作。最后,施工人员可以利用三维模型中所提供的信息,对施工现场进行模拟,可以很方便地找出存在冲突的部位,并积极地与实际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对比,达到优化整个施工流程的效果。

(3)运维阶段的具体应用。运维阶段的BIM技术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设备运维管理与资产管理两个方面当中。其中,为了对设施资产进行综合管理,施工人员可以将项目设备的运维管理与资产管理以BIM模型的方式表达出来,并全面作用于可视化平台当中,实现与物联网进行数据交流要求。另外,在运维阶段当中应用BIM技术还可以对应急预案进行合理分析,当使用设备达到保质期限之后,系统内部会发出报警信息。意在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及时维护与管养,避免后续应用中出现隐患问题。多数情况下,城市交通轨道中的运维管理系统通过与BIM技术相结合,可以将设备安装、拆除等视频流程保存下来,便于人员后续查看。

(4)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缩短工期

利用BIM模型,在对维护结构进行施工时期,在狭小的场地当中对高压旋喷桩施工以及钻孔灌注桩施工进行搭接,可以极大地节省建设工期。在挖基坑的过程中,利用BIM模拟,对不利于钢支撑安装的环境提前预知,比如让开降压井的位置等等,這样便使得安装钢支撑的速度有所加快。与此同时,合理的搭接了支撑安装时间和开挖时间,也缩短了工期。

(5) 保障施工工程安全

1)场地布置

通过BIM模型能够有效的进行三维施工模式的规划,包括生活区、材料加工区、办公区、材料堆放区、现场道路以及仓库,其能够直接反应出现场的施工情况,从而有效的较少施工用地,使实际施工道路保持畅通。

2)安全交底

通过BIM三维有限元模型能够做到安全监察以及识别危险源。将现场的安全状况按照动画的方式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安全交底,从而防止传统模式的枯燥,让现场的相关施工工作人员能够更清晰的了解现场、认识现场,使其落到实处。

3)安全监测

根据现代化检测仪器观测基坑沉降,依据自动检测感应原件检测基坑位移数,其会自动上传到BIM三维有限元模型中,利用数据的对比分析,与现场实际基坑的水平垂直位移变化作比对,实现现场施工的安全检测管理,保障基坑的安全稳定性。

(6)5D虚拟施工全过程模拟建造

5D虚拟建造能够完善规划,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其是把工程量的成本信息,时间信息以及BIM三维模型整合到一起,利用5D虚拟建造,能够实时的对比分析施工现场,以此实现施工成本以及进度的控制。

4、结束语

总体来看,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层次并没有达到深化程度,然而却已经涵盖项目工程的各个设计方面与管理方面,并从应用效果上给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创造了较大价值,由此可以看出BIM技术的应用重要性。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国内的BIM技术尚处于初步应用阶段,各项应用模块仍处于较为独立的岛状,各项技术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笔者相信通过相关各方人员的不断探索和完善,BIM技术势必会得到全面发展,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银.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管理及应用[J].水利水电施工,2016(02):115-117+120.

[2]吴守荣,李琪,孙槐园,王军战.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6,60(11):115-119.

论文作者:冯俊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1

标签:;  ;  ;  ;  ;  ;  ;  ;  

浅谈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冯俊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