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论文_李小龙

探究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论文_李小龙

杭州二建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过快造成的是经济上的浪费、环境污染及环境破坏,在建筑领域这些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要朝着可持续性发展。以纯人工方式的建筑行业,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发展的需求,因此建筑工业化已经被社会所认可。工业化建筑中以前人们经常使用现浇混凝土系统方式,因其不符合建筑工业化生产使建筑工业化生产受阻,预制装配引进,实现了建筑的制造化,预置装备是指所有部件在工厂进行构件进行生产,运到施工现场后按照设计图节点进行连接和浇筑的总体装配。

关键词:房屋建筑;预制装配式;施工

引言

在建筑行业发展中,预制装配建筑结构作为建筑行业的新概念,通过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以及可持续技术的运用,可以及时改善以往建筑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建筑污染、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预支装配式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着大型预制构件吊装、支撑等难度大的问题,若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会增加施工现场的整体难度,导致施工隐患频发。因此,在当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提升预制装配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应该通过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的完善,设计模块化的项目设计方案,实现预支装配式建筑的工厂化制造以及模块化制造,使房屋建筑实现低能耗、高质量的施工目的,满足建筑施工行业的运行及发展需求。

1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概念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和创新之处在于运用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常规施工技术相融合,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共同开展作业。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就是现场装配各类工业化加工制作的混凝土构件,比如此过程中最关键的——混凝土主体结构的梁、板和柱体的生产制造,使用这些预先制作好的构件进行阳台、楼板等大面积结构的装配。当然,要选择专业的运输车辆运送预制构件,以免运输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机械性损伤;还要让专业的技术人员在现场直接进行吊装和拼接,将预制的混凝土构件放置到指定位置,使孔洞与预留插筋对接,进行灌浆浇筑作业后把独立的预制构件进行整合拼接形成连续完整的构件体系,完善和提升建筑的整体强度与安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材料,提升建筑的综合性能。

2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的优势

与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相比,预制建筑结构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压缩成本,缩短施工时间和降低施工技术要求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传统的建筑技术中,轻质施工材料作为原材料的情况较少见,使得施工缓慢、作业困难,劳动力和材料密集,使得难以控制工程的总体造价。预制技术主要包含用于生产原材料的轻质技术。工程墙框架中较轻的墙板的比例显着提高,克服了传统建筑技术中遇到的问题。经过实地研究,发现使用预制技术的项目的技术质量几乎与使用传统建筑技术的项目的技术质量相同。不但如此,预制建筑材料对减少工程周期以及对施工现场和邻近地区环境影响、道路环境和噪声污染的影响明显不如传统的施工技术。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对建筑材料和人力资源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建筑项目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商的技能。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具有丰富的建筑经验的工程建筑单位所具备的优势愈发明显。与传统建筑技术相比,预制材料施工技术更少依赖于员工数量,工作范围和建筑材料。此外,预制技术符合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并在施工期间对材料和建筑类型进行分类,从而大大减少了其数量和类型。提高建筑工地的安全性。

3装配式预制构件建筑施工技术

3.1预制叠合板的安装

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要求必须严格遵守标准规范,仔细调整作业层与预制叠合板之间的空隙,确保空隙尺度合格后,调整叠合板的安装方向,尽可能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小误差。安装叠合板时,可以采用一些保护措施,例如在板底安装临时支架,增强稳固性。在安装吊板时,更应注意叠合板的保护,尽量控制材料损伤与消耗,必要时应采取一定的养护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而言,预制构件之间连接质量,对整体质量具有一定影响,同时对建筑工程的抗震功能也带来一定影响[1]。对此,在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具体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使用螺栓连接方式,对不同构件进行连接,进一步加强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与此同时,对构件进行具体安装过程中,要求下层板预留插筋在内墙预制预留的办螺栓孔当中。具体施工期间,还要在螺栓孔当中适当灌注水泥砂浆,以进一步固定,然后使用螺栓固定的方式,促使不同结构之间进行有效连接,通过这一方式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此外,使用预制装配式技术,对剪力墙连接螺母设置位置要科学控制,需要站在整体结构进行考虑,不会对后续工程带来有明显,同时也不会对剪力墙本身稳固性和硬度带来影响。施工期间,管理人员需要注意成本的有效控制,并且对四周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3.3预制窗体的施工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中,预制窗体属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当中的关键环节,并且为了提升建筑施工质量,需要对此予以密切关注。此外,在窗体预制以及施工过程中,需要将螺母预留在窗体之中,以保证窗体与墙体连接的可靠性。此外,窗体与作业面的距离需要保持在3000mm,并且在连接窗体构件过程中,为了保证墙板连接孔可以和窗体螺栓准确对应,需要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来对窗体方向予以及时调整,以此来保证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结语

总之,在房屋建筑行业发展中,为了提升预制构件施工的整体质量,工程项目管理者应该认识到预制构件施工的优势,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进行施工方案的整合,以保证各项构件施工工序的稳步进行,提高房屋施工的整体质量。对于房屋建筑管理单位,应该认识到影响预制构件施工的相关因素,通过这些限制问题的分析,明确具体的施工方案,以保证预制构件安装及运输的安全性,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避免构建施工及运输不安全现象的发生,充分满足现代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齐宝库,王丹,白庶,等.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J].建筑经济,2016,3705:28-30.

[2]康顺年.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运用分析[J].门窗,2016,08:121.

[3]刘巽全,李琰,邱迪.上海地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风险浅析[J].建筑师2017,3903:422-423+426.

[4]李迎迎,刘子赓,李娟.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验收研究[J].住宅产业,2017,05:40-43.

[5]谭美龄,戴国红,郑芳彤.装配式建筑发展前景与造价研究分析[J].科技创新与运用,2016(16):247.

[6]郭志红.预制装配式住宅的设计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运用,2017(26):96-97.

[7]肖伟.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22).

[8]李光辉.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门窗,2017(21).

[9]王海瑞.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45):10-11.

[10]郭正兴,董年才,朱张峰.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件造技术新进展[J].施工技术,2011,40(11):1-2.

[11]姜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灌浆套筒连接技术[J].建筑施工,2018(9):1516-1517.

论文作者:李小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探究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论文_李小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