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智能变电站的主要特征及其建设论文_徐弘

浅析智能变电站的主要特征及其建设论文_徐弘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赣州供电分公司 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智能变电站是伴随着智能电网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并且智能变电站建设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变电站智能化建设,做好传统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将智能化优势更好地应用、体现在变电站的日常运行中则尤为重要。目前已经有大量智能化变电站被投入使用,提高了电网系统的运行安全,并为电力企业获取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概述了智能变电站,对智能变电站的主要特征及其建设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特征;智能化建设

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流向的重要电力设施,其对确保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做好变电站的智能化建设是构建智能电网的重要前提。以下就智能变电站的主要特征及其建设进行探讨。

1智能变电站的概述

智能变电站是现代化智能技术应用于电力行业的具体体现,相对于传统变电站而言,智能变电站是一个全新的智能化控制体系,是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输配电技术的等基础上融合发展起来的智能化设备的集合。智能变电站能够通过自身的智能化设备,对所需信息进行采集、分析、整合、处理,进而实现信息共享,同时还能对电网系统进行监控和智能化调节,并且兼备保护、测量、控制、计算、检测等多种功能。

2智能变电站的主要特征

智能变电站从性能上而言主要具有集成性、可靠性、交互性、环保性等特征。智能变电站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集成性特征。智能变电站实现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等的高度融合,使得智能变电站系统变得更为先进性。智能变电站的成功构建,其中还应用到虚拟电厂技术与微网技术,使得在数据采集上更具实效性,使得数据采集工作变得更为简单、便捷。通过多种技术的共同融合与集成,打造了更为完善的电网信息化平台,通过该平台能实现对电网系统的合理控制、实时监控、智能化调节与制定决策等,为变电站的运行奠定了信息数据基础。(2)可靠性特征。传统变电站主要依靠人工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来进行工作,而智能变电站主要依靠智能化设备的运行来进行工作,相比较而言,智能变电站在效率、数据处理、多方监测及环保等方面都具有较多优势。由于智能变电站的先进性使得人力资源得到了大大的解放,也消除了数据处理方面的误差,也说明了智能变电站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智能变电站的可靠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智能化设备具有相对较好的稳定性,就使得变电站及其设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对有效应对外部的干扰;二是智能变电站自身具备对设备的预警机制,能够进行诊断和自我诊断,防患于未然,三是即便发生故障,智能变电站具有更快的反应速度,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3)交互性特征。智能变电站建设是以智能化技术为基础,能够通过这些智能化技术为电网提供准确、可靠、及时的信息,保证电力系统能夠正常运行。智能变电站的主要作用是为电网提供信息,因此信息的采集速度、范围都是智能变电站工作的考核指标,只有能够与电网实现良好的交互性,才能在运行中采集到需要的、足够的信息,并及时、充分地共享给电网,从而确保电网系统的安全。(4)环保性特征。智能变电站系统是将传统电缆进行转换,将电缆更换为光纤,选择耗能低的电子元件,并将传统变电站中的充油式互感器转变为电子式互感器。在此过程中可看出,资源消耗问题得以解决,节省大量的能源消耗,能有效减少变电站工程建设所耗费的成本。与此同时,智能变电站的构建,能适度减少噪音污染、辐射以及电磁污染和干扰,使得整个变电站的电磁环境得到不断的优化与净化,大大增强了变电站的运行性能,进而达到环保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分析

3.1智能变电站的一次设备智能化建设。一次设备作为变电站的重要电气设备,对其进行智能化建设,不仅会进一步提高变电站自身的数据收集能力,还会进一步促进变电站在数据上的分析能力。因此,做好变电站的智能化建设就必须要做好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建设工作。一方面,要从GIS电气设备入手进行智能化建设,正是因为GIS电气设备是由多项元件共同组成的,所以,在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进一步强化GIS变压器的绝缘性能,排除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缺陷,保障变电站的智能化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GIS电气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也就等同于提高变电站的抗干扰能力,避免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其他干扰因素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从互感器入手进行智能化建设。这是因为伴随着高压变电运行的日益复杂,互感器的结构也变得日益复杂多变,因此,要想确保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互感器的能够达到理想化的运行方法,就必须充分利用电子技术,改进互感器的结构特征,体现出数字化特点。

3.2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做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对进一步提高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提供必要的智能化服务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做好二次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尤为重要。在二次系统的智能化服务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电站二次系统内的主变保护,在配置上实行智能建设,优化主变配置,该变电站按照智能化建设的规定,对主变保护实行双套维护,融合主变与后备,辅助主变达到一体化的状态,双套维护的智能开发,保障后备系统与测控的有效匹配,进而确保主变配置在智能变电站中的高效性,既可以适应不同等级的变压运行,又可以实现选择性的系统保护。

3.3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的智能化建设。监控系统与控制系统作为变电站的重要辅助系统,其对变电站的智能化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变电站的智能化建设与改造之中,就必须对变电站的辅助系统进行相应的智能化改造。首先,要在原有监控系统的基础上,遵循智能化原则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监控,并对通信模块进行改进以实现通信模块之间的协调作业,改进监控端模式,确保监控信息得以快速、准确地分配与传递,进而使变电站中的各项信息数据能够在监控系统内部得以良好的交换;其次,在控制系统中充分体现出智能化特征,进而实现智能变电站建设对直流、交流的智能化控制需求,从而有效地解决变电站所面临的运行负担,保护变电站系统运行效率。

3.4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发展。主要表现为:(1)制定严格的智能变电站建设标准,将该标准与智能变电站技术的重要理论知识点相结合。(2)将以太网技术作为重要前提,开展深度的研究与设计,借助以太网来实现对变电站通信平台的架构。(3)加强对电子互感器技术的研究,推动其升级、优化,制定科学的技术方案,为后续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提供基础条件。(4)优化智能调度技术,以更高等级的应用为重要目标,以提升技术的实用价值。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大,尤其是人们对电力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变电站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变电站不仅要能够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还必须要能够对电网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益做到进一步提高,而要想做到这点则必须加强变电站的智能化建设,从而提高变电站自身的实际运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卢卓群等.智能变电站原理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J].东北电力技术,2016(03)

[2]常玉猛.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分析[J].科技风,2016(2)

[3]邸剑等.基于物联网的变电站智能辅助系统应用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3(8)

[4]李红军,刘亚磊.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新技术[J].电气技术,2015(12)

论文作者:徐弘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  ;  ;  ;  ;  ;  ;  ;  

浅析智能变电站的主要特征及其建设论文_徐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