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技术浅析论文_杜煌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技术浅析论文_杜煌

身份证号:41108119880308****

摘要:市政道路建设是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当中的重中之重。市政道路建设不仅可以促进我国道路交通运输事业的积极发展,还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需求,提高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在市政道路的建设施工当中,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通过对其加以有效的应用,能够很大程度上的提高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对保障我国城市道路的通行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沥青路面,其实是对以沥青材料为结合料铺筑的面层的路面的一种总称,其适用范围广,但又因沥青为结合料铺筑好的路面的颜色为黑色,故其又有黑色路面之称。由于运用了高粘结能力的沥青材料,沥青路面往往会大幅增大矿料之间的粘结力以提升混合料的稳定性与强度,从而提升路面的耐久性及其质量。事实上,筑成道路的质量能综合体现各大因素,其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问题。

1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控制原理

市政道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会选择沥青混凝土作为路面材料的首选,因为沥青混凝土是高等级路面的主要材料,其路面具有平整度好、不扬尘、噪声低、耐磨度高、施工快捷、维护方便等优点,所以在当今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阶段,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沥青混凝土材料必须按照严格的比例配比来进行,而且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中使用的碎石、砾石等粗集料必须经检测合格,要求不能长期露天存放,还要避免因粉尘污染而造成与沥青粘附性能的降低。在选料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细集料一般优先采用机制砂或石屑,细集料的生产要严格保持干燥、洁净无杂质。热拌密集配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用量不宜超过骨料总量的20%。

现行市政道路的建筑材料标准中规定对沥青的粘结性、耐久性、感温性及塑性等指标都提出了相应的规定,也制定了相关的规范,尤其对改性沥青的制备,要严格控制sbs的加热温度和外掺材料的比例,确保其使用性能。对沥青材料的保存要注意防水,而且要标注沥青的种类和标号等。沥青混合料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有关规定中要求的矿粉质量。填料不能使用经拌和站回收的粉尘,要选择磨细的、无杂质的、干燥的石灰石研磨而成。要严格检测沥青混凝土中使用的纤维稳定剂,要采用相应的试验来检验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要求纤维稳定剂应在250℃高温条件下不变质,石棉纤维不宜使用。

2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生产拌合过程的控制

近几年来,为了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要求机械化施工程度高、工艺标准严格,所以在进行沥青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必须采用沥青搅拌站集中搅拌的方式进行生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设备的性能和生产能力必须满足生产需要,目前普遍使用的是间歇式拌和机。拌制过程中必须要有严格的控制系统,以确保原材料的组成和供料比例,拌合温度和拌合时间严格按规范要求控制,从而保证集料、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拌和,储存和出料温度。

沥青路面不同层位及厚度的混合料对施工温度要求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还要注意的是,在沥青混凝土正式生产前,应对拌和站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仔细地检修和校验,使其各部件均处于良好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市政道路施工中铺设试验路段的施工技术

3.1沥青混凝土的输送

沥青混凝土的输送,选择超过15吨的自卸汽车最为合适。为了避免粘料,应在装料之前抹一层水喝柴油的混合物在汽车翻斗当中。除此之外,装好料的汽车应以保温布覆盖好,再可出厂,而运输时间也得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3.2沥青混合料的成型与压实

沥青混合料压实应实施试铺段确立的碾压速度与组合,然而在摊铺的状态下实施,其大致可分成复压、初压以及终压三大阶段实施。一般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应选取轮胎压路机与钢轮压路机联合作业的形式进行压实。分段实施碾压,一般分段长度需管控在30至50米的范围内,也就是说一段初压、一段复压、一段终压。为了便于司机分辨,在段和段之间应当做好标识,并特地安排专人进行移动。初压时应选用两台双轮轻型钢轮压路机于混合料摊铺之后实施稳压,对于每台压路机而言,其任务就是以2~3km/h的碾压速度碾压一遍以上。复压时则应选取三台重型轮胎压路机碾压,对内胎压路机而言,其任务是以4.5~5.5km/h的碾压速度对路面碾压两遍以上。终压则应采用一台重型双钢轮压路机与一台轻型双钢轮压路机进行静压,不管是哪台压路机,其必须以5~7km/h的碾压速度对路面碾压一遍以上。而压路机在停止与起动时应减速缓慢行驶,切忌急刹车。当压路机添水时,应开往已复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旁,待加完水就来回碾压平整之后的路面然而离开原位。一般来说,相邻碾压应当重叠1/3~1/2轮宽,压路机转向角度应小于35°。初压之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切忌出现开裂、推移的情况,复压之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表面应确保不存在鲜明的轮胎的痕迹,终压过后规定表层要光洁、平整、颜色应相同、均匀,不存在任何显著的轮胎痕迹。而对于压路机不能压实的旁边以及构造物接口的位置应当采取小型压路机进行振动夯压实。当天碾压的沥青混合料面层应禁止人流与车辆行驶,也不许停放车辆或者机械设备,不能散落油料、矿料等杂物。

3.3接缝处理

选用整幅摊铺的时候差不多没有纵向接缝存在,而在路面加宽的状况下,依据半幅摊铺的施工手段安设纵向接缝。而在采取半幅摊铺的施工手段的过程中,其纵向接缝应当在前部已经摊铺混合料处预留10至20口宽的位置,当成后面摊铺的高程基准面,大约重叠5至10口的摊铺曾,采用热接缝形式实施最终跨接缝碾压将缝迹去掉。若上下层纵缝存在多层路面的结构,应至少错开15口。

横向施工缝应采取平接缝的形式,在摊铺段顶部的三米直尺呈现出悬臂状,凭借着直尺和摊铺层脱离接触地确立接缝位置,然后以切缝机切除。再开始摊铺时,应当擦洗干净接缝锯切的过程中残留下的灰浆,并抹上一些粘层沥青,自接缝处用摊铺熨平板起步摊铺。

接缝处碾压过程中以钢轮压路机实施横向压实,自先铺路面上跨缝慢慢移到新铺面层,待碾压完毕之后以三米的直尺对平整度进行检查。

4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的接缝控制措施

在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接缝主要分为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两种,针对于不同的接缝,要有不同的施工技术进行处理。纵向接缝一定要避免冷接缝,采用热接缝。

对横向接缝来说通常用平缝和斜接缝,其各有优缺点,平缝有很好的平整度,比较美观,但连续性差,路面容易在接缝处开裂。斜接缝虽然连续幸好,但操作比较困难,不易搭好,容易形成接头跳车。目前施工主要采用切缝,切缝不仅外表美观整齐,而且两侧不容易粘连,目前这种方式被广泛的应用在道路的施工过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结语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平整度覆盖面广,影响因子多。而材料、人员以及设备的合理配置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施工时,要努力避免受到不良人为因素的影响,擅长归纳总结,积极引进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动态地管理好施工,并严控各种检测与试验。若在施工时挖掘出问题应尽早处理好,唯有强化管理、认真安排施工,才能铺筑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而打造出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张云夫.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低碳世界,2017 (19):207-208.

[2]马金保.市政道路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11).

[3]王静.市政道路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与常见问题探讨[J].四川水泥,2017(7):74-74.

[4]马金保.市政道路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11).

论文作者:杜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技术浅析论文_杜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