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自动化的现状及其前景论文_米伟

浅析电力自动化的现状及其前景论文_米伟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禹城市供电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 2512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我国在电力自动化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之时,电力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以及未来的走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力自动化的发展必须要紧跟经济建设的步伐,时刻对电力自动化发展提出建议,不断的创新,才能够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应用现状;技术分析;发展前景

引言

电力系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对电能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为确保供电顺利进行,提高电力系统的质量是必要的。目前,电力系统逐渐连成网络,结构日趋复杂、规模不断扩大、供电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为更好满足人们的用电需要,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以及可靠运行,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益,发展并利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

1电力自动化的定义和特点

1.1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定义

电力自动化系统是以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为平台,为电力用户提供电力监控管理、现代化的设备与远程监测控制,确保电力负荷的最优化,保证电力系统可靠、稳定运行的一个灵活多样的系统。

1.2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电力自动化系统具有以下三大特点:一,现今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不仅支持系统软件的自动升级,还可以供第三方开发。二,电力自动化系统不仅人机交换界面友好,还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更重要的是支持多种语言。三,信息技术与电力自动化技术巧妙的结合,系统实现了在线监控、WEB浏览、实时查询等多种多样的功能。

2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

所谓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技术,指的就是在电网日常的运行工作中,对电网运行的相关信息进行电脑的智能记录、统计、分析,实现对电网日常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的目的。例如相关的电网工作人员可以以电网运行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对电网内部的资源进行调度工作,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电网运行效率最大化,因此电网调动自动化技术在现如今的电网中应用极为广泛。尤其是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我国普遍出现的电网负荷率上升的特点,电网负荷率的上升直接对电网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在电网系统中的应用不仅节约了较多的人力成本,更是能够有效地保障电网高效和稳定运行。

2.1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变电站一般是由继电保护装置、防误闭锁装置、远动装置、测量控制装置、故障录波装置、电压无功控制等组成,而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便是要求上述的设备都能够采用现代化通讯智能设备,以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目的。其主要的手段是通过变现内部,以高速网络(光纤)等连接各大设备,从而实现对信息的高速多项交换,信息的高速多项交换全面深化利用。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有效保障对电网各种策略的及时发布,同时能够全方位地利用各项资源。而且变电站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其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成本,而且其性能更加稳定,因此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在近些年来的发展中得到了各大电力企业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2配电网络自动化技术

所谓配电网络自动化技术指的是在配电网络之中,根据配电系统的实际情况,增加一定数量的自动化设备或者直接将配件系统改造成配电网络,最终实现配电网络自动化运行、自动化监控、自动化调节、自动化故障报警、自动化故障处理等多项任务。如此一来,便能够实现对整个配电网络运行的实时监控,通过实时监控可以及时地解决出现的各类问题,对电网的良好稳定运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通过自动化配电网络技术,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更加明确配电网络的运行状况等,在实现自动化配电的基础上,同时能够保证电网稳定、高效地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变电系统中自动化技术应用

整个电力系统之中,变电站和输配电线路是连接发电厂和电力用户的重要环节。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变电站自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并且在变电站运行中,自动化技术可以逐步取代人工操作,推动变电站运行效率提升。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变电站运行的全过程监控,有效提升监控能力,掌握变电站运行的基本情况,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促进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水平提升。变电站自动化的主要表现为:注重计算机的应用,改进站内装置,替代电磁式设备,全方位监测和控制站内的电气设备。同时利用计算机的电缆或光纤替代电力信号电缆,重视现代监控仪器和设备的使用,逐步实现监控设备的屏幕化、数字化与网络化,让站内运行管理和数据记录实现自动化,对电网调度自动化也产生积极影响,也为变电站有效运行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电力自动化发展的未来趋势

电力自动化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趋势主要应该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3.1电力自动化的功能分层发展趋势

电力的自动化与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要始终坚持功能下放、分级分层、应急应变的工作原则统筹安排和考虑主站、子站以及馈线等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根据目前我国电力自动化技术水平可知,电力自动化的传输媒介更多的依靠光纤以太网、双绞线以及电力线载波等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而通常认为,电力线载波的方式对于电力自动化发展趋势来说属于比较可靠和值得发展的方式。

3.2电力自动化的安全保护发展趋势

近年来惠力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与广大的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是息息相关的用户对于电力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依赖性也进一步增强因此电力系统的供电的盯靠性以及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重点和难点。下一步惠力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将会更加重视配电网中的馈线方面的安全保护关注重点围绕馈线的故障排除以及第一时间能够将发现故障的部分进行隔离及时对于用户进行恢复供电等工作。

3.3电力自动化的电能质量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国民对用电量需求的逐年增高以及用电大户的增加我国在用电质量上需要再上一个台阶这就需要更多的大功率电力设备,同时这样的情况也逐渐的引起了电力自动化行业的重视因此在未来我国对电力自动化的要求需要从电能质量上入手采取新的技术加大对电能质量的研究深入的对新的电力重点系统进行研究形成可控制性、可计算性以及稳定性和可靠性很强的新系统将是未来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趋势。

3.4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安全控制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人们对供电指标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因而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应该把握这个趋势,以“安全、经济、可靠、优质”为目标,推动自动化技术升级,实现电力系统控制的智能化、区域化和协调化。例如,利用自动化技术进行电力设备操作、调试和维护,改善电力设施的保护性能,提高设备运行的准确率与可靠性。还要逐步取代人员值守模式,实现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测、控制和调节,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自动化系统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并逐步的满足了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以及人们对用电质量的需求。电力是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胧国的电力自动化技术也要不断的创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建设的有利资源。

参考文献

[1]朱伟铭.抗干扰技术在电力自动化中的研究[J].电子测试,2017(08).

[2]许力葵.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11).

[3]浅析电力自动化的现状和前景[J].张举刚.科技展望.2015(03)

[4]浅析电力自动化的现状及其前景[J].刘燕.企业技术开发.2013 (17).

[5]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探析[J].黄伟海.科技与企业.2013(10)

论文作者:米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  ;  ;  ;  ;  ;  ;  ;  

浅析电力自动化的现状及其前景论文_米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