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警组织视角下的人工智能论文

国际刑警组织视角下的人工智能论文

编者按: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延伸人类智能的通用性科学技术,能够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发展的不同领域,正推动人类从信息时代过渡到智能时代,国家、社会、个人都将面临各种深刻变化的挑战。各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国、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国和政治体都制定了一系列人工智能战略,以抢抓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机遇和应对挑战。

2018年12月18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联合国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中心联合在沪举行了“人工智能——重塑国家安全”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来自政府、多国高校、国际组织的专家参与人工智能的讨论。来自国际刑警组织的Steffen Ousdal,以其独到的执法者的视角,对人工智能与执法的有效结合进行了论述,介绍了国际刑警组织应用人工智能的具体实践;来自英国方源法院的Jacob Turner从国际管理、发展现状以及最佳实践三个方面分析国际社会人工智能的发展,怎样弥补发展现状和未来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及如何更好地应用人工智能;复旦大学徐英瑾教授,从哲学的视角分析了国际社会对机器人的接受程度,并对哲学和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澄清;暨南大学陈定定教授从现阶段中美关系的视角下,详细分析了两国竞争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人工智能对两国关系产生影响的三大变量;复旦大学汪晓风副教授阐释了人工智能与网络武器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未来人工智能的武器化提出了预警和针对性的国际合作机制建议。

根据2017年11月27日和2018年4月26—27日两次鄱阳湖湖区的水体垂直巡航观测数据,观测区域主要在主湖区及松门山以北的主航道(图1a),考虑湖区水流条件变化、河流汇入以及人类活动变化等影响因素,分别设置了1701#~1711#等11个、1801#~1820#等20个站点,其中,星子站日均水位分别为 9.50、11.78 m左右。站点空间分布如图 1所示。

李书峰

——本刊特别策划专题

总体而言,新兴颠覆性技术发展和应用对于我们的治理环境、技术应用、数字化等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技术层面,国际刑警组织围绕危险、执法工具、证据建立了一个执法框架,在执法框架中,所有的技术都会围绕这三点,同时所有的人工智能都服务于这三点。

国际刑警组织视角下的人工智能

Steffen Ousdal(国际刑警组织)

谈及生态肥料,田树刚表示,应厘清生态肥的概念,生态肥是一项标准而非某一肥料种类,符合生态级肥料标准的大、中、微量元素化肥、复合肥及各类肥料产品都是生态肥料。因此,肥料市场应避免盲目求新、求特,肥料生产企业应致力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提升产品功效,以绿色、高效的肥料满足农业种植和生态环境的需要,以理性、长远的态度推动行业的绿色升级。

2017年在新加坡正式成立的国际刑警组织环球创新中心(IGCI)和国际刑警组织四大实验室之一的“ 适应性警察实验室”,都与人工智能技术紧密相关。国际刑警组织创建了一个技术雷达,主要工作是把所有的技术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平台,使国际刑警组织对现有的颠覆性技术做到全面地认识,利用此类技术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服务。同时采用合作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与各国进行分工合作,避免在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方面重复劳动。该平台将会在六个不同的层面帮助组织执法,同时组织内部设有工作人员专业从事雷达系统工作,能够与其他的国家和组织分享有价值的信息。

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有效地与执法结合。例如在通缉罪犯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脸部识别和特征比对,人工智能也同样适用于对语言、语音的监控,可以进行专门的技术分析。人工智能能够大大提升延伸人的能力,并帮助国际刑警组织进行有效执法。

人工智能——重塑国家安全

2018年国际刑警组织环球创新中心推出了一份白皮书,提出了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建议,并被全球200多个国家所接受。第一个建议是建立一个战略性的环境,通过人工智能使国际刑警组织更加具有灵活性,同时也让组织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多地利用人工智能。前不久,联合国区域间犯罪与司法研究所召开会议,来自几十个国家不同背景的专家汇聚一堂,在会议中,与会专家主要讨论了人工智能对于事故的处置、刑事犯罪的分析以及行政工作的支持等议题,同时也专门分析了在人工智能方面更多的应用以及个人隐私的保护等方面的关系问题。新加坡政府邀请我们做了在人脸识别技术方面的展示。根据会议的成果和专家们的建议,国际刑警组织也推出了相应的案例分析,并考虑希望把相关技术置于雷达平台上。2019年,国际刑警组织计划召开一个为时三天的国际刑警组织与世界的研讨会,在会议上全球国际刑警组织的190个成员将会就如何看待过去、今天和未来的安全问题展开讨论,组织下设的四个实验室中的其中之三也会聚焦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事务,因此十分期待各位专家能够参加这次会议,并进行更多的交流。

人工智能成为国际刑警组织的工具来源于各国的实践。从国际上看,中国在人工智能用于执法方面表现得十分先进,比如说脸部识别的应用。迪拜也推出了“2021年计划”,计划实施的目的在于使国民的生活环境更加安全,因此,迪拜政府利用先进精湛的技术进行人脸特征识别以及交通管理,也利用人工智能进行事故的紧急处置等。当事故发生时,人工智能能够在事故被报告到指挥中心之前进行快速的反应和处理。2018年,印度在与国际刑警组织的沟通中表示,印度政府将人工智能用于脸部识别、语音分析以及身份比照等等,这些应用能够有助于组织获得基础信息,包括指纹、生物统计信息等。但是人工智能在印度以及其他地区的应用仍然存在困难,原因在于部分档案资料没有数字化,因此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将这些档案资料数字化,从而捕获纸质资料上的数据和变量。在此前提下,脸部识别不仅可以利用现有的脸部信息,也可以对包括个体年老、脸部整容等造成的容貌变形之后的信息加以捕捉,这毫无疑问将对保障要员的安全以及机场安全、走失人群的监控、重要发生事故的现场分析等都至关重要。同时,人工智能也能够帮助部分国家犯罪信息局做好监测和跟踪工作。比如,加拿大温哥华利用人工智能对入室盗窃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以便于加强对于入室盗窃的预测性的判断。2016年该项目正式推出,试点之后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利用人工智能对每两个小时内犯罪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将信息汇总至国际刑警组织的雷达平台上,同时录入犯罪人员的信息。从而人工智能可以利用数据算法进行学习,使政府部门能够更详细地了解犯罪时间、地点和性质等并进行破案。

测试样本向量u在字典样本矩阵H中的稀疏表示系数x,即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求解最小化问题,其中,φ为允许最小的迭代误差。

未来,人工智能毫无疑问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其在分析生物统计数据方面的应用,包括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都将有助于执法部门进行安全方面尤其是和反恐相关的工作。目前,人工智能的应用仍然存在诸多无法让人满意的方面,包括收集数据分析中的歧视或者是偏见问题,个人数据隐私保护以及如何更好地处理数据收集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关系。从另一角度来看,人工智能也极有可能被犯罪分子加以利用并提升犯罪的能力。因此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使国际执法工作更上一层台阶,无疑将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产品是品牌的载体,品牌是产品的灵魂。产品是实现品牌策略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为此,介于渠道业态的差异性,百雀羚丰富了旗下产品线,相继推出了水嫩倍现、草本精粹、气韵草本等草本系列护肤品,清新自然的风格紧贴品牌属性和时尚潮流,与传统百雀羚产品的风格迥异。草本系列护肤品上市后,受到了顾客的一致好评。

作者简介

Steffen Ousdal, 国际刑警组织成员。研究方向为国际法、网络安全。

标签:;  ;  ;  

国际刑警组织视角下的人工智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