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变电站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分析论文_贺俏敏1,雷震2,吴榆2

深圳市瑞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 龙华 518131

摘要:通过对某新型220kV变电站运行期间周围电磁环境中的检测因子、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及现场检测、现场点位布设等方案的实施,了解其对周围环境产生的电磁污染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提出了基于预防和相关防护措施为主的应变策略,供相关领域专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220KV变电站;电磁环境;影响;策略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市用电量不断激增。随之而来的新建变电站工程不断增加,而这些变电站工程往往位于城区,其对周围环境产生的电磁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关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变电站对周围环境产生的电磁污染主要有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无线电干扰,其中最主要的污染因子为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

1 220KV变电站对周围电磁环境影响的评价目的

通过对变电站厂界、线路工程和周围敏感目标调查,严格依据国家各项标准规范开展现场检测,就变电站对周围电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了解变电站周边环境电磁辐射影响的基本信息,掌握电磁环境影响源的数据范围,对不符合本项目管理目标值要求的变电站,提出整改意见,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进一步做好环境风险控制管理工作。

从电磁环境保护的角度为以后拟建变电站的选址和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进行评价、预评和评估,提出并要求建设单位采取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从而使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变电站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检测点位布设实施方案

2.1变电站厂界及断面检测

a.变电站围墙外距离围墙5m处布设(各侧围墙外不得少于2个检测点位),并应在围墙外侧进出线端、主变压器正前方增加检测点位;b.断面检测路径,以变电站围墙周围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检测最大值处为起点,垂直于围墙的方向上布设,检测点间距为5m,顺序测至距离围墙50m处为止(变电站围墙外距离1m至5m处加密测量)。如因其他条件限制无法测至50m处,需进行说明,且断面检测应加密布设点位。

2.2地下电缆和架空输电线路厂界及断面检测

a.地下电缆线检测点位布设:断面检测路径是以地下电缆线路中心正上方的地面为起点,沿垂直于线路方向进行,检测点间距为1m顺序测至电缆管廊两侧边缘各外延5m处为止。b.架空输电线路:检测断面应选择在导线档距中央弧垂最低位置的横截面方向上,以导线档距中央弧垂最低位置处为起点,检测点位应均匀分布在边导线两侧的断面方向上,对于挂线方式以杆塔对称排列的输电线路,只需在杆塔一侧的横断面上布置检测点。检测点间距一般5m,顺序测至距离边导线对地投影外50m处为止。在测量最大值时,两相邻检测点的距离应不大于1m。

2.3电磁环境敏感目标检测

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包括住宅、学校、医院、办公楼、工厂等有公众居住、工作或学习的建筑物。

对于变电站,在评价范围内对邻近各侧站界的敏感目标均应进行检测;对于架空线路,在评价范围内对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进行检测,其中对于线路跨越的敏感目标均应进行检测。

2.4变电站工频电磁场强度检测范围

a.110kV、220kV变电站:点位测量范围至少应测至距监测对象300米处。

b.500kV变电站:点位测量范围至少应测至距监测对象500米处。

其中,检测因子如下表1所示。

表1 输变电工程主要环境检测因子汇总表

3检测结果汇总及分析

(1)本项目变电站厂界及线路工程点位总数为1016个,其中,工频电场检测值<10V/m的点位有393个,约占厂界及线路工程点位总数的38.438%;10~100V/m的点位有325个,约占厂界及线路工程点位总数的31.74%;100~500V/m的点位有209个,约占厂界及线路工程点位总数的20.41%;0.5~1kV/m的点位有69个,约占厂界及线路工程点位总数的6.74%;1~2kV/m的点位有26个,约占厂界及线路工程点位总数的2.54%;2~3kV/m的点位有2个,约占厂界及线路工程点位总数的0.20%;无点位工频电场检测值>3kV/m。工频磁场检测值<1μT的点位有794个,约占厂界及线路工程点位总数的77.54%;1~5μT的点位有218个,约占厂界及线路工程点位总数的21.29%;5~10μT的点位有12个,约占厂界及线路工程点位总数的1.17%;无点位工频磁场检测值>10μT。

(2)本项目变电站周围敏感点位总数为487个,其中工频电场检测值<10V/m的点位有407个,约占周围敏感点位总数的83.57%;10~100V/m的点位有59个,约占周围敏感点位总数的12.11%;100~500V/m的点位有17个,约占周围敏感点位总数的3.49%;0.5~1kV/m的点位有3个,约占周围敏感点位总数的1%;工频电场检测值1~2kV/m的点位有1个,约占周围敏感点位总数的0.21%;

4建议

从检测结果看,尽管本项目所涉及的变电站对周围环境的电磁环境水平贡献值均在国家标准限值内,但从预防为主和“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原则出发,应做好以下工作:

(1)部分变电站厂界边或架空输电线下方存在有搭建棚房居住和进行生产活动情况,应对此类房屋全部进行拆迁,以保证居民的安全。

(2)部分变电站厂界周围杂草丛生,地下电缆线进出端和输电线路上无明显警告牌,应在变电站围墙侧种植绿化,并设置相应警告牌;更换部分杆塔上已损毁的架空输电线路名称或警告牌。

(3)积极开展针对国家和地方有关变电站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的宣传,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变电站周边群众对变电站的电磁环境有正确的认识,以配合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环境管理。

(4)本项目涉及的变电站均缺少站外进出线的布置图,部分变电站的站外进出线与站内的线路图不一致,部分变电站地下线路的电缆沟无明显的线路名称及走向标识,为能准确、完整地检测各变电站110kV及以上的进出线工频电磁场情况,应尽快完善及更新变电站进出线名称及站外走向标识,并与站内平面图结合起来,作为整体性资料进行归档。

(5)为更好地保证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应向检测单位及时提供变电站检测工作所需的资料,包括:变电站详细地址、设备布置、设备名称、母线电压和电流,输电线路的导线排列情况、导线高度、线路电压和电流等。

参考文献

[1]林秀钦, 梁家盛, 吴沃生. 220kV变电站电磁环境实测分析[J]. 电网技术, 2008, 32(2):85-87.

[2]王文兵, 丛俊, 张斌. 某新型220 kV变电站周围电磁环境监测及分析[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8, 26(5):21-23.

作者简介

贺俏敏(1986-02-22);民族:汉;性别:女,籍贯:广东省河源人,学历:本科,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现有职称:化学工程师;研究方向:污染化学及电磁辐射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论文作者:贺俏敏1,雷震2,吴榆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  ;  ;  ;  ;  ;  ;  ;  

220KV变电站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分析论文_贺俏敏1,雷震2,吴榆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