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北偏远山区农村教育现状及对策论文_后同生

浅析西北偏远山区农村教育现状及对策论文_后同生

后同生 甘肃省岷县中寨镇珠治小学 748400

摘 要: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而偏远山区的农村教育更是一大短板。本文主要分析了西北偏远山区农村的教育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供几点对策,以期能够为农村教育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偏远山区 农村教育 教育现状

一、偏远山区农村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农村教育生态现状依然令人堪忧,尤其是在西北偏远的山区农村。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城乡之间的教育鸿沟却有增无减,许多地区的农村教育走向萧条。偏远山区农村的恶劣环境和很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导致学校很难吸引和留住新鲜的血液和优秀的教师,很多刚刚进来的大学生根本无心留守,优秀老师能有“进城”的机会也不会错过,最后留守的都是那些干了十几年的“代课老师”。其次,部分家长教育观念落后,高昂的教育成本,渺茫的升学希望,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读书无用论”在部分学生和家长中间很是流行,这也导致很多农村孩子读完初中就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而现在随着民众教育观念整体上的提升,凡是有条件的人都拼命地将自己的孩子转到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的县城,导致农村学校生源急剧减少。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县城小学人数严重超标,一所小学的一个班级将近五六十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反观农村,留守的大多数老师都未受过系统的师范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教学素质偏低,无法满足中小学除基础学科以外音乐、美术、体育、外语等学科的教学要求,在这里的农村,发展德智体美就是奢望。所以只要是有能力的家庭,他们还是会选择让自己的孩子“进城”读书。农村学生生源急剧减少,教育和管理水平跟不上,如此发展下去,农村教育最终只会走向死亡,贫困代际传递将继续上演,而教育扶贫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1.首先是要提高教师水平。通过进修、交流学习、增加学习机会等方法来提高那些一直坚守在乡村的教师的教学素质,形成和完善优秀教师的轮岗支教,提升农村整体的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这是最基本的前提。

2.要留得住学生。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能够让学校有足够的生源。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彻底清除农村“学习无用论”之类的思想言论,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学习观念。

3.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势在必行。要加强对农村学校基础设施、教学设施、软硬件设施的投入,改善教学环境,促进教学软硬件升级、教学设备优化。如果能够结合现代技术的发展,通过点对点的校间帮扶和线上教育资源的共享,可以实现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的联合发展。当然,这些需要硬件支持,而现在这里的农村基础设施极其落后,连最基本的宽带都还没普及。这就需要加大在这方面的财政投入,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

论文作者:后同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浅析西北偏远山区农村教育现状及对策论文_后同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