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老年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论文_刘宇

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内蒙古包头 014010

【摘 要】目的:探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老年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间,在我院选择老年严重创伤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35)和急救组(n=35),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急救,给予急救组患者实施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急诊组患者检查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急诊至手术室时间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少,P<0.05。急诊组患者急救成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老年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老年严重创伤;急救;效果

严重创伤是临床急诊的常见病症,多因交通事故、机械事故等引起,患者常表现为多发性创伤,病情较为危重,且常合并存在多种并发症,诊治不及时极易引起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加强对患者的早期诊治,缩短急诊时间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此次研究中探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老年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改善患者预后。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间,在我院选择老年严重创伤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存在外伤史;排除存在严重原发性内科疾病患者;排除存在恶性肿瘤患者;排除存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35)和急救组(n=35),常规组患者中男女比为21:14;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46.4±7.6)岁;致伤原因:高处坠伤5例,交通致伤27例,器械伤3例;急救组患者中男女比为22:13;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6.5±7.7)岁;致伤原因:高处坠伤4例,交通致伤27例,器械伤4例。与常规组对比,急救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一般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可在研究中进行比对分析。

1.2 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急救,在患者入院后为患者进行常规急诊模式,进行常规辅助检查、联系会诊、院内转运等,根据患者实际状况进行下一阶段治疗。

给予急救组患者实施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①建立急救小组:由科室经验较为丰富的医护人员组建急救小组,并明确各成员分工,定期对各成员进行急救相关知识培训,并定期组织会议进行问题交流和分析。②急救准备:及时在院内建立绿色通道,并联合院内多科室进行急救协作;及时在科室中准备相关医疗器械、药品等,并检查器械完好状况[1]。③建立急救制度:及时根据医院实际状况及科室状况为建立相关急救制度,规定相关急救内容。④院前处理:院前需及时为患者进行基础常规急救措施,并及时将患者信息传达至医院信息系统,联系各科室做好急救准备。⑤急救流程:通过绿色通道护送患者;快速评估患者病情,对患者致命伤优先处理;及时评估患者相关突发病症发生风险,并给予患者针对性预防处理;及时根据患者实际状况简化患者相关检查项目,并行优先检查,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至相关医护人员,并由急救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检查结果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需行手术患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2]。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时间(检查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急诊至手术室时间)状况;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以患者无残疾或死亡为抢救成功。

1.4 统计学方法

上述患者的所有数据结果均采入到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急救时间采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以t进行检验。抢救效果采用率(%)表示,以X²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急诊组患者检查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急诊至手术室时间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少,P<0.05。详见下表。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

急诊组患者急救成功26例,常规组患者成功16例,急诊组患者急救成功率74.3%与常规组45.7%相比明显较高,X²=5.952,P<0.05。

3 讨论

严重创伤患者病情危重,患者多在机械因素影响下出现人体组织、器官破坏,导致多发伤出现。严重创伤患者常出现全身性反应,且患者大出血易因呼吸衰竭、出血性休克、意识障碍等相关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加强对患者的早期治疗,减少患者诊断时间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此次研究中急诊组患者检查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急诊至手术室时间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少,且急诊组患者急救成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说明采取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能有效提升急诊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是指将院前急救、急诊科、ICU等相关科室及病房多个环节进行统一,有效提升了各科室之间的协调过程,节省了患者治疗前各步骤之间的衔接时间;做好急救准备、建立急救制度、建立急救流程能提升急救过程的有序性,避免急救过程混乱或因医护人员因素增加救治前各环节时间,有效促进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进行针对性救治,及时控制患者病情,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抢救效果,改善患者预后[4]。

综上,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老年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救治前各环节时间,提升患者急救成功率,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浩,赵占江,梁冰伟,等.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老年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4(10):2760-2761.

[2]王贵华.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2):153-154.

[3]戴领,胡强.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3):39-40.

[4]武光军.观察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应用于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效果[J].医药与保健,2015,22(2):51-52.

论文作者:刘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31

标签:;  ;  ;  ;  ;  ;  ;  ;  

探究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老年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论文_刘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