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营经济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地位与作用_民营经济论文

论民营经济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地位与作用_民营经济论文

论民营经济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地位和作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营经济论文,地位论文,道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要求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浙江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全国经济增长最快、活力最强的省份之一,在努力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无疑承担着“先行”的任务。努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浙江在新世纪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走浙江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浙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创造性的战略决策。而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和特色则要求我们,在抓好浙江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各个方面的同时,必须突出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

一、民营经济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必定发挥重要作用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优势和亮点,浙江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色”和重点也在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必定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从经济指标看其经济实力。2002年底,浙江省私营企业总户数达24.73万家,注册资金2515.43亿元,平均注册资金87.19万元。浙江现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私营企业334家,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3348户。浙江省个私经济总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口创汇额、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户数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在外贸出口方面,目前已有4000多家民营企业获得自营出口权,在境外设立的分支机构和营销机构达到100多个。民营企业正在“走出去”,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2003年全省外贸出口中,民企的比重首次超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外资企业。许多民企与国际著名品牌联姻。走民外合壁的道路来提升综合实力。令人刮目相看的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浙江民营企业,正在进军国际金融资本领域。目前已通过上市辅导期的浙江企业有117家,居全国第一,其中绝大部分为民营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仅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浙江民营企业就有5家,另有数十家已进入上市程序。作为率先发展家庭工业并推动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温州民营经济显然是具有典型性的。温州民营企业的数量占全市企业总数达到90%以上,实现的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5%左右,上交的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70%左右,从业人员占全市企业职工总数的80%左右,创造的外贸出口额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95%以上。浙江的民营经济可以说是温州民营经济质量的放大和延伸,是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平台上的发展。2002年全国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0%强,而浙江的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宰则达到了80%,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二是从多种优势看其独有特色。浙江的民营经济的优势分别体现在独特的商业文化优势、独特的产业结构优势、独特的体制优势和独特的产业集群优势等方面。有人形容:浙江的每一寸土地都有铜板跳跃,每一个大脑都有致富的畅想。给她阳光她就灿烂,给她雨露她就茁壮。独特的产业结构优势,可以从二产占52%、三产占40%强这样的比例上反映出来。轻工产业是民营企业独领风骚的平台,民营经济的大多数企业就是轻工产业。轻工业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0%,远远超过全国平均值的15%。纺织、服装、制革、塑料制品,金属制品、普通机械、电子机械、仪器仪表等在全国的市场份额都在10%以上。这种情况表明了浙江制造业和三产的实力和潜力。非公有制经济占GDP52%的比例显示了民营经济作为主体的体制优势的实际效应。温州民营企业占GDP的比例还高达85%以上,工业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达到95%以上。

三是从产业集群看其发展前景。鉴于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特将其从多种优势中专门列出阐述。目前,浙江已经形成年产值超过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区519个,年产值达6000亿元,平均每个县有3个产业集群。其中52个区块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产业集群主要为中小企业,总产值占全省的60%。平均经济增长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集聚化发展带动块状经济的提升,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块状经济,有效地提高了浙江产品地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目前这些集群的产业,不是全国行业最大就是最强。据国家统计局2001年的有关统计,全国532种主要工业最终产品的产量,浙江有336种进入前10名,占总数的63%,56种特色产品产量占全国第一,109种居全国第二,154种居第三位。温州市的打火机占世界总产量的70%,嵊州的领带产量占国内市场的80%、全球的市场的30%,苍南铝制徽章的国内占有率高达45%,并出口至欧美各国,诸暨的淡水珍珠占全国总产量近九成。除了以上提到的以外,还有宁波服装、诸暨大唐袜业、金乡标牌和包装印刷、海宁皮革、永康五金等产业群都有突出的业绩。因为产业集群通过其固有的优势“集群效应”的释放,能够有效地提升本地产业竞争实力,因此产业集群优势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是大有开拓前景的。浙江省56种特色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就是通过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来获得这种竞争优势的,并有效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有力推动了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浙江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十余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GDP保持全国省区第一,城镇居民收入全国第一,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全国第一,贸易顺差、净结汇的增长居全国首位,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百强县(市)中,浙江占了22席而居全国第一,浙江省劳动力已充分就业之外还吸纳了近600万个外省劳动力。这些都是与浙江的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紧密关联。

四是从企业家群体看其重大影响。浙江有一大批实力强劲的民营企业家群体。1999年度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了112家,比例超过了五分之一,总量位居全国第一。其中4家企业进入全国民营企业前十强。2000年全国500强中浙江民营企业达到了171家,一省就独占三分之一强。2000年“中国50首富”排行榜中,9位浙江民营企业家榜上有名,2003年全国工商联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中,我省占了188家。我省工业企业中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民营企业已达到1500余家,超10亿元的有50多家。

二、民营经济的良好发展趋势预示着其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必将产生重要效应

目前,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趋势很好。2003年,全省民营企业总数发展到了30.1万户,在总量上首次超过了广东,仅次于江苏,位居全国第二。尤为引人注目的是,1978年到2002年间,全省GDP从124亿元增至7796亿元,其增量的70%由民营经济创造,其中48%来自个私经济;工业增加值从47亿元增加到3580亿元,其增量的75%由民营经济创造,其中近60%来自个私经济;温州、杭州、宁波、台州、嘉兴、义乌等“六市”是浙江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民营经济在各自的国民经济中均已占重要地位(占工业总产值和税收达到85%以上),进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呈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改革开放以来,这“六市”大致都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递增(温州有的年份增长速度高达30%以上),三年就翻一番,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些市的个体、私营企业产数均超过10万户。宁波有25%以上的人、温州有70%以上的人在从事个私经营或在个私企业里就业。

一是集团化、股份化趋势更加明显。目前温州市非公有制企业已组建集团130多家,并涌现了一批无区域性的全国大型企业集团。如正泰集团和德力西集团,2002年总资产分别为17亿元和13.8亿元,销售收入分别达61亿元和62亿元。与企业的集团化相适应,股份制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而且发展迅速,相当数量的企业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2003年全省股份制私营企业已达14万余家,户数和注册资本分别占私营企业总数的59%和84%;在规模以上工业私营企业中,股份制私营企业为7467户,占72.5%。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推动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达9000多家,约占企业总数的41%;

二是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义乌的中国小商品城,已经成为工艺品、饰品、袜子、玩具、服装等为支柱的国际性大市场,年销售额超过300亿元。作为民营企业“孪生兄弟”的温州专业市场近年来不断得到创新发展。从过去企业依赖专业市场推销产品为主转为专业市场和市场网络并举;从过去以内销为主转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并举;从过去以有形市场为主转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并举。温州人在全国各地办了170多个市场,北京、天津、西安、昆明等城市都有以销售温州产品为主的专业市场。还在国外巴西、荷兰、俄罗斯、喀麦隆、阿联酋等地创办了5个专业市场,设立了400多家境外企业和机构。不少企业瞄准国际化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在许多国家设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和营销机构,开始同国际上的一些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如正泰、德力西集团同“ABB”公司和“西门子”公司合作,生产服装的“夏梦”公司同“杰尼亚”公司进行合作,“正泰”集团在美国硅谷设立研发中心,生产鞋业的“康奈”公司在西欧等国开设了不少专卖店等。许多企业进入国际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参与网络经济。市场的创新使温州与海内外建立了自发性的经济协作网,形成了大跨度、大流量的人员、资金、商品的互动,把温州经济同全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现在温州不少产品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以市场占有率取胜的局面。

三是集约化水平明显提升。温州经过多年的努力崛起了一大批注重质量、注重品牌、注重信用的企业,形成了一大批信誉好、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先后有7个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占了浙江省的1/4。全国评出的28个鞋类免检产品,温州拿了14个;全市1000多家企业通过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占了浙江省1/4强;全市企业累计专利授权公告数占了浙江省的20%多。情况表明,民营经济发展已开始从铺摊子式的粗放型经营,逐步转向集约化经营,由内源式发展向开放型发展,逐步实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的战略性转变,并以素质的提高带动数量的新扩张。全省非公有制经济无论在整个GDP的中的比例还是产业结构以及品牌效应,都预示了其集约化水平的提升和强劲的上升趋势。在制造业中和包括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中民营企业更是大有作为。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民营科技型企业正引领产业发展新方向。2003年全省近1500亿元工业企业技改投资中,80%以上为民营企业所投入;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超过1.2万家,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在1000多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占95%以上。

四是投资发展领域不断拓展。从“六市”民营企业的发展来看,目前其投资领域已经涉及到工农业、商贸流通、基础设施、金融、旅游、文教体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等。宋城集团在杭州的旅游开发投资就达到10多亿元,浙江金都实业公司斥资9000多万元竞拍获得旅游景区的经营开发权。台州两家股份合作制组建起来的银座、泰隆城市信用社,到2002年底存款余额达到45亿元,贷款余额28亿元。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项目资本金中,宁波雅戈尔集团就占56%。台州共有民办教育机构1964个,在校生14万多人,社会力量办学中投资超过9亿元,股份制医院有12家,总投资3.71亿元。各市的大型体育场、公共设施、社会办学等方面民资都有很高的参与度。

还要专门提到的是,灵活性和适应性强的浙江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群体是独具一格的。由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实任务要求我们跨越式或者说是“浓缩性”地进行建设,这必将会遇到观念、认知、制度等方面的“时差”性的困惑。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坚持创新而展现风采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则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与现代化、信息化、高科技等获得现实的链接。浙江民营企业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不断有创新之举。改革开放初期就有“挂户经营”这一制度创新,有效地解决了当时不具备合法经营权利的个体私营业主的市场准入问题。近几年有的企业“借鸡生蛋”实行定牌生产,外包产品加工业务,实现生产能力的扩张;有的“借网捕鱼”,采取特许连锁经营,吸收加盟商,建立销售网络,提高了销售能力;有的与其他企业建立策略联盟,进行项目开发;更有许多企业实行虚拟技术开发策略,借用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力量来提高自身的技术开发能力。这些创新之举既显示了民营企业及其企业家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也反映了民营企业注重信息化与高科技的联合,这是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与方向完全一致的。

三、高度重视发挥民营经济的优势是浙江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约束性选择

民营经济既是浙江的优势所在,也是特色所依。民营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浙江新型工业化道路、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要承载者。新型工业化道路中要完成的许多任务,包括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的结合;注重产业均衡,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增强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力;重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等等,都很难离得开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必将承担最实际、最直接、最广泛的任务。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几个特点如信息化带动、高科技引路、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浙江民营企业都有很好的衔接条件,在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方面,民营企业的作用就更为明显了。进一步高度重视发挥民营经济的优势,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走浙江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种约束性选择。所谓“约束性”,指的就是浙江经济发展的格局、结构和趋势,决定了浙江今后发展平台的格局与性质。我们不能离开这个约束性的客观条件来选择发展道路,这是辨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对我们的基本要求。对此,我们要从提高认识、研究政策、提升素质、强化措施等多方面来加以重视。

(一)提高认识,创新思维

当前,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从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度,从现代化战略的角度考虑民营经济在浙江的定位问题,把民营经济的发展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要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这是与以前不同的地方,也是要求更高的地方。第二,要善于辨证地看待浙江民营经济。既要充分肯定浙江民营企业的重大发展和贡献,也要清醒冷静地看到已经发生和潜伏着的问题。尤其是要认真回顾总结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经验教训,以供后车之鉴。第三,要以创新的精神和思维研究解决新问题。要进一步树立迎接新挑战、把握新机遇的创新意识,对新时期的新问题予以对应性地重视和研究。只有这样,在对民营经济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如何发挥作用才能正确认识,正确把握,正确决策。当然,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引起我们长期的重视。

(二)积极面对,研究政策

过去民营企业的发展比较多地带有民间自生性的创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任务和新要求需要政府有更多主动性的推进。因此政府和各级管理部门对民营经济首先要有更为主动的服务意识,要在重视管理的同时重视服务。让民营经济照到更多的阳光,洒到更好的雨露。其次对于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是和问题,一定要坚决克服过去曾经有过的“另眼相看”的倾向,而是要抱着积极面对的态度针对性地予以研究,及时、适时提出积极有效的政策,解决问题,推进发展。第三是研究解决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克服实际上或多或少存在的计划经济、传统思维的不良习惯。“有形的手”和“主动性推进”都不是为了束缚民营企业,而是要给民营企业更多的支持与促进。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要使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要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督,认真解决市场竞争不规范等问题。研究相应政策的时候,要注意把握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民营经济发展的衔接点,要努力掌握上下级政策的对接点,做到前后衔接,上下贯通。

(三)提升素质,增强实力

在新的发展时期,民营企业面临着转型与提升的严峻挑战。一是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里,要十分注意正确处理民营企业家族制管理的合理性、适应性与局限性的关系。既要主动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规范,又不能强求企业进行制度改造。既要引导量大面广的以地缘、血缘、亲缘为纽带的家族式企业,实行科学管理,推进管理现代化,对上规模的民营企业力争做到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又要尊重企业自身的现实性和阶段性的选择。二是要注重整合民营企业的实力。在鼓励和引导各种所有制成份经济实体发挥各自优势的时候,要突出重视民营经济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的优化组合,形成新的发展优势,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要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原则,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通过兼并、联合、重组,努力发展若干大公司、大集团,使其成为行业的龙头。要引导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与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建立协作关系,加入其产业链,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抗市场波动能力。三是要注重民营企业自身信誉的塑造。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更好地践行“信用浙江”,重视信用建设,强化信用观念和信用道德。同时,要注重充分发挥各级商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和各行业协会的行业管理和自我管理作用,强化对民营经济的自我管理和规范,切实防止无序竞争。

(四)前瞻趋势,强化措施。

新时期新任务要求我们,民营经济的发展必须积极前瞻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从原有的基本依靠民间自生性的发展平台跨向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要求的更高平台。一是要注重推进产业升级和产业创新,提高民营经济的现代化水平。各地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约束条件,有效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温州提出“以国际性轻工城建设为载体,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始终注重发挥民营经济优势,注重民营经济产业升级和产业创新。二是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适应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要求。民营企业中的科技企业目前已经成为我省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的生力军。要加快以信息化提升工业化,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武装民营企业,把信息技术渗透应用到民营企业的经营决策、内部管理、产品开发、质量监控、工艺革新、装备改造和市场营销等各个方面,促进跨越式发展。要继续鼓励民营企业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解决技术支撑和技术依托问题。三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的创新,为民营经济创造一个真正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四、结语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度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非公有制经济无疑迎来了一个新的良好的发展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事实已经证明,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繁荣的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色。民营经济内在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动力,灵活的决策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对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经济运行的稳定性等,都显示了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强劲有力的发展前景。重视并发挥民营企业的重要作用,其意义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浙江。浙江民营企业作为当今中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将会为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开辟高效发展的新路。浙江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重要作用和对于浙江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约束性选择,都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更好的战略思维,更大的工作力度,善于把握并充分发挥其优势和特色,努力加速前进。从而使民营经济在浙江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乃至中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创造更大的成绩。

标签:;  ;  ;  ;  ;  ;  ;  

论民营经济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地位与作用_民营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