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_钱可琼 曾琴 刘建刚 王梅

探究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_钱可琼 曾琴 刘建刚 王梅

摘要: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出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对策。方法:选用100份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检测出其不合格的内容是什么,进而想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对血液标本进行研究分析后得出其原因及百分比为:脂血12.00%、凝血32.00%、溶血34.00%、血液标本量不符合要求6.00%、采血管错误使用14.00%、送检超时2.00%。结论:通过研究发现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有很多,医院可以通过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让他们具有更强的专业素质,从而提高血液标本的采集质量和降低血液标本的不合格率。

关键词: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

血液标本一直在医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血液标本合格判断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了对于患者诊断的正确性以及影响了医生对患者身体状况的把握程度,这对于医疗过程是十分关键的。所以,加大对于血液标本检测及采集过程的关注力度,使得血液标本合格率提升上去是目前医疗领域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为此,本文将通过对100份不合格血液标本的不合格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如何提高标本质量以及降低标本不合格率。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0份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血液标本全由专门的采血科护士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进行采集,并且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去送往检验室。

1.2方法

根据血液检验内容,观察标本是否存在有标本量不符合、脂血、采血管使用错误、送检超时、溶血、凝血等情况,对标本进行分类整理,并且要建立档案,在档案中清晰描述出其原因。同时还要对相关的检测人员进行详细询问检测细节,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再次确定。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检测是使用SPSS18.0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检测出来的数据结果用百分比来表示。

2、结果

对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可得,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其百分比为:脂血12.0%、凝血32.0%、溶血34.0%、血液标本量不符合要求6.0%、采血管错误使用14.0%、送检超时2.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血液标本例数百分比脂血1212.0凝血3232.0溶血3434.0血液标本量不符合要求66.0采血管使用错误1414.0送检超时22.03、结论

3.1凝血的原因

经由实验结果表明,由凝血导致检验不合格的有32%之多。血液标本会出现凝血主要是因为:(1)血液长时间不经处理产生凝固;(2)血液抗凝剂和血液标本没有按照正确的顺序来添加;(3)采集血液的过程中,对血液的摇匀工作做得不够好,没有彻底摇匀血液导致血液发生凝固的现象;(4)血液标本量过多而抗凝剂过少导致抗凝剂不能够很好的发挥效用[1]。

3.2溶血、脂血发生的原因

本研究溶血和脂血发生的例数分别为34例和12例,所占比例分别为34%和12%。而造成标本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有:(1)在我们对血液标本进行采集,运送和分类等过程当中,血液标本中的红细胞由于碰撞发生了破裂;(2)采血员在采血时,使用的针头和注射器的连接不够紧密,导致标本中有空气的产生[2];(3)在采血员采血时,由于手法操作不当,如止血带绑的过紧或者拍打采血部分时用力过大都会导致溶血脂血现象的发生;(4)血液采集完成,对血液标本进行摇匀,结果用力过猛导致检验不合格;(5)血液标本量少于抗凝剂。

3.3送检超时

由于送检超时导致标本检验不合格的结果有2例。在标本采集完毕后,要及时送往检验室进行检验,这个过程最好控制在一天之内,否则采集完毕的血液标本就会因为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导致自身的成分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检验不合格。

3.4其他两项原因

其他两项造成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也就是血液标本量不符合要求和采血管使用错误分别占了总量的6%和14%,而这两项原因的发生纯粹时由于工作人员的粗心大意和不认真工作,没有责任心,不认真按照工作流程工作造成的。针对这两项原因医院应该对相应的工作人员加强管理,制定相关的制度来约束他们的行为。而且要对他们做好思想方面的工作,要让他们清晰的认识到采血这项工作的严谨性以及没有做好对患者造成的严重的后果,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让他们能够自觉的去做并且做好这项工作。

3.5对策

3.5.1对于采血流程一定要进行严格控制,对于采血的各项细节都要进行严格把控。医院要对采血人员对于采血的流程和细节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能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采血。在采血时采血员对于标本采集的量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且不能够使抗凝剂和血液标本的添加顺序发生错误。采血完毕要及时晃动试管内的血液标本,以防其出现凝固的现象。在细节方面,采血使用的试管和注射器应该是清洁干燥的,不能使用酒精对其进行消毒,而且对于将要采集鲜血的患者,要告知他们需要进行空腹采集,避免因为食物导致检验产生误差[3]。

3.5.2医院要对采血流程进行严格规范。科学合理的检验流程能够提高采集的血液标本的质量,而且还能够提高标本检验的合格率[4]。所以,血液标本的采集需要一个科学严谨的采集流程,而且需要采集员要严格按照采集流程进行采血,以此来保障好的采集以及检验效果。

3.5.3 正确放置血液标本并及时送去检验。血液标本最好的检验时间是采集完成的4个小时之内,所以在血液标本采集完成后要尽快送去检测。若不能及时送去检测,也要将标本及时的冷冻起来。因此,在采集血液完毕后,要及时将标本送去检测,防止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导致合格率下降。

参考文献:

[1] 古米娜·卡米力. 基层医院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J]. 健康之路, 2017(3).

[2] 牟小燕. 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J]. 健康前沿, 2016, 23(2).

[3] 王小芳.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甘肃科技, 2017, 33(2):97-98.

[4] 田发东.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 商品与质量, 2016(45).

论文作者:钱可琼 曾琴 刘建刚 王梅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8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探究检验科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_钱可琼 曾琴 刘建刚 王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