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黄帝内经》经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探讨论文_徐明欣,殷君,吴斌

运用《黄帝内经》经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探讨论文_徐明欣,殷君,吴斌

徐明欣 殷君 吴斌

解放军第三一三医院疼痛

摘要:目的 探讨经刺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症的疗效。方法 运用经刺法配合推拿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七天为一个疗程。结论 一个疗程后,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经刺;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

一、正文

经刺,是祖国医学中传统针刺方法之一,首载于《黄帝内经?灵枢?官针》篇中:“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一曰输刺,输刺者,刺诸经荥输脏输也。二曰远道刺,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腑输也。三曰经刺,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意思是说刺法有九种以应对九类不同性质的病变。经刺这种针刺方法刺在“结络经分”主要治疗的是经脉本身的病变,并且用病变经络的腧穴治疗,所以称之为经刺。作者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对在我门诊确诊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针刺和推拿治疗,治疗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1.患者情况

在我门诊确诊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43例,L4-5突出28例,L5S1突出32例,L4-5突出合并L5S1突出30例。接受治疗的患者无手术指征并且认可针灸推拿保守治疗,并未接受过其他形式的治疗,并未服用过药物,排出结核病变、椎体肿瘤和其他骨关节疾病。

2.分组

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命名为“经刺组”,另一组命名为“非经刺组”,两组各45人。全部患者随机分配。

3.治疗

推拿治疗 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推拿治疗方法。首先,术者立于患者右侧,用摩法放松腰部浅层肌肉,3-5遍。其次,术者用掌根揉法放松腰部深层肌肉,5-10遍。再次,术者用拇指点按法或肘尖点按法点按患者腰部及下肢的穴位(肾俞、大肠俞、膀胱俞、环跳、殷门、委中、委阳、承山),每穴1-3分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次,等待患者腰部肌肉放松后采用斜扳法:患者侧卧位,面对术者,上面下肢自然屈曲,下面下肢自然伸直,术者两肘部分别置于患者肩前及臂部,相对用力,到患者腰部达到最大旋转角度后,再施加一个快速、小幅度的扳动,左右各一次,以上手法每日进行一次,一周七次为一个疗程。

针刺治疗 仅“经刺组”患者接受治疗,“非经刺组”患者不接受此治疗。首先,术者常规消毒,患者暴露腰部皮肤并消毒。其次,术者右手持针,左手揣穴,分别针刺双侧大肠俞、膀胱俞,又因《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二九针之二注:“大经分间,经之结络,故曰经刺,非正经刺也。”故取第三腰椎、第四腰椎及第五腰椎棘突旁开两寸非经非穴部位,即“大经分间”。针刺20-30分钟,采用平补平泄手法。以上手法每日一次,一周七次为一个疗程。

4.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评定量表

等级量化标准数量

1级腰腿部症状消失,活动正常52人

2级腰腿部症状偶有出现,活动基本正常24人

3级腰腿部症状几乎无好转,活动仍困难14人

注:等级数值越小恢复效果越好,等级数值越大恢复效果越差。

5.讨论

《黄帝内经》中对于针刺方法的论述对后世影响极大,其中以“五刺”“九刺”“十二刺”为代表。“经刺”作为“九刺”之一,治疗肢体躯干经络病症有显著疗效。众所周知,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髓核发生退行性改变破裂突出,压迫到神经根所致,以腰部疼痛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为主要特征,疼痛部位在局部,也就是《黄帝内经》所述“结络经分”处。中医认为腰痛多由气血瘀滞经脉不通造成的,经刺作为此病症的适宜针法,能够疏通腰背部经脉,调和气血,祛瘀生新、解痉止痛等,以达到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目的。

通过对上述患者的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由此可见,经刺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非常可观的疗效。

论文作者:徐明欣,殷君,吴斌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2

标签:;  ;  ;  ;  ;  ;  ;  ;  

运用《黄帝内经》经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探讨论文_徐明欣,殷君,吴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