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把握数学课堂讨论的契机_数学论文

例谈把握数学课堂讨论的时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时机论文,课堂论文,数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堂讨论是指师生在课堂上围绕一定的问题,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提出,课堂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更加为人们所关注,逐渐成为评价一堂课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维度之一.对课堂讨论的关注和有效运用,使得我们的课堂更加开放而富有活力,但在听课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动辄让学生讨论,更有甚者一节课有多少个环节就有多少个讨论.其实,课堂讨论也要讲究时机,并非课堂讨论越多越好.本文就把握数学课堂讨论的时机举例说明.

一、见解不同时引导学生讨论

课堂教学中,难免有学生对某些内容发生理解偏差,见解分歧,没有很好的判断力进行取舍,觉得这种想法也对,那种方法也好.此时,教师不要轻易地将正确答案抛给学生,而应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引导学生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自己进行比较,从而统一认识.这样比教师的“独白”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1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片断

在“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判断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时,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

生甲:我觉得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只要把这个左边的三角形剪下来,拼在右边的这个三角形上面……

师:挺有道理.

生乙:我觉得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它们对折后,两边的图形没有完全重合,所以我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对于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请同学讨论.

生丙:我认为平行四边形(对折后)的两边只是面积相等,而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认为剪下来以后,只是面积相等,但图形的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是这个意思吗?

生丙:是.

生丁:因为那个(对折后剪下来的)三角形移过去以后,不再是平行四边形了,而是一个长方形,所以,我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在讨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而不是讨论“改装”以后的其他图形的特征.是这个意思吗?

生丙:是.

师:(回头问生甲)你怎么看?

生甲:如果说,就这个平行四边形不能裁剪的话,它就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的认同,让我们进一步接近了真理.谢谢!

生甲:不用谢.

教学随想 学生受知识经验的影响,有时思维会产生矛盾,在所难免.此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思维矛盾冲突及时引导学生讨论,从而解决问题.案例中,当学生见解不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学生经历了由模糊到清晰,由分歧到统一的认知过程,实现了各学习者个体对知识意义的即时构建,充分发挥了课堂讨论的作用,取得了课堂讨论的实效.

二、思维受阻时引导学生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认知结构等智力因素的制约和注意、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出现“卡壳”的现象并不少见.遇到这种情况,教师既不能一手包揽,也不能“穷追猛打”,更不能冷言相讥,应发挥集体智慧,引导学生讨论,广泛交流,展示认知过程,使学生的思考深入下去,从而解决问题.

案例2 “平行线”的教学片断

教师首先指导学生整理归纳这一章节的内容,形成知识网络,然后提出问题:如图1,CD为△ABC的高,E、F、G分别在BC、AB、AC上,且EF⊥AB,∠CDG=∠BEF.试判断DG与BC的位置关系.

学生独立思考后,纷纷举手.教师请一位学生发言,该学生根据内错角相等,推出DG//BC.

师:还有其他解法吗?

(教室里很安静,学生没有回应.)

停了几秒后,教师抓住时机,让前后四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各自的思路,组内安排一人把不同的解法记录下来,在全班交流.通过讨论,学生还用到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或“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进行解答,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

教学随想 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时思维受阻、出现困难是正常的现象,这时课堂讨论便是较好策略.这样不但能使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等得到充分的培养,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案例中,教师在课堂出现冷场的情况下,教师没有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也没有直接问数学优秀生让他们唱独角戏,而是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讨论,促使学生思考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既享受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又感受到课堂讨论的实效.

三、深化拓展时引导学生讨论

“问之不切,则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取之不固”.有些问题看似简单、浅显,却隐含着规律,潜藏着本质,是深化拓展的好资源,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好素材,往往被学生忽视.在解答这样的问题时,可引导学生讨论,通过问题的解答,梳理知识的系统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地进行深化、拓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体验数学研究的乐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3 在学习了浙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后,教师安排了一节专题课,主题是“任意三角形一边上的高与这条边所对角的平分线的夹角,等于和这条边相邻的两内角差的绝对值的一半”.为了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结论,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

问题1:如图2,在△ABC中,AD为高,AE为角平分线,∠B=20°,∠C=50°.(1)求∠CAD、∠AEC和∠EAD的度数;(2)∠EAD与∠B、∠C之间有什么关系?对于问题(2),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出∠EAD=(∠C-∠B),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挖掘此题所隐含的一般性规律.

问题2:将“∠B=20°”改为“∠B=100°”(如图3),其他条件不变,则∠EAD与∠B、∠C之间还有上述关系吗?

学生经过讨论发现,这时∠EAD=(∠B-∠C),进而意识到∠EAD与∠B、∠C的大小有关.

问题3:将“∠B=20°,∠C=50°”改为“∠B=m°,∠C=n°”(假设m、n满足三角形成立的必要条件),其他条件不变,则∠EAD与∠B、∠C之间的关系如何?

学生经讨论发现:

①当m=n时,高AD与角平分线AE重合,此时∠EAD=(m°-n°)=0°;

②当m<n时,高AD在角平分线AE的右边,此时∠EAD=(n°-m°);

③当m>n时,高AD在角平分线AE的左边,此时∠EAD=(m°-n°).

因此,可以借助于绝对值来统一这三种情况,即∠EAD=|m°-n°|.

经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学生加深了对此例的认识,并总结出规律:任意三角形一边上的高与这条边所对角的平分线的夹角,等于和这条边相邻的两内角差的绝对值的一半.

趁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教师又将图形进行了演变,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

问题4:如图4,若将点A沿AE移动到点F,作FD⊥BC,垂足为点D,其他条件不变,那么∠DFE与∠B、∠C之间,是否还具有以上关系?

问题5:如图5,若将点F移动到AE的延长线上,作FD⊥BC,垂足为点D,其他条件不变,那么∠DFE与∠B、∠C之间是否还具有以上关系?

问题6:如图6,若将点F移动到AE的反向延长线上,作FD⊥BC,垂足为点D,其他条件不变,那么∠DFE与∠B、∠C之间是否还具有以上关系?

通过讨论发现,可以将问题3中所归纳出的规律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形:在△ABC中,若AE为∠A的平分线,F为直线AE上任一点,FD⊥BC(或BC的延长线),点D为垂足,则∠DFE始终等于∠B与∠C差的绝对值的一半.

教学随想 “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地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出各种策略和结论.案例中,由特殊到一般、由角度的变化到点的位置的变化依次展开讨论,使学生逐渐认清问题的本质,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求知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地发挥,同时还教给学生掌握知识、探求知识、运用知识的方法,达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并自然地把个别学生的思维成果转化为了全班学生的共同财富.

四、出现错误时引导学生讨论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试误”的过程.有些知识尽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但是学生在理解和应用时仍然免不了会出错.实践证明,错误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教师如果从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出发,引导学生讨论,充分展示错误的思维过程,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就能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案例4 在“相似三角形”的专题复习中,有如下问题:如图7,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BE=CE,MN=1,线段MN的两端在CD、AD上滑动.当DM=________时,△ABE与以D、M、N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

教学中发现,此题学生的漏解现象较为严重,于是教师让学生来讨论、反思自己漏解的原因.

生1:看了图7,我以为就这么一种情况,所以直接由给定的图形确定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关系,导致了漏解.

师:如何防止“把运动变化的图形当成静止的图形”呢,题目中有无相关提示?

生2:题目中“在CD、AD上滑动”中的“滑动”两个字,就意味着△MDN的形状是可以改变的,因此要进行分类讨论.

生3:我将“△ABE与以D、M、N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结合图形理解为“△ABE~△NDM”,因而确定只有一种对应关系,导致了漏解.

生4:我是意识到要进行分类讨论,但画不出另一种情况,找不准对应关系而出错.

生5:这道题涉及根式和比例式的运算,我的计算能力弱,是算错答案了.

教学随想 课堂上出现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财富,变学生的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这里,学生处理不好“动”与“静”、“瞬间”与“过程”的辩证关系,把特殊当一般,而导致了漏解.对于运动型问题,往往采用“动中取静,以静制动,动静结合”等方法,这就要让学生明确:给定的图形其实是变化过程中的某一瞬间状态,这类问题通常需要通过分类讨论来解决.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反思与交流,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勇敢地说出自己错误的原因,对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进行批判性回顾、分析和交流,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整理归纳时引导学生讨论

对于学生学过的知识,在进行整理归纳时,应有别于新授和复习课,如果教师像上新课一样,重讲一遍,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此时若引导学生讨论,鼓励学生敢想、敢做、敢说,实现信息在群体之间的多向交流.这样,学生既构建了新的知识结构,又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案例5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的教学片断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要求学生思考:“通过预习、交流、反思,你对平行四边形有哪些进一步的了解和哪些更深的体会?还有什么疑问?”此时同学们七嘴八舌:

生1:我学会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表示方法,知道了它的边角性质,并能做题目了.

生2(立马站起来):这说明了研究一个几何图形都要研究它的定义、表示方法、性质和应用.

生3(马上补充):这种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和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方法类似,我已经看过书了,后面还要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生4:我也看过书了,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中还有对角线.

生5:我还有体会(学生笑),我们在证明时,连接对角线,说明研究平行四边形问题常常通过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生6:这种类似等腰三角形进行研究是类比的数学思想,在数学中,许多类似的问题都可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研究.

生7:在研究五边形、六边形等其他多边形时怎么办?

生8:我们在学习多边形内角和时不是知道了吗?

教学随想 课堂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互动的思维过程,课堂中的思维则是师生相互碰撞、相互接纳、生生互相容纳的流动过程.案例中,“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提出反思、交流内容,教师认真倾听,同学们七嘴八舌,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到了升华.

六、发生意外时引导学生讨论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课堂里,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涌现,随时会发生一些教师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事情,从而打乱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师应抓住课堂上的意外生成资源,把握教学契机,引导学生讨论,让课堂生成精彩.

案例6 在一节公开课上,教师在教学完“完全平方公式”(八年级(下)第2章)后,正准备进行总结和训练,有一名学生举手:老师,我们刚才得出的两数和的平方公式是用于两个数的和的平方,那么对于三个数的和的平方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即成立吗?

受这位学生的启发,又有学生提出了下面的猜想.

师:(暗自高兴,顺势引导)刚才几位同学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和猜想,它们到底能否成立,下面我们分组进行验证,然后交流(留给学习几分钟讨论时间).

教学随想 课堂中不经意出现的“亮点”,是学生灵感的萌发、学习的顿悟,教师应遵循学生思维的起伏与情感的波澜,随时调整教学,动态地生成学习内容.案例中,教师首先没有忽视学生的这次举手,其次是这位教师抓住了个别学生对两数和的平方公式的理解,促进了新问题的生成,使学生跳出了一般的思维格局.学生大胆猜测,是教师在备课中没有预料到的,但教师并没有机械地执行教案,而是追求课堂的真实与自然.教师善于抓住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并将学生生成的问题又抛给学生,让学生全身心地、满腔热情地投入到验证猜想的探索活动中,最终通过课堂讨论探究证明了自己的猜想,从而使学生对完全平方公式的认识得到了升华,学生的探究欲望得到了满足,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课堂讨论旨在集体探究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借鉴、相互启发,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从而使学生优势互补,共同解疑,较好地体现了“问题从学生中产生,在学生中解决”的课改思路.同时,课堂讨论需要讨论成员的互动,讨论成员的严谨思维,讨论成员的可靠知识.这三点是课堂讨论的原则.有效的课堂讨论应该遵循课堂讨论的原则,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课堂讨论的时机,使之成为学生自我强烈的需要时,课堂讨论才能深入学生的心理,才能发挥它的实效,课堂讨论才能更有价值.

标签:;  ;  ;  ;  

论把握数学课堂讨论的契机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