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离技术应用于给水处理中的膜污染研究论文_李战朋,周晓雯

膜分离技术应用于给水处理中的膜污染研究论文_李战朋,周晓雯

李战朋 周晓雯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300381)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用水安全越发的重视,膜分离技术因其占地面积小、出水稳定、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其能截留水中大部分胶体和细菌,相较于传统的处理工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给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膜分离技术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膜污染问题,因此应加强对膜污染的研究工作。本文首先对膜分离技术的概况进行了简述,然后对膜分离技术的分类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膜分离技术应用于给水处理中的膜污染进行了研究,并探寻其解决之道。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给水处理;膜污染研究

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越发的突出,工业生产中的“三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不同的方式进入到水体中,给水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我国虽然淡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是由于人口数量较大,造成人均占有淡水资源量偏低,再加上水体污染的加剧,我国水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近些年来,随着膜分离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吨水的处理成本得到了显著的降低,膜分离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尤其是给水处理领域。

一、膜分离技术概况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分离技术,于20世纪初被研发出来,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60年由 S.Loeb 和 S.Sourirtajan开发出了具有商业价值的醋酸纤维膜,标志着膜分离技术进入了新的篇章,随着科技的发展,膜分离技术被不断的完善和提高,处理成本也逐渐的下降,其被逐渐的应用与工业生产中去,几乎每过10年,就有一项新的膜分离技术被应用于工业领域,近年来,膜分离技术已经在食品加工、水处理、石油化工、生物制药等多个领域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膜分离技术的分类

膜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运行高效,节能环保等优势,使其在水处理领域尤其是给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以下对膜分离技术的分类进行简要的说明。

1、微滤

微滤又被称为微孔过滤,根据过滤的机理不同又可以分为筛分、深层过滤和滤饼过滤,其工作原理是以多孔膜为滤膜,在适当的压力作用下,对粒径为 0.1~1 um的物质可以实现有效的截留,微滤属于精密过滤,而且兼具高效性、经济性与易操作性等优点,其在工业给水净化和饮用水净化中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

2、超滤

超滤处于加压分离技术,其滤膜的微孔小于0.01um,与三级预处理过滤相配合,可以有效的对水中的细菌、胶体、铁锈等大分子物质截留,保留水中的微量元素以及矿物质。超滤可操作性较强、运行成本低,生产周期短,处理水可以达到回用水水质标准,其在工业废水处理、制取工业工业水及饮用水的深度处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3、纳滤

纳滤又被称为低压反渗透,其外加的压力介于反渗透与超滤之间,纳滤是膜分离领域的新兴技术,其滤膜的孔径一般为几纳米,对分子量大于200的物质可以实现有效的截留,纳滤具有着较高的精确度以及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在水处理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4、反渗透

反渗透又被称为逆渗透,其原理是在一定外加压力的推动下,实现溶剂向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移动,最终实现溶剂与溶质的分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反渗透不但可以对胶体和大分子溶剂实现截留,而且对各种无机离子也可以实现有效的截留,这就使得反渗透技术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反渗透技术操作简单,运行效率较高,目前被广泛的应用于海水淡化、中水回用和纯水生产等诸多领域。

5、电渗析

电渗析的外加作用力不同于前面的几种膜分离技术,其是在外加电厂的作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实现不同溶质离子分离的过程,电渗析技术作为一种较为完善的水处理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废水中污染物的分离以及酸碱的制备,随着其他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渗析技术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正逐渐的的被其他技术所取代。

三、给水处理中膜污染研究与处理

膜分离技术在给水处理中应用所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膜污染,膜污染会降低过水速度,并缩短膜的使用时间,膜污染是指在处理物料中胶体、微粒等其他大分物质在各种作用力的作用下被截留在膜上,造成膜孔变小或者堵塞的状况,这样会对膜通量及其分离功能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给水处理中所用的膜有两种,分别为UF膜和MF 膜,其中MF膜对这种影响的反应并不敏感,而UF膜则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与初始透过率相比,当膜污染达到一定程度后,透过率可以降低20%以上。膜污染的主要来源为拟过滤水中的天然有机质,特别是其中说还有的腐殖酸类有机质,很多研究均表明,膜污染的严重程度与水中的TOC含量成正比。近年来,也有一些研究表明,无机离子特别是高价阳离子会对膜产生污染,可以用道南效应来进行解释,因为膜表面一般是带负电的,钙镁铝等高价阳离子会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向膜表面移动,同时为了保证膜两侧的电荷平衡,带负电的腐殖酸也会向膜表面移动,这样就会导致膜污染的加剧,另外一种原因是高价阳离子会与带负电的腐殖酸发生络合反应,这样腐殖酸所带电荷量将下降,同时膜的排斥力也将下降。

膜面流速、温度、操作压力、污泥停留时间、水力停留时间等操作条件也会对膜污染产生影响,如在进行膜分离作业过程中,需要将操作压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因为在进行膜分离操作时,存在一个临界压力值,当操作压力小于临界值时,膜通量会随着压力的增强而变大,而当操作压力大于临界值时,则膜通量反而会随着压力的增强而变小,会导致膜污染的加剧,所以需要控制好操作条件,减轻膜污染的状况。在进行膜材料的选择时,与被分离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小越好,这样才能减轻膜分离过程中对膜的污染程度,就算是产生膜污染也容易采取方式进行清洗,便于膜通量的恢复;膜孔较小时,虽然可以得到良好的过滤效果但是却容易造成膜孔堵塞,并给后期的清洗工作增加难度,而若是膜孔过大,又会使大分子物质容易进入膜孔的内部,同样也会增加膜被污染的速度,使膜通量大大的降低,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首先对原水中的有机物粒径分布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实验对膜孔进行选择。为了减少膜污染的程度,也可以采取一定的前处理措施,比如絮凝、沉淀、投加填料等方式,有研究表明,采用絮凝和吸附等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水中TOC的含量,去除率可以达到90%,可以有效的避免膜污染的发生。

对于已经受污染的膜可以采取物理方法或者是化学方法进行清洗,物理方法主要是采用水力冲洗法,可以有效实现膜表面污泥和附着力较差的沉积物的去除,其中反冲洗法是在一定外压力作用下,使膜孔扩张,通过清洗水的不断冲洗,使膜孔中的堵塞物和沉积物得到一定程度的去除。化学清洗法主要是采用药剂进行清洗,常用的药剂主要有次氯酸钠、表面活性剂、稀碱、稀酸等,进行化学清洗时,需要根据污染物及膜污染的性质合理选择清洗药剂,在保证膜不受损的状态下,实现膜污染物的有效去除。

四、结语

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学习都离不开水,水是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但是随着水污染的加剧,水安全问题凸显,膜分离技术在保证水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高科技的分离技术,具有可操作性强,经济成本低、高效环保等优势,被广泛的应用于给水处理中,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然,单一的膜分离技术还不足以完全解决我国所面临的水安全问题,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与其他处理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

参考文献:

[1]朱小强.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应用研究进展[J].污染防治技术,2014( 5).

[2]孙伟力,梁正中.略论水处理中膜分离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3( 20).

[3]刘仁庆,孙伟,刘晓鹏.膜分离技术及其在工业水处理中的应用[J].西南给排水,2010 ( 6).

论文作者:李战朋,周晓雯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6月总第2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3

标签:;  ;  ;  ;  ;  ;  ;  ;  

膜分离技术应用于给水处理中的膜污染研究论文_李战朋,周晓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