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珠三角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论文

“互联网+”背景下珠三角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论文

“互联网+”背景下珠三角地区生鲜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

罗丹婷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摘 要] “互联网+”环境下,珠三角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市场需求急剧上升,给珠三角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带来商机和机遇的同时,也暴露了珠三角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缺点,使得珠三角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文章通过分析珠三角地区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促进“互联网+”背景下珠三角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珠三角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的出现和运用,互联网迎来了加速度裂变式的新一轮革命。这场革命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了许多颠覆性的改变,给珠三角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商机;但也暴露了珠三角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缺陷,为珠三角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

1 “互联网+”背景下珠三角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

1.1 珠三角地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随着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广东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冷链物流硬件支撑不断完善。截至2016年6月,珠三角地区冷库容量更是占全省冷库总量的80%,冷藏车保有量达10000多辆,冷藏船吨位总量超过160万吨。珠三角地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但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经济较发达地区,其他地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远落后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冷链物流运输过程各个环节的衔接,装卸搬运都需要低温环境,才能确保生鲜农产品质量问题,而珠三角地区缺乏低温食品装卸场所,导致冷链物流无法做到全程冷链,不断链。

1.2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未实现全过程标准化

全程冷链由生产、储存、运输、配送和销售等多个环节组成,任一冷链环节衔接缺失冷藏都将影响生鲜农产品品质。目前,珠三角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内服务质量千差万别,冷链断链问题严重,严重影响生鲜农产品质量。冷链物流操作不规范严重,生鲜农产品特性不一,冷链要求不一,而大多企业运输不同产品,同一温度,甚至有司机为节约成本,用“棉布+冰块”进行运输。冷链物流运输中,没有统一标准,以致冷链物流断链问题严重,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试点期间,永康建成并运行日处理垃圾800 t的垃圾焚烧电厂,总投资为2.47亿元。为满足日最大处理能力要求,不仅将日产城乡垃圾,还将填埋场的部分陈年垃圾用于焚烧处理。同时,对城区的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通过粉碎后用于预制品材料和场地、道路平整填料等。

1.3 冷链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互联网大环境下,珠三角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需求急剧上升,珠三角地区冷链物流人才供需量逐年递增。冷链物流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具备制冷、物流、供应链、食品储藏等相关知识,涉及知识面广且复杂,给企业培养冷链物流人才带来了困难。企业单一方面进行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成本高,很多企业考虑公司利益问题,并没有对从事该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目前,珠三角地区冷链物流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缺乏,无法满足冷链物流从业人员要求。高校方面,广东省各高校虽有开设物流相关专业,但鲜有冷链物流相关专业和课程,高校在冷链物流行业人才的输送,远达不到冷链物流行业需求。珠三角地区冷链物流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直接制约着冷链物流的发展。

政府应加强对冷链物流行业的安全管理,督促冷链物流企业切实履行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把控生鲜农产品品质,确保珠三角地区生鲜农产品在整条冷链过程中做到全程冷链,不断链。真正做到解决生鲜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大珠三角地区生鲜冷链物流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生鲜农产品冷链意识。鼓励广大消费者,加入冷链物流安全监管行列。建立健全珠三角地区冷链物流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褒奖信誉良好企业,惩戒不良信誉企业,让冷链物流企业以身作则,自觉按照生鲜农产品冷藏要求进行冷藏运输。

2 “互联网+”背景下珠三角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2.1 加大珠三角地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扶持政策

珠三角地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还有待政府加大扶持政策。如补贴政策,对采购冷藏车的企业或个体进行采购补贴;如加大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项目的经费支持和政策支持;如对投资珠三角地区冷链物流低温食品装卸场所的企业或个人,减免场地租赁费;如降低冷链物流企业过路过桥费、车辆保险费、场地租赁费等。

2.2 加快建立健全冷链标准化体系

2017年4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提出着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政府虽为冷链物流体系指明方向,但尚未确认冷链物流行业标准,未明确冷链物流业严重违法失信企业惩戒方案。政府和冷链物流行业协会应加快研究探索冷链物流标准化要求,充分考虑冷链物流全球化、国际化特征,依据食品全权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标准化法,科学合理地定制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强制性标准并尽快实施。

2.3 加强安全监管

护理人员是经过专业的护理学校毕业,通过专业的考试并领有执照的医务工作者。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与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息息相关,所以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有完备的专业素质,更要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思考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致使医学模式也发生了大转变,医疗事业也是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护理工作日益展现出其重要的作用与地位。护理工作要求高、责任重、操作多、工作量超负荷、上班时间没有规律是护理工作的一大特点。据报道,护理工作压力明显高于一般职业,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水平远低于普通职业人群。

老黄听是听到了她的话,可袁安这小子的龙虎爪已不可思议地直奔他胁下了。匠作的快泥刀、捕快的疯横刀也停不下来。

2.4 加大对冷链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政府层面,应多鼓励高校增设冷链物流相关专业,支持高校建立校企合作冷链物流综合实训基地,支持高校引进冷链物流人才,并根据冷链物流行业要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实用型冷链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学校层面,可以多跟冷链物流企业合作,举办行业知识讲座,邀请冷链物流企业优秀人员入校给学生宣讲并传授冷链物流相关经验;或者学校可以根据学校要求,聘请冷链物流企业的优秀人员进校授课,把冷链物流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经验带给学生。有场地的学校,还可以跟冷链物流企业合作建立校内冷链物流实训基地,免费把场地租赁给企业使用。冷链物流企业层面,可以给校方提供校外实习基地,接收学生在寒暑假期顶岗实习,让学生真正融入冷链物流企业实际工作情境中。冷链物流企业还可以配备经验丰富在职人员,作为学生在企业的学习导师,实地教学。在整个合作过程结束后,企业也可以根据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表现,优先签订毕业生。只要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协力,必能为冷链物流行业输送行业所需人才,并促进珠三角地区冷链物流发展。

3 结 论

“互联网+”背景下,珠三角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有利于促进珠三角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从而提高珠三角地区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减少珠三角地区生鲜农产品在冷链物流过程中的腐烂和损失问题,促进珠三角地区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炳城.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化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18,37(4):13-15.

[2]杨少华.中国冷链物流存在问题及对策[J].全国流通经济,2018(4):18-20.

[3]黄建初,李崇高,陈嘉仪.广东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8,12(3):21-24,35.

[4]严雪晴,李俊桦,黄晓怡.“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J].中国储运,2018(9):101-103.

[DOI] 10.13939/j.cnki.zgsc.2019.27.180

[基金项目]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8d02)。

[作者简介] 罗丹婷,女,汉族,广东兴宁人,供职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本科,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标签:;  ;  ;  ;  ;  

“互联网+”背景下珠三角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