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论文_茅倩倩

评价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论文_茅倩倩

(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 江苏启东 226200)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从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8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评价护理满意程度。结果:术后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更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在常规手术护理基础上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提高了手术室整体护理水平,减少了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路径;腹腔镜手术;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214-02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已经完全取代传统开腹手术,手术效果得到了患者的广泛认可,同时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措施,也是影响手术质量的关键因素,医院应当提高对手术室护理的重视,加强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培训。本文主要分析评价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以及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从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8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25~79岁,平均年龄(45.4±3.6)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27~80岁,平均年龄(48.2±2.8)岁。所有患者的手术类型包括:疝气修补术、阑尾切除手术、胆结石取石术、结肠癌切除术等,排除标准:未签署知情同意书;妊娠或者哺乳期女性患者;并发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精神病史患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进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手术护理,告知患者手术类型、相关注意事项、术前常规检查等,在术中常规辅助医生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患者在入院后,护理人员积极接待,并主动自我介绍,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并耐心的为患者及其家属描述病房环境和日常生活常去的地理位置。术前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结果判定患者手术中存在风险,并进行重点护理[1]。手术前一天查看手术通知单,对将要进行的手术进行了解,查看相关的注意事项,了解手术对象的具体情况。(2)患者由于对相关治疗设备和药品不了解,可能出现焦虑和紧张情绪,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平复患者的情绪,有助于治疗措施的顺利开展。术前可对患者进行手术室的详细介绍,以及对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与家属一起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解除患者的心理焦虑情绪。(3)手术开始前,辅助患者变换正确的手术体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体位,在选择时尽量考虑手术时间对患者保持体位的困难程度,取最为适宜的体位。术中严格按照相关条例规定进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手术步骤,配合医生使用手术中使用的器械,同时观察患者的情绪波动以及注意力集中情况,是影响手术质量和效果的关键[2]。

1.3 观察指标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调查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个级别进行评价,将评价的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出两组的护理满意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对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此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数数据,设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患者评价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21例,一般11例,不满意9例;观察组满意25例,一般13例,不满意2例。两组的满意率分别为77.5%,95%,数据差异明显(χ?=12.912,P=0.000),有统计学意义。

2.2 观察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患者2例,其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8例,发生率为20%,组间数据比较(χ?=10.286,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可在无痛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治疗,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同时降低了手术风险。通过影像显示即可确定患处,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位置就能够正常的进行手术,耗费时间较短,手术过程更加精确,这也是对手术质量与效果的有力保障。通过术前的交流心理指导、手术相关准备工作、手术选取合适的体位、按照相关要求和规定进行手术操作和护理工作、保持手术环境的无菌和清洁等等风险管理方式,将手术风险大大的降低,保障手术能够安全顺利的完成,对于患者术后的恢复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有一定的影响。手术室护理路径将潜在的风险给予消除,保证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安全,提高医生整体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护理人员明确责任以及风险意识提高,对于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问题能够进行分析讨论,将潜在的风险降低,提高治疗以及护理效果,促进了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和谐发展,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在常规手术护理基础上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提高了手术室整体护理水平,减少了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并取得了患者的认可,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耿海清,李小琼.评价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2):4462-4463.

[2]周玲珍,方闽宁,黄招美.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2):68-69.

论文作者:茅倩倩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评价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论文_茅倩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