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社会实践的德育效果_思想品德论文

论中学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功效论文,社会实践活动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中学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是学校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它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能全方位地实现德育目标的要求,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在新形势下,教育者应改变对中学社会实践活动功能的片面认识,着力解决经费、基地等问题,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实践 中学社会实践活动 德育

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是社会和学校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加强学校德育的实践环节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社会实践之中。……要努力为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创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接触社会、接触工农中受到教育。”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第14条,专门谈了“加强实践环节”问题,指出:“高中和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教育计划,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科技文化服务、军训、勤工俭学活动。”

从我国学校德育的发展历史看,我们有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优良传统,也走过曲折的道路。多年来,我们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经验总结不少,而理论研究明显不足。人们多从生动具体地事例中证明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效,较少从理论上阐明其内在原因。为了能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提高教育者对社会实践活动德育功效的认识,不断提高教育者对社会实践活动德育功效的认识,不断提高德育效果,我们《中学社会实践活动德育功效课题组》[1]于1994年对北京6个城区的10所中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座谈、访问,翻阅了学生的书面总结材料,从而对当前中学社会实践活动的功能和效果有了初步的认识。经过研究和论证,现将我们的主要观点概述如下。

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首先应对其概念的内涵作出科学、明确的界定。

中学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具体形式,应符合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指出,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的客观物质活动。”它具有四个特征。一,实践是人的主观的、感性的活动,是主体凭借物质手段改造客观对象的客观物质过程。二,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活动。实践表现出人类特殊的能动性,即自觉能动性。三,实践是社会的活动。一般来说,实践是人们的社会化的共同活动。四,实践是历史的活动。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历史地变化着和发展着的活动,是人们世代连续的历史活动。中学社会实践活动的概念也应具有以上四个特征。一是活动的社会性。应强调学生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社会的广阔天地里与广大劳动群众一起学习、锻炼、成长。二是活动的实践性。强调学生要走出课堂、走出书本到社会实践中去,主动参与变革现实的社会物质活动。通过亲耳听、亲眼见、亲自干,身临其境、既动脑又动手的实际活动,获取真正的知识和实际的体验,在认识世界、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健康成长。三是活动的能动性。强调学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学生不仅能自觉主动地认识世界和自我,而且能自觉能动地在积极参与服务社会和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主观世界。四是活动的历史性。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学生也应经常不断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自觉推进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自我的不断完善。因此,我们对中学社会实践活动作如下界定:中学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学生主动地了解社会、接触群众、参与并服务于社会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实际锻炼和亲身体验,不断提高思想品德和完善个性发展的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有其独特的育人功能,是学校德育的一条重要途经。

社会实践活动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条德育途径,它能满足青少年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

问卷调查结果,522名中学生对是否喜欢社会实践活动的答案是:喜欢的占第一位,占学生总数的51.1%;很喜欢的占第二位,占学生总数的22.4%,两项之和为73.5%。不太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只占学生总数的6%。522名学生对“多种教育活动中你更喜欢哪种教育方式”的回答是:社会实践活动仅次于课外活动,居第二位,占学生总数的55.94%。这说明,社会实践活动是很受中学生欢迎的一种教育活动。

为什么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中学生的欢迎呢?从学生对我们列举的30多项社会实践活动德育功能的回答看,它能满足中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是根本原因。

1.能满足中学生求知、探索的精神需求 问卷表明,522名中学生赞同社会实践活动“能开拓视野、开阔心胸、活跃思想”的占71.8%;赞同“能学到许多新知识、新本领”的占51.1%;赞同“能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国策”的占42.9%;赞同“能探求成人奥妙和同龄人秘密”的占24.7%。这说明,社会实践活动能满足青少年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探索精神,渴望了解社会、了解他人、探索未知、探求未来的精神需求。

2.能满足青少年渴望独立、展现个人才华、实现个人价值的精神需要 522名学生中,赞同社会实践活动“能培养自主、自立意识,提高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的占33%;赞同“能展现智慧才华,发挥爱好特长”的占40%;赞同“能接受社会挑战,检验自己聪明才智”的占48.5%;赞同“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体会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和乐趣”的占31.5%;赞同“能提高社会适应性,加速社会化进程”的占28.6%。说明社会实践活动能满足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的青少年追求自立、自强、成才,渴望展现才华、锻炼才干,加强自我修养、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需求。

3.能满足青少年喜爱活动、乐于交友的精神需求 522名学生中,赞同“校内太闭塞,学习太紧张,生活太单调,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换换环境和脑筋,多呼吸些新鲜空气,多接受些新鲜事物”的占47.9%;赞同社会实践活动“能增进师生友情和同学友谊”的占33.9%。说明社会实践活动能满足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好玩、好动、喜交朋友、向往大自然、想过新鲜、有趣的集体合宿生活的心理需求。

4.能满足青少年想获得成功的精神需求 522名学生中,认同“自己学习吃力,成绩不理想,但我活动能力强,不怕苦和累,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重塑自己形象”的占11.1%。说明社会实践活动能满足一部分在学习中屡遭挫折,希望在社会实践这种集体活动中展现才华、获得成功的同学的心理需求。它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使每个人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可见,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中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也就形成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动机。因此,大多数中学生都愿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自觉在活动中接受教育,主动在活动中锻炼成长。这对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条具有较高德育价值的途径。它能全方位地实现德育目标的要求,促进学生完整思想品德结构的形成,它为学生思想品德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客观物质基础,更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要求。

调查结果表明,522名学生对“在学校组织的多种教育活动中,对你思想品德成长影响较大的”答案是:社会实践活动占第一位,占学生总数的60%。其它如专题报告、课外活动、校班会、政治课、各科教学、团队会等均低于30%。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的思想收获如何”的回答是:有收获的占第一位,占学生总数的47.7%;收获很大的占第二位,占学生总数的16.5%,两项之和为64.2%。没有收获和收获不大的共占6.2%。说明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条有较高德育价值的途径。问卷调查还表明,社会实践活动能全方位地实现德育目标的要求,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的思想品德结构。它具有提高学生政治觉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培养、提高学生品德能力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功能。下表即是对中学社会实践活动德育功能的统计。

为什么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较高德育价值,能全面实现德育目标的要求呢?

首先,学生从校内的课堂学习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军训、社会生产劳动、社会宣传、服务、调查等活动,这不仅是活动领域的扩大,更是学生成长环境的重大改变。研究表明,学生的思想品德既不是先天遗传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后天的外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通过学生个体的学习、生活、劳动的实践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所以,后天的外部环境影响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学校精心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创设的教育情境,更为学生思想品德的成长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调查也表明,57.5%的学生、74.6%的干部教师都同意这一观点。

其次,学生从校内的课堂学习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又是教育方式、方法的重大变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通过课堂学习接受书本的知识、间接经验不同。这是通过亲自实践、亲身体验来接受真理、增强体验、磨炼意志、规范行为、形成信念的过程,更符合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要求。研究表明,学校德育过程的实质是将社会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这需要一个内化又外化的过程。首先要将社会的政治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需要,并成为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信念;然后,在道德信念的推动下,再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和习惯,外化于社会,表现为对社会的认识和态度,才能形成某种思想品德。这说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不完全相同。它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更要解决“信不信”和“行不行”的问题。研究表明,道德信念是坚信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并伴有情绪体验与动力性的观念,是道德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推动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关键。而信念是情和理的“合金”。只有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道德信念。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而出现的内心体验。这种道德体验的获得、对道德准则的坚定信仰、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学生的道德实践。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要形成社会的思想意识和品德,必须经过社会实践的锻炼。因为,只有通过亲自实践,很多道理才能真正理解,许多观点才能真正确立,才能进一步形成道德理想和信念,然后,促使人自觉实践自己的道德理想和信念,形成稳固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成为人的个性品质。所以,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客观基础和必要条件。

问卷表明,赞同“通过社会实践,利于增强道德体验,丰富道德情感”的学生占28.5%,干部教师占40.7%;“利于训练道德行为,养成道德习惯”的学生占28.5%,干部教师占42.2%,赞同“能通过亲耳听、亲眼见、亲自干,提高了思想教育说服力”的学生占27.4%,干部教师占50.8%;“提高了思想教育感染力”的学生占24.5%,干部教师占47.5%;“提高了德育实效”的学生占52.1%,干部教师占59.3%。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前、后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更验证了这一点。例如,不少同学经学校教育后,认为应该向工农兵学习,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但总觉得很抽象,不知从哪儿学起。但当他们到京郊老区访问后,看到老区人民、特别是老党员、老八路、老干部,在战争年代或建国初期和当地人民一起为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甚至牺牲了亲人,但他们并不以功臣自居,更没有伸手向国家、人民要荣誉和待遇,生活清贫却无悔无怨,处处体谅国家的困难。这种崇高境界和美好情操,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使他们由衷地敬佩劳动人民,从而增强了为群众服务的义务感、责任心。许多同学都是在艰苦的体力劳动中,体会到劳动的价值,更加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在严格军事训练中,磨炼了意志,改掉了懒散的坏毛病;在与战士同吃同住同训练中,改变了对“傻大兵”的看法和态度,由衷地表示“解放军战士才是最可爱的人”,赞叹“真正的男子汉在军营!”也是在社会参观、访问、考察、宣传、服务的实践活动中,逐步了解了国情,体会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英明,从而更坚定了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事实说明,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条连接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认识与行动的纽带,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的客观基础和必要条件。

实践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它会随社会历史的前进不断变化、发展。

目前,我国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并发展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新阶段。社会的重大变革必然对学校德育产生深刻影响,使中学社会实践活动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必须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努力研究新情况、探索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以下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教育者应改变对中学社会实践活动功能的片面认识。以前,在“左”的思想影响下,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思想、转变立场、提高觉悟。将内容局限在社会生产劳动和社会政治活动两个领域,并以输出体力的劳务型活动为主要的形式。这样,就把社会实践活动的功能局限于德育,特别是德育中的思想政治领域。新时期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证明,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具有思想政治功能,而且具有全面德育功能;不仅具有德育功能,还具有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全面发展功能;不仅具有教育功能,而且具有社会功能。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社会宣传和服务活动,不仅能为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还能积极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所以,教育者应全面认识社会实践活动的功能,将社会实践活动与校内的教学活动和社会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全面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

其次,教育者要高度重视教育对象——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

以前,在“左”的思想和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学生只被看作是消极接受教育的客体和思想改造的对象。新时期的教育实践表明,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成长的中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他们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有着关心国家、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和实干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还能主动地思考问题,并以主人翁姿态和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积极参与服务社会、变革现实的实践中锻炼自己的人格、才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如在调查报告中,有同学在赞扬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提出了果树承包只限十年是否符合果树生长的规律?体会到政策稳定性对改革的重要影响。有的同学在赞赏商品齐全、市场繁荣的同时,指出了目前商品的高档化、精品屋、黄金饰品增多是否符合我国当前大多数人的消费水平问题。有的学生在社会调查后,不是写好调查报告上交完事,还同时写出“改革建议”。有的还将建议送往领导机关,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和表扬。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得到增强,发挥了青年一代对社会改革的积极促进作用。

问卷调查表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也是学生的强烈愿望。学生在回答“在新形势下怎样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取得良好教育效果”时,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排在第二位,占50.7%;将“领导、教师要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生需要,倾听学生意见,让学生参与整个活动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排在第三位,占50.2%。而干部教师则把这两项排在了第五、第八位。说明这个问题还应引起教育者的充分注意。

再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既为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也提出了一些有待研究解决的新问题。

一是某些不良的社会思潮、社会风气的影响,如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金钱至上、享乐至上、极端个人主人的思潮、崇洋媚外、贪污腐化、摆阔斗富等不良倾向,使得一些学生外出活动时,不是比艰苦、比勤劳、比节俭,而是比吃得“高档”、穿得时髦、玩得“大方”、活得“潇洒”,极大地削弱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效。调查表明,一些人认为当前没必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理由之一即是,“当前社会环境复杂,如组织管理不好,还会沾染社会上的某些不良习气。”所以,自觉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正面的思想教育,是新时期发挥好社会实践活动德育功效的重要问题。

二是学校面临着时间不够、经费不足、缺少基地的严峻局面。问卷表明,60%的同学、47.5%的干部教师都承认,当前“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39.2%的学生认为,这与“学习好、分数高是社会评价学校和学生的唯一标准,社会实践再好又有什么用”的社会舆论导向有关。据10所中学30名干部教师的回答,达到国家教委规定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的情况是,初中达到的占53.3%,高中达到的占76.7%。问卷还表明,在干部教师中,57.6%的人认为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不足,27.1%的人反映学校没有固定的活动基地。在我们调查的10所学校中,只有50%的学校有固定活动经费。有的经费也只几千元,这对组织上千名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说,也只能是“杯水车薪”。经费、基地问题是新时期学校遇到的新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国家和集体所有制,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和分配,学校容易找到无偿服务的接纳单位。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实行了承包制和有偿服务,学校就很难找到能容纳一批学生集体住宿的无偿服务的接纳单位了。经费、基地问题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前提,又是学校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问题。要解决时间、经费、基地等问题,还需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直接参与下取得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还需各级政府对资助单位给以政策性保护。所以争取社会和家庭的支持,解决好时间、经费、基地问题,是新时期发挥好社会实践德育功能的又一重要问题。

总之,中学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德育的必要途径。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育人功能是明显的,方式是不可替代的。在新形势下,教育者应充分认识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研究它的新特点、新经验、新问题,充分发挥它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重大作用。

注释:

[1]《中学社会实践活动德育功效课题组》成员:王若叶、王建州、王绪池、刘永洁、刘秋梅、康玉荣、尉小莹、薛家树。

标签:;  ;  ;  ;  ;  

论中学社会实践的德育效果_思想品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