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路径研究论文_林永利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路径研究论文_林永利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制造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1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国民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我国每年报废的废旧机电产品曰益增长造成了大量的“汽车垃圾”、“机械垃圾”、“电子垃圾”等社会公害和再生资源的浪费加快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是发展猶环经济、缓解资源有限与消耗过度之间突出矛盾的有故途径.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发展路径

引言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是指把废旧汽车零部件通过拆解、清洗、检测分类、再制造加工或升级改造、装配、再检测等工序后,恢复到原产品水平的批量化制造过程.不同于传统维修,再制造是针对废旧零部件,在性能及剩余寿命评估基础上,进行再制造工程设计,采用先进再制造技术,使再制造品在质量、节能及环保等方面达到或超过新品,而维修后的产品多数在质量、性能上难以达到原机新品水平.

1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情况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汽车产业越来越向一体化经济发展模式靠近,汽车零部件是汽车的组成部分,这些零部件是汽车行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因此,汽车零部件产业越来越重要。汽车零部件有很多不同类别,为了更好地分析产业现状,可以根零部件进入汽车整车时间段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两类,一是零部件整车配套市场(OEM市场),二是零部件售后维修市场(AM市场)零部件整车配套市场发生在在新车出厂之前,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为整车提供零部件配套的市场。零部件售后维修市场是汽车在驾驶过程中,零部件会产生一定损耗,在维修或保养期间,需要进行重新安装所产生的市场。21世纪以来,汽车产业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发生了重要的产业变革,一体化汽车生产模式逐渐转以技术革新为主线,摒弃了以前将汽车设计、零部件生产、整车生产以及销售营销的产业链一体化生产经营,这样有效减少了汽车整车制造商零部件的自制率,有利于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变革与发展。随着人们对汽车需求的不断增加,汽车零部件开始不能单一依靠单一企业或单一地区生产,需要网络型的汽车生产结构以及全球化的零部件生产模式,这样的生产模式具有多系列、规模化的特点,能够促进汽车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跨国合作生产更是促进了跨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的瓶颈

2.1再制造产品市场基础差,消费者认可度较低

国外再制造产业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消费者的认可度高,再制造产品市场销路顺畅。然而国内再制造行业的发展历史比较短,虽然这些年政府在促进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对再制造产品的正面宣传和消费引导仍然不够,公众对再制造产品的认知存在偏差,对使用再制造产品信心不足,导致企业的再制造产品销路不畅,影响了再制造产业的发展。

2.2消费者认知度低

美国的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从技术标准、生产工艺、加工设备到废旧品回收、再制造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已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而我国的再制造业仅在近几年才进入大众的视野.目前,我国消费者中占据主导的仍是一次性消费观念,即使是国外客户完全接受的再制造部件,在我国也会遭到冷遇.加之对再制造产品存在认识误区及国内汽车维修市场监管不规范,伪劣产品充斥,进一步加重了消费者对再制造品质量的质疑.再制造品的推广和应用缺乏社会诚信及质量保障,使再制造产业陷入消费者不能放心购买,企业不敢大力投入的恶性循环.

2.3整车生产企业不重视再制造

一直以来,美国、德国等国家的整车生产企业都在积极开拓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领域,他们利用自身的销售、维修渠道,构建了完整的再制造产品回收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国内的整车生产企业在售后市场还都以新零部件销售业务为主,不重视再制造件市场,没有主动构建再制造用件回收体系,这也是制约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3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路径对策

3.1修订完善与再制造相关的法律法规

应尽快研究制定再制造的专项法规完善与再制造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解决再制造标识管理、再制造企业资质管理以及再制造发动机产品登记备案等问题完善旧件回收和再制造产品销售体系加快培育一批再制造典型企业。在加快再制造行业发展的同时还必须杜绝假冒伪劣配件的流通。为此,应尽快制定并完善有利于再制造行业发展的管理办法。例如美国针对再制造可能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原制造商的产品在第一次出售时其知识产权就已经随原产品转让给消费者了,消费者在产品消费后是有权选择报废、维修还是重新制造,原制造商都无权干预再制造商只要在再制造过程中不存在更换使用原制造商专利权保护的零配件就不存在知识产权冲突;依据商标法法规及管理条例再制造产品不应再标示原生产厂商的商标而应当标示再制造厂商自己的商标,否则就构成商标侵权再制造厂商必须对其产品质量负责,无论产品瑕疵是原产品就存在、原产品经过使用后性能降低所致、还是再制造过程中产生的。

3.2加强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及产品的宣传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

目前,社会大众对再制造及再制造产品还存在许多误区,对产品质量持怀疑态度。笔者曾经在汽车修理厂、美容店、街头随机做过一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没有人了解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再制造产品是旧产品,对再制造产品的质量持怀疑态度,接受程度很低。不过调查也显示,岁以下的年轻人和本科以上学历层次的人对再制造产品的接受程度稍高。此外,可以通过网络、纸质媒体、社区橱窗等渠道,以及论坛、展览、网络或实体再制造产品专卖店、再制造产业园体验等方式进行宣传,甚至可以与大专院校的相关专业合作,共同培养再制造方面的人才,既解决了再制造企业的人才问题,也在广大学生中宣传和普及了再制造知识。大专院校学生是今后汽车消费的主力军,他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消费取向对再制造产业的推动和再制造产品的销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商务部办公厅提出绿色回收宣传的“五进工程”即进社区、进高校、进机关、进商场、进园区对于再制造及再制造产品宣传同样具有很强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3.3再制造企业要强化产业链意识并“抱团”前进

在“以旧换再”的总体框架下,企业可借助大数据等网络信息技术构建良好的产品追溯跟踪体系,对产品的使用情况、寿命周期和退出时间进行实时在线跟踪,并结合逆向物流体系,与客户保持产品替换关系。此外,由于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再制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技术合作和信息交流共谋发展。只有通过产业集聚这种“抱团”式发展才能形成”链合创新”并攻克产业难题,提升再制造品质最终做强并做大零部件再制造业.

结语

今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汽车作为代步工具,使得我国汽车销量连读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如今,汽车行业发展迅猛,近些年来,报废车辆数量也有所增加,给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带来了很大压力。因此,将汽车零部件实现再制造一方面可以缓解环境压力,另一方面资源得以合理使用,节约成本。本阐述了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方向,为从事该行业的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张义民,贺向东,刘巧伶,等.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稳健优化设计———理论部分[J].中国工程科学,2004,6(3):75-79.

[2]高阳,翁钰清.报废汽车零部件在设计领域中的回收利用[J].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5(8):155.

论文作者:林永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路径研究论文_林永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