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多元化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论文_高升乐

实施多元化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论文_高升乐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广州路小学 266700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技能形成、素养培养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作为一个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益,利用多元化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就会乐学、爱学、积极主动地学。学生一旦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其学习的潜能就会被发掘。如何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长久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运用多种方式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在教学引入时要设计符合本课教学内容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这些情境或以故事的方式导入,或以音乐、图片欣赏的方式引入,也可以设置悬念,或者让学生以帮助老师或他人解决问题的方式导入。总之,情境的创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肯动脑,就一定能创设出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

2.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保持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一时的,保持的时间不会很长,时间一长,兴趣随之减弱。如何保持学生学习信息技术长久的兴趣,这就需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他们向往成功。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对他们的作品及行为通过口头表扬或赞扬,加分、加星鼓励,树立榜样,争当小老师,作品展示等激励方式,到期末结束时累计结果来评定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实施动态的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

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提高,是促进事物的提高和发展。信息技术学科的评价是通过检查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最终达到全面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因此,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的评价起到了检查的作用、巩固的作用和发展的作用。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信息意识与情感和信息能力的发展。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的评价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性评价,是无法通过100分制进行量化的。其评价的内涵是丰富,评价的范围是广泛。我们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可以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评价(包括使用计算机的习惯、上课前的纪律、秩序等),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倾听习惯 ( 听老师讲课、听他人回答问题) 进行评价,操作情况进行评价,合作意识、合作精神进行评价,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另外还有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个体进行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课堂中我们可能同时运用几种评价方式,而在这几种评价方式中又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无论使用哪种评价方式都应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以鼓励为主。例如,学生正在完成一个画图任务,老师就走下去查看学生操作情况,针对学生个体可以这样鼓励学生:“你这幅图很有创意!继续努力!”“这幅图颜色搭配得很好,但是线条太细了,如果能用稍粗一点的线条画,就更美了!”“你爱去帮助同学,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等等,相信学生听了老师激励的语言,会更加信心百倍,对此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加浓厚。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学生更是如此,通过这些评价他们感受到了成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信息素养的养成、提高也在这些评价中螺旋上升。

三、 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精讲多练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操作很强的学科,因此,在课堂教学时,应多给学生操作时间。但是,一味地让学生操作,教师不讲,学生在操作就会迷失方向,因此,在学生操作时老师又要多给他们正确的引导,有些知识点又不得不讲。所以,怎样做到讲练结合,特别是重操作,就应精讲,讲学生容易出的问题,讲重难点,少讲废话,所以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在“讲”字上花功夫,“精讲、少讲”,让学生多练。学生练得多了,课堂效益也就自然提高了。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无止境。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地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关键靠我们不断思考、探索、研究和总结,才能找出更佳、更适合的教学方法,才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他们的内部驱动力,完善教学体系,才能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论文作者:高升乐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9月第2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7

标签:;  ;  ;  ;  ;  ;  ;  ;  

实施多元化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论文_高升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