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节定义研究综述论文

音节定义研究综述论文

音节定义研究综述

周萍 卫凯丽 武慧敏 喀什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摘要: 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音节作为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一直占有重要的研究地位。从古到今学者们对音节理论的研究从未间断,从各种角度对音节的定义进行讨论使得音节理论也有了长足进步。本文从各种学说观点出发,以期对音节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 音节理论;学说;定义

一、音节地位及其研究概况

在语音学中音节作为语音描写单位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以音节为单位的汉语,一个音节即一个语素通常对应一个汉字。音节作为音系学中最核心的单位,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对于定义音节并非一件易事。回溯历史有关划分音节探究其本质的各种学说不胜枚举,如元音说、突显度说、胸搏说等。虽然各种学说并非完美仍有不足,但随着音节理论一直不断完善不断发展,音节在音系学和语音感知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赢得了语言学家们的持续关注。

音节问题贯穿于语音和音系研究的历史过程中同时也是语音研究的重要问题。尤其在二十世纪以后对于音节的研究有了长足进步,其研究领域和视野更加开阔。二十一世纪以来发表的以音节为主题的论文有:林燕慧(2014)《音节于汉语音段音系》、赵金铭(2014)《音节与汉字词汇的配置和选择及对教学之启示》、沈翠(2011)《汉英音节对比分析》、林亚军(2008)《20世纪末音节研究的特点分析》、王茂林(2005)《音系学的时长理论》、许高渝等(2002)《论二十世纪我国汉英语音对比研究》等著作。在上述众多成果或多或少对音节理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讨论。

二、音节的定义

对于音节的定义语言学家观点不一致。《现代汉语词典》对音节的释义为“由一个或几个因素组成的语音单位。其中包含一个比较响亮的中心,一句话里有几个响亮的中心,就是有几个音节。”[1]《辞海》对音节的释义为“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在语言的一连串音素当中依据发音时肌肉松紧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片段。”[2]二者对音节的划分标准不同,导致对音节的定义也就不同。最早定义见于古希腊和古印度文学家著作,本文将根据不同语言学家在不同时期的音节理论进行分述。

(一) 20世纪前的音节理论

1.元音说

周博士:您说得很对,研究的确需要建立在充足的兴趣和意愿的基础之上,被迫进行的研究是很难取得有价值的成果的。关于这个问题,也许本来就没有正确答案吧。不过能够把一线教师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应该也是有好处的。或许有朝一日您的观点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更新了相关政策要求,也未可知。

1.语音音节

3.开度说

响度说源自于丹麦语言学家叶斯伯逊。他把声音的响度作为划分音节依据分成8个等级而且认为音节的基本要素是语音的响度,音节的定义应建立在音节的音响性质的基础之上。通过响度弧上响度变化来确定音节的中心和边界。该弧线上响度最大的是语音音节的中心,最小的是分界线。但是这个理论的不足是对于同一个语音上响度的变化无法描述而且音节间界限不分明,尤其是元音相邻时容易发生混淆。

2.响度说

第一任馆长Н.Н.帕里莫夫,正是《卡尔梅克族在俄国境内时期的历史概况》(阿斯特拉罕,1922年)作者,是一位跨沙皇俄国和苏联两个时代的学者。本书广泛利用了俄国档案,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其汉译本的出版对于推动我国卡尔梅克历史研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开度说源自《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索绪尔定义音节是通过比较发音时发音器官开度和语音时的开度不同来确定构成音节的每一个音邻接关系。该学说强调在音节构成中每个音发挥的作用,但不能说明本质和音节的划分问题。

然而十分吊诡的是,虽然票房扑街了,但是在CCTV6的病毒式播放下,让这部剧广为人知,而且在许多武侠迷那里口碑竟然颇为不错。尤其是结尾一句“我在大都等你”的标准续集发言更是让不知内情的武侠迷火急火燎地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续集。

Design and Structural Test of Fuel Oil Tank and its Overflow Tank

奥地利语言学家斯托尔姆用呼气说定义音节。呼气说认为呼气就会产生音节并且用呼气的次数来明确音节的个数,两者的数目是对等的。呼气时气息最弱的地方就是音节的分界线。但是其也存有缺陷。在实际生活中并非发一个音就呼一口气,同时也存在包含两个音节发音时可以仅有一次呼气,如果把微弱的吐气也算作呼气,那么也存在一个音节有呼气两次事实。

谢尔巴和拉格蒙的肌肉紧张说认为音节的形成过程就是发音时肌肉由紧到松的过程。“发音时肌肉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4]音节的中心时是发音过程中肌肉最紧的地方,与之对立就是音节的边界。然而,肌肉紧张度的变化只是发音过程中的一种表现,仅仅解释复杂的音节的本质和根本原因是不够的。

后来的心理学家斯特森提出的胸搏说弥补呼气说的不足。该理论指出音节与气压增强是一一关系,肺部空气是通过胸腔脉冲收缩的方式得以释放。这个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音节理论的发展,但是它过于片面主观的原理也受到了他人的诟病,就实验表明一次胸博可以有两个音节。

7.突显度说

作为教师,可能都有一个体会:凡是在学习上有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强,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效率就高,成绩也优秀。这虽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的问题依然存在。解决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的:

4.呼气说

5.胸搏说

6.紧张度说

琼斯使用突显度来定义音节,他认为两个突显度确定之间存在一个音节,突显度和音节是一一对应的。音响层级理论是突显度理论的发展,该理论指称音响峰作为响音最高点是音节的中心,两个音响峰之间即为音节的界限。

(二) 20世纪后的音节理论

元音说由古希腊文法学家提出。他们认为元音可自成音节,辅音必须和元音联合使用构成语音单位。古印度的文法学家进一步补充:“有多少个元音就有多少个音节。”[3]元音说根据元音和辅音的区别来定义音节。元音说的理论价值在于它将元音视为必要因素,但是该理论过分强调元音忽略辅音构成音节的现象致使在定义音节时出现解释力不强,无法揭露本质不能普遍使用的情况。

二十世纪50年代在语音学视角下,罗塞提与哈拉都承认音系音节的存在,但在音节在根本上是由发音活动还是由语音性质来决定这一问题上两人意见相左,展开长达十余年的论争。罗塞提认为响度对于音节的构成不起决定作用,相反他认为气音是音节的必要成分。而在哈拉看来喉音或者其响度构成音节,其核心是元音或响音,并认为在信息传递中喉音的性质相当关键,哈拉还对响度与音响效果进行了区分,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响度音节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2.音系音节

音系音节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俄国人波利万诺夫和伊万诺夫所提出的音节与音节的节位观念。派克明确地定义了音系音节与语音音节,气流压力与响度的连和形成语音音节,而音系音节作为超音段的单位是由其特征中的一个或数个音段构成的。使用音渡来划分对立性音节是比较盛行的方式。在霍凯特看来音渡是一个具有区别词义作用的音位,它的作用是明确对立性的音节的边界。“关于音节的界线有必要建立一些规则来决定辅是属于前一音节还是属于后一音节。在两个中心之间可能有中间辅音,它属于两个音节。”[5]

3.音位配列学

这个设备利用晶体管取代开关。与上述的装置一样,开启和关闭电压用来检测传感器的工况。与利用开关的装置一样,由发动机ECU提供一个5V电压给传感器,当晶体管打开或关闭时会产生端子电压的变化,ECU使用端子电压的变化来检测传感器的工况。另外,有些装置使用12V的电源。

该学说指出音节是音位配列学单位由其规则所产生的音素构成的。根据配列原则中音位的配置排列,明确辅音或辅音组合的出现位置即明确其在音节中的位置。该理论影响使用者划分音节习惯,其不足是在划分音节边界具有不确定性。

单向航道是水路交通运输中常见的一种船舶航行形式。相比于双向航道,单向航道内的船舶航行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和约束,致使航道通航能力受到影响,因此,提升其通航能力尤为重要。对单向航道船舶通航能力及相关问题研究不仅对港口航道规划、船舶交通组织及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还为双向航道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重要借鉴。当前,针对单向航道通航能力,主要从船舶交通流静态特征、船舶交通流动态特征及船舶交通流仿真等方面开展研究。

以上就有关音节的定义的各种学说进行了简略的阐述。本文将音节的定义以20世纪为分界线:20世纪以前音节学说主要是把声学和发音学作为定义音节的基础。20世纪以后的音节学说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影响把音节研究与音位研究结合分析,从语音学和音系学的角度来定义音节。直至现在有关音节定义没有明确的定论仍然存在争议,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虽然语言研究者们认识到音节研究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音节性质不够明确,导致在解释在音节上都稍显不足;第二方面不同的语言音节间存在差异性,因此就无法对音节作统一的论述;第三方面音节概念缺乏理论化,虽然音节在生成音系学中的理论地位确立,但在其整体理论中的地位界定仍有待探究。

音节在语言学的基本语音单位。定义音节并非一件易事,究其根源在于音节作为一个抽象单位同时所兼备语音性质和音系性质。回溯过往研究语言学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都未能准确说明音节的性质和划分标准,直至音系学创立之后对于音节的性质才给予明确肯定,意识到音节是解码音系结构的基础。当前各种语言学者对于音节的研究仍在继续,音节理论在完善自身的同时也在探索与同其他领域的相关研究联系。

参考文献:

[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钱乃荣.现代汉语[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李智强.生成音系学的音节理论[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4).

[4]林燕慧.音节与汉语音段音系[J].北京:当代语言学,2014(3).

[5]朱晓农.音节和音节学[J].上海:东方语言学,2008(2).

作者简介: 周萍(1993-),女,汉族,河南永城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单位:喀什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标签:;  ;  ;  ;  

音节定义研究综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