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13年青中年人群死因分析论文_陆慧萍

上海市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松江 201600

摘要:目的 探讨松江区青中年人群死亡特征,为青中年人口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松江区青中年人群死亡证以及人口数据并进行统计,对其死亡性别年龄构成、死因顺位等指标进行计算,分析青中年人群的死亡特征。结果 松江区2013年户籍青年人群死亡性别比为140.96,中年人群死亡性别比为151.26。损伤中毒是青年人群的第一位死因,死亡率为16.40/10万;肿瘤是中年人群的第一位死因,死亡率为162.63/10万。结论 松江区户籍青中年主要死因为损伤中毒和肿瘤等慢性病,应注意提高青中年伤害预防意识,减少损伤中毒发生,重视青中年慢病监测和防治工作,提高青中年人群健康素养。

关键词:构成比;死因顺位;损伤中毒

青中年人群是一般认为的贡献年龄段人群。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青中年人群,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获得综合、准确的这部分青壮年人口死亡相关数据,是正确制定卫生政策、满足卫生需求、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基础[1]。为了解近年来松江区青中年人群死亡特征,对2013年松江区户籍青中年人口死亡监测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死亡数据来自于2013年度松江区户籍人口的死因报告数据。人口资料来源于上海市松江区统计年鉴。

1.2 统计方法 收集2013年松江区户籍青中年人口死亡证,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进行统计与上报,所有资料均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数据可靠。15~44岁人群定义为青年人群,45~64岁人群定义为中年人群。数据使用EXCEL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死亡年龄、性别构成

2013年松江区户籍青年死亡人群中男性死亡占青年组总死亡的58.50%,女性占总死亡的41.50%,死亡性别比为140.96。中年死亡人群中男性死亡占青年组总死亡的60.20%,女性占总死亡的39.80%,死亡性别比为151.26。

2.2死因顺位

松江区青年人口死亡率为49.20/10万,主要死因为损伤中毒和肿瘤,死亡率分别为16.40/10万和15.14/10万,前两位主要死因占该年龄组总死亡的64.10%。该年龄组第三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占该年龄组总死亡的11.11%。该年龄组男性首位死因为损伤中毒,第二位为肿瘤,死亡率分别为25.53/10万和19.58/10万,分别占该年龄组总死亡的36.14%和27.71%,女性前两位死因为肿瘤与损伤中毒,死亡率分别为10.80/10万和7.48/10万,分别占该年龄组总死亡的38.24%和26.47%。(附表1)

松江区中年人口死亡率为303.47/10万,前三位主要死因为肿瘤、损伤中毒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分别为162.63/10万、42.56/10万和39.01/10万,前三位主要死因占45~64岁组总死亡的80.46%。肿瘤是该年龄组人群的主要死因,与肿瘤发病的年龄特点相符。(附表2)

3.讨论

青中年时期是人生事业如日中天、成就辉煌的黄金时期,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是家庭的顶梁柱。然而,青壮年人群的生理状况开始由成熟向衰退过渡,逐渐出现机体各个器官功能的调节和控制能力下降、免疫功能的减退等,加之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精神压力的加剧等多方面的因素,近年来青壮年人群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疾病和死亡日益增多。因此探明青中年人群死亡特征,降低青壮年人群患病率及防止其死亡的发生、提高青壮年人群健康水有重要的意义。

损伤中毒是松江区青年岁人群首位死因,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损伤中毒主要危及劳动力人口,造成的社会负担不容忽视,应加强全民伤害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有效地控制伤害发生率和死亡率[2]。

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是导致松江区青中年人口死亡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提示慢性病的防治仍是本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建议进一步加大慢病监测和防治工作的力度,增加人员、资金方面的投入,扩大监测范围,并通过健康教育等手段,促使中青年人群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达到健康促进的目的,减少和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杨功焕,黄正京,谭健,等.我国人群的主要卫生问题——全国疾病监测死亡资料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17(4):199- 202.

[2]王声湧.伤害流行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l-5,11—16.30-36.

论文作者:陆慧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  ;  ;  ;  ;  ;  ;  ;  

上海市松江区2013年青中年人群死因分析论文_陆慧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