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思考论文_张开龙

关于如何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思考论文_张开龙

枣庄矿业集团柴里煤矿 山东枣庄 277519

摘要:我国是煤炭大国,煤矿开采生产工作具备一定的危险性,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关系到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是必须重视并加强的工作。本文结合现阶段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情况,阐述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环境设备较差、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提出相关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新时期;煤矿生产;安全生产

1煤矿安全生产的时代背景与必要性

1.1煤矿安全管理的时代背景

煤炭资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矿的开采生产压力相对较大,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较为频繁,安全生产任重而道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并确立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完善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并落实了一系列举措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推广安全生产观念,这些方针政策的落实使得煤矿企业逐步趋于制度化、安全化,事故发生率也逐步降低。在“十三五”规划时期,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状态,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安全生产工作呈现总体稳定的发展事态,但是从事煤矿生产的工人基数太大,在事故发生率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煤矿生产的伤亡人数依旧可观,很多问题尚未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1.2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安全是煤矿生产的关键词,是每个煤矿企业必须要重视再重视的问题。对于煤矿职工来说,煤矿安全关系到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保障安全、珍惜生命是每个煤矿职工的心愿;对于企业来说,有效的安全生产措施与管理才能给职工以安全感,才能保证企业长远的发展下去,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煤矿企业的形象具有重大的打击,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社会来说,煤矿事故、伤亡率、职业病等情况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伤亡职工家属的救助与安抚也是政府的一大负担。因此,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安全与利益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与煤炭工业稳定发展的需要。

2现阶段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

2.1安全意识不强,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煤炭资源70%分布在内蒙古、山西等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煤炭资源仅占30%,且南方煤层赋存条件差、开采成本高、井型小,煤炭工业远不及北方发达,很多规章制度都没有在南方煤炭企业中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首先,企业本身缺乏对安全生产的深刻认识,过分注重生产受益,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手段,从而给开采与生产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此外,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够严谨,监督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一旦出现问题,无法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明确责任、及时补救,从而使事故恶化。

2.2工作环境较差,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开采生产活动大都在地下进行,这就决定了工作环境的恶劣性。地下通道较为狭小且光线昏暗,可能导致拥挤碰撞现象发生;空气的不流通和地下潮湿的环境会导致渗水、腐蚀等现象;煤矿瓦斯含量较高,极易发生爆炸;地下粉尘会影响施工作业视线,也会在煤矿爆破时引发粉尘爆炸。这些不利的环境因素无一不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另一方面,大多数煤矿企业依旧采用机械设备,如果不注重平时的维护修养,设备的磨损消耗也会使使用者处于危险的状态。

2.3人员素质较差,违规操作带来的隐患

在煤矿事故原因统计中,高达半数的数据都是来源于违章操作,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与专业的施工手段,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施工人员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意识方面,缺乏安全意识,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不按照企业规章与相关法律进行生产操作,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素质方面,自身专业技术知识积累较少,缺乏相关的培训指导,对机械的使用不熟悉。另外,管理人员也存在不履行管理监督职责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现阶段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企业想要降低事故发生率,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与安全监察部门。在企业内部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管理,使得安全观念深入员工内心,建立有效的责任制度与赏罚制度,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交流,从班组建设、操作流程、责任建设、安全管理等环节进行细化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制度切实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对于违反操作规章,意识态度不端正的员工予以严厉的惩罚,推动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有序进行,保障员工切身利益,树立安全企业新形象。

3.2规范生产设备管理,加大安全资金投入

煤矿设备的选用原则是安全、先进、实用,要严格审核施工人员装备与施工设备的安全认证材料,杜绝劣质产品进入到开采生产中,果断淘汰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工艺,对于使用中的设备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定期的检修、维护,在相同成本下购进更加实用的装备。要加强对设备的管理,施工结束后做到及时回收并检查是否有损耗,注重日常的保管工作,减少外界环境对设备的损坏。加大资金投入与科研力度,开发学习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现代化的煤矿生产工作。

3.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有些煤矿企业认为培训工作是浪费时间与资金,偶尔进行的培训教育也是为了应付上级或国家的检查。其实培训的作用与功效,远远大于企业的预期,培训教育能够切实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对企业生产的安全管理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能够加深员工对煤矿开采生产方面基础知识的积累程度,了解设备运行操作的原则。在培训中还应当设置实践环节,让员工多进行操作方面的联系,提高员工的职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3.4有效遏制“三违”现象

一是深刻吸取全国安全生产事故教训,认真反思、查找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原因,研究并落实解决措施;组织员工开展事故与“三违”关系大讨论活动,谈自己对“三违”危害的认识,列举身边的“三违”现象,提出防范“三违”的措施建议,签定“抵制三违、按章作业”安全承诺书;二是全员深入揭、摆、查、找身边的“三违”现象,将查找“三违”行为作为隐患排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一项重要内容,将着力点放在狠反违章指挥、习惯性违章和群体违章上,建立台账,详细记录。煤矿管理部门要经常性深入一线,重点查处管理人员违章行为;带班领导要将查“三违”作为带班重要内容,明确“三违”治理任务,重点查处现场现行违章行为。要重点整治一批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冒险蛮干等习惯性违章人员,震慑一批心存侥幸、马虎敷衍、贪图省事人员,教育一批盲目从众、技能不熟练的无知无畏“三违”人员;三是重点学习作业规程、安全规程、行业标准和安全管理红线等,要利用班前会,结合身边的“三违”现象,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操作规程、岗位安全红线、灾害预防常识等应知应会知识的培训;四是加强隐患排查,包括作业环境和条件较差、教育培训不到位、现场组织不当、安全管理有缺陷等进行剖析,从源头上杜绝违章。

4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国也在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推行力度,煤炭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安全防护措施,保证企业员工的安全与权益,促进煤炭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靳德宝.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原则及其方法探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7(02):174-176

[2]谢锡纯,李晓豁.矿山机械与设备[M].第1版.徐州:中国矿业学院出版社,2000.

[3]俞启香.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M].第1版.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张开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关于如何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思考论文_张开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