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论文_冯毅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论文_冯毅

南充第五人民医院长乐分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反流性食管炎是胃液、肠液等逆流入食管后导致的食管黏膜的炎性病变,呈反复慢性发作,是诊疗中较为常见的胃食管反流性病变,本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男性发病率较高,目前临床治疗以药物控制为主,本文主要就本病发生的主要机制与目前临床诊疗中的常见治疗手段进行介绍分析。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临床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即胃、指肠的内液反流至食管导致的慢性病变,消化内液的反流多呈反复发作,患者主要以食管黏膜的慢性炎性病变为主,伴随病情的进展可出现食管黏膜糜烂、溃疡甚至坏死征象,严重时会出现食管出血情况,对患者的生活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1-2]。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主要以胸部疼痛、反酸、烧心等为主要表现[3],据不完全统计,世界范围内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达1.92%[4],且呈现一定的升高趋势。现就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措施进行探讨分析。

1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

反流性食管炎属消化系统动力障碍性慢性病变,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有的被广泛认同的发病机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及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异常下降等,在正常生理状况下,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略高于胃内压,而非生理因素导致的食管下括约肌异常舒张致使压力异常降低会导致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的反流,而酶类及酸性物质将会直接侵袭食管黏膜造成损伤,胃、十二指肠内容物的反流反复发作导致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目前部分消化系统病变的常见病因,Hp感染会导致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排空异常,同时会诱导促胃液素的异常分泌,增加胃内pH水平,一旦出现异常反流时,会加重对食管的侵袭与损害。

2 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

临床诊疗工作开展的前提是明确诊断,目前临床诊疗中较为常用的诊断方式有食管滴酸试验、内窥镜检查、24h食管pH水平测定、 质子泵抑制剂试验、反射学检查等,其中内窥镜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手段,能够有效明确病灶的具体部位与性质。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以生活行为习惯干预、药物治疗、内镜干预等为主。

2.1、生活行为习惯干预: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与患者的生活饮食习惯直接相关,因而须在与患者交流沟通的基础上,了解其生活行为习惯,并就不合理之处进行指出并纠正,嘱患者做到高蛋白、低脂、高微量元素、高纤维饮食,同时须戒烟戒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药物治疗:药物干预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式,临床诊疗中根据患者致病因素、病情进展情况针对性给药:①制酸剂:诊疗中以氢氧化铝、碳酸钙等常用,以中和反流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的酸性,缓解对食管的刺激;②黏膜保护剂:临床以胶体次枸橼酸铋盐、硫糖铝等常见,能够在食管被侵袭的区域形成保护膜,从而与酸性胃内容物进行有效隔离,为受损食管的恢复提供基础;③H2受体拮抗剂:诊疗中以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常见,H2受体拮抗剂能够有效阻断食管壁细胞表面的组胺受体,从而发挥较好的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从而缓解临床症状;④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等是诊疗中较为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诊疗中多于粘膜保护剂联合使用,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⑤促动力药:诊疗中以西沙比利、依托比利、盐酸曲美布汀等常用,能够有效提升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从而抑制胃、十二指肠内容物的反流。

2.3、内镜干预:属于一种微创的新型的治疗手段,术后恢复较快,主要用于药物控制效果欠佳、24消失pH检测示病理性酸反流者等,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逐渐推广。

3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类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慢性消化系统病变,若未给予有效干预会呈进行性发展,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影响较大,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发展与建设,人们的生活饮食及行为习惯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也呈现缓慢升高趋势,目前临床治疗在给予生活行为习惯干预的基础上,给予药物保守控制或内镜干预,制酸剂、黏膜保护剂、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促动力药等在诊疗中较为常用,多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及致病因素制定针对性给药方案,从而提升临床效果,而近年来伴随内镜技术的发展,其在临床诊疗中的价值也日益突出,手术导致的创伤、术后感染风险较高是目前较为主要的问题,因而开展内镜治疗时须重视围术期的完善监护,以提高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芸峰,浦斌红,屠丽萍,等.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J].西部中医药,2015,28(5):146-149.

[2]Kawami N,Takenouchi N,Umezawa M,et al. Pathogenesis of double-dose proton pump inhibitor-resistant 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and mechanism of reflux symptoms and gastric acid secretion-sup-pressive effect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Fection[J]. Digestion,2017,95(2):140-145.

[3]张西嫔,孙媛,李瑞,等.胃力康颗粒联合疏肝调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及对胃肠动力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36):4034-4036.

[4]Hoshino S,Kawami N,Takenouchi N,et al. Efficacy of vonoprazan for proton pump inhibitor-resistant reflux esophagitis[J]. Digestion,2017,95(2):156-161.

论文作者:冯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论文_冯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