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抗原(HLA)在卵巢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论文_热米德1,郭纯2(通讯作者)

热米德1 郭纯2(通讯作者)

(1内蒙古医科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2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 目的:分析人白细胞抗原(HLA)在卵巢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6月期间的54份卵巢恶性肿瘤组织设为恶性组,选同期的54份卵巢良性肿瘤组织设为良性组,另选同期的54份正常卵巢组织设为对照组,对三组均应用RT-PCR和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进行检测,分析其HLA-G、HLA-E的表达情况。结果:与良性组和对照组相比,恶性组的HLA-G、HLA-E阳性表达率明显更高(P<0.05)。同时,HLA-G、HLA—E表达与患者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明显的联系,而与肿瘤组织类型没有明显的关系。结论:人白细胞抗原(HLA)在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均有参与。

【关键词】 人白细胞抗原;卵巢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作用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156-02

对肿瘤患者而言,肿瘤细胞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躲开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抑制而持续不断的生长繁殖,临床上也将这一现象称为肿瘤的免疫逃逸[1]。人白细胞抗原(HLA)一G与HLA—E在机体的肿瘤免疫、抗感染和抗病毒、生殖免疫等多个领域中均有涉及,是如今临床研究肿瘤免疫逃逸的重点方向[2]。本文旨在分析人白细胞抗原(HLA)在卵巢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特收集我院的162份卵巢恶性肿瘤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正常卵巢组织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6月期间的54份卵巢恶性肿瘤组织设为恶性组,年龄13岁~72岁,平均年龄(40.33±14.28)岁,其中有30例为上皮性癌,10例转移性腺癌,10例生殖细胞癌,另外4例为性索间质肿瘤;患者的分化类型包括:有11例为高分化,28例中分化,另外15例为低分化;5例,转移性腺癌8例;患者的肿瘤分期包括:10例I期,9例Ⅱ期,32例Ⅲ期,3例Ⅳ期;选同期的54份卵巢良性肿瘤组织设为良性组,年龄12岁~74岁,平均年龄(41.28±15.44)岁,其中有27例为上皮性肿瘤,3例卵泡膜细胞瘤,另外24例为囊性畸胎瘤;另选同期的54份正常卵巢组织设为对照组,年龄22岁~66岁,平均年龄(41.47±13.26)岁。本组所选的标本均经病理切片证实,患者的各项资料均完整无损,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未实施化疗、放疗、药物等抗肿瘤治疗措施。

1.2 方法

对三组均应用RT-PCR和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进行检测,其中,RT-PCR试剂盒为Ferrnentas公司产品,引物购自于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HLA—G、HLA—E单克隆抗体则为英国Abeam公司产品,具体检测方法为:提取组织中总RNA,按照规范方法逆转录合成cDNA并实施PCR,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基因表达量与B—actin的比值,如果超过了0.3则判定为阳性[3];另外是通过流式细胞技术进行HLA—G、HLA—E蛋白检测,常规剪碎、搓洗、离心固定组织,并将其制成单细胞悬液l×106/ml,与100ul鼠抗人单克隆抗体HLA—G、HLA—E混合、孵育,并将其上清洗涤干净,再与100ul羊抗鼠FITC—IgG混合并进行孵育,将实验样品蛋白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减去对照样品蛋白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并将结果值与对照样品蛋白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的比值作为FI,若比值超过1则判定为阳性[4]。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x±s)表示本实验的计量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与良性组和对照组相比,恶性组的HLA-G、HLA-E阳性表达率明显更高(P<0.05)。同时,HLA-G、HLA—E表达与患者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明显的联系,而与肿瘤组织类型没有明显的关系,见表1、表2。

3.讨论

临床表明,HLA—G、HLA—E能够对NK细胞的杀伤活性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此过程中会出现经典HLA—I类分子表达下调,从而保障母体对胎儿的免疫耐受。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健康者、良性卵巢肿瘤者、恶性卵巢肿瘤者均存在HLA—G mRNA和HLA—G蛋白表达,且健康者表达最低,良性者相对更高,恶性肿瘤者最高,由此提示,卵巢癌细胞在发生、发展的时候发生反分化,也即是说初期表达HLA—G,产生了与在胎盘相似的效果,并进一步导致了细胞免疫耐受产生,躲避了宿主的免疫监视[5-6]。同时,数据表2的结果显示,HLA—G蛋白表达显著低于mRNA表达,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HLA—G转录后的调控造成。同时,通过数据表2可以看出,不同的组织类型卵巢癌HLA—G mRNA和HLA.G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差异,由此提示,HLA-G在各个类型的恶性肿瘤的发生中均有参数,是恶性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中的一个共性。另一方面,卵巢癌Ⅲ、Ⅳ期 的HLA-G mRNA表达略高于I、Ⅱ,且临床分期越高,HLA—G蛋白阳性率也相应的升高,由此提示,HLA-G表达水平能够作为判定卵巢肿瘤生长状态的指标,对于评估肿瘤良恶性、病情发展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人白细胞抗原(HLA)在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均有参与。

【参考文献】

[1] 王建英,许茜,吴淑娟等.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HLA-G、HLA-E的表达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0,50(15):1-3.

[2] 刘舒洁.人类白细胞抗原-G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D].山东大学,2009,25(36):567-982.

[3] 王建英,马俊英,吴淑娟等.天花粉蛋白、米非司酮和顺铂对卵巢癌细胞HLA-G表达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1,33(9):1285-1287.

[4] 王建英,何晶,程建新等.米非司酮对卵巢癌OVCAR3细胞及模型鼠HLA-G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080-2082.

[5] 张丹,孙万邦,王家云等.HLA-G、IL-10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J].浙江医学,2010,32(5):677-678,694,后插2.

[6] 王建英,许茜,吴淑娟等.药物对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组织中HLA-G和HLA-E 表达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9,31(21):2878-2880.

论文作者:热米德1,郭纯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0

标签:;  ;  ;  ;  ;  ;  ;  ;  

白细胞抗原(HLA)在卵巢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论文_热米德1,郭纯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