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云南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优势_煤炭储量论文

论云南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优势_煤炭储量论文

论云南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优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云南论文,大开发论文,优势论文,西部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云南处于祖国西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多山省份,属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的省区之一。气候条件优越,物质资源丰富,资源富裕度居全国各省区的前列,有开发的雄厚物质基础,具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发展的巨大潜力。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云南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实现经济社会的振兴和繁荣,提供了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

一、广袤的国土资源

全省国土总面积39.4万km[2],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1%,居各省区的第8位。全境东西最大的横距864.9km,南北最大纵距990km。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差悬殊,最高峰德钦县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m,最低点在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 海拔76.4m,高差悬殊6663.6m。

全省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4%,高原丘陵占10%,山原面积占了全省总面积的94%。

1995年全省耕地面积287.07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7.29%, 居全国第17位,人均拥有耕地0.07km[2](1.08亩),居全国第16位。

二、对外交往的区位优势

云南有8个地州、26个县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边境线总长4060km。边境线上有国家级口岸10个,省级口岸8个,出境公路20多条,86条边民互市的通道。

澜沧江从云南省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泰、老、柬、越等国,被称为“东方多瑙河”。

昆明拥有国家一级机场,开通国外及地区的航线有4条。

云南是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通道,具有开展周边贸易和国际交往的区位优势。

三、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

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明显,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气候带包罗了从热带到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高山苔原和雪山冰膜等多种;热量状况相当于从海南岛到东北;水分差异相当于从东南沿海到甘肃、内蒙一带。在同一地区范围内,由于海拔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变化大,素有“十里不同天,一山分四季”之说。

全省有热区8.11万km[2], 是全球同纬度内陆仅存的尚未荒漠化的一片宝地,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占全国热区面积的16.8%。全省热区包括具有北热带和南亚热带两种气候类型,可利用面积1333万km[2],占全省热区面积的16%,是不可多得的发展热作生产的宝地。

四、蕴藏丰富的水资源

云南是水资源较丰富的省区之一,总量为2222亿m[3],占全国的8.4%,仅次于西藏、四川;居全国第3位。

全省有大小河流600多条,主要的有180多条。出境河流有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红河;内河有金沙江、南盘江,分别是长江、珠江的上游。

全省高原湖泊星罗棋布,著名的有滇池、洱海、抚仙湖、星云湖、阳宗海、泸沽湖、异龙湖、大屯海、程海、清水海、杞麓湖等,是西南四省区中淡水湖泊最多的省,总面积1066km[2],占全省总面积的0.28%,总蓄水量300亿m[3]。

水能资源蕴藏量10364万KW,占全国总蕴藏量的15.3%, 仅次于西藏、四川,居全国第3位。这些资源的82.5%蕴藏在金沙江、 澜沧江和怒江3大水系。可开发的装机容量900多万KW,年发电量为3944.5亿度,占全国可开发装机容量的20.5%,居全国第2位。

五、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云南多样性的气候环境,营造了一个多样性的生物世界,是中外闻名的“植物王国”、“动物王国”、“香料王国”、“药物宝库”、“天然花园”。集中了热带、亚热带、温带甚至寒带的植物品种,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区。

全国3万多种高等植物,云南就有274科、2076属、1.7万多种, 占全国的62.9%。仅热区高等植物就有上万种,其中西双版纳有5000多种;药用资源有6000多种,居全国首位。其中:植物药4758种, 动物药260种,矿物药32种,云南民族药1250种,居全国之首。热区蕴藏极其丰富,云南特有的南药资源三七、砂仁的产量居全国之首;香料植物约有400多种,居全国首位,这些香料植物中辛香调味品齐全, 香花类资源众多,其中很多可提炼香精;观赏植物有2100多种,花卉植物1500种以上;全省森林面积953.3万km[2],居全国第4位。

云南仅脊椎动物就有1737种,占全国的58.9%,占全国一半以上的脊椎动物有兽类和鸟类,分别占51.1%和63.7%。许多野生动物为云南所特有,仅鱼类特有的就有5科40属249种。滇金丝猴、蜂猴、长臂猿、野牛、野象、印支虎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6种,绿孔雀、灰叶猴、猕猴、熊猴、小熊猫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54种。

六、蕴藏丰富的矿产

云南地质现象繁多,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闻名遐迩的“有色金属王国”。此外,化工、能源、黑色金属和建材非金属矿产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贵金属矿产资源潜力巨大。

云南已发现矿产142种,占全国的168种的84.5%,探明储量的92种,矿产地1274处。其中有54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居前3 位的就有25种,铅、锌、锡居第1位,铜、镍居第3位,铹居第4位, 铝土矿居第7位,钨居第8位。黑色金属云南有铁、锰、钛、铬、钒5种。 铁矿保有储量居全国第6位,富铁矿储量3.2亿T,占全国总量的24.7%, 居首位;锰矿保有储量居全国第6位,富矿占全国总量的52.6%, 居首位;钛砂矿保有储量居全国第4位。贵金属的铟、铊、 镉保有储量居全国第1位,铂、钯、锇、铱、钌、铑居第2位,银居第2位, 金矿居全国第16位。云南的能源矿产有煤炭、铀矿等资源,储量也较丰富,煤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9位。化工原料矿产中,磷、盐、芒硝、砷、 钾盐、硫铁矿、电石用灰岩、化肥用蛇纹岩等8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 其中磷矿、钾盐储量居全国第2位,盐居全国第3位,硫铁矿居全国第5位。 建材非金属矿产已探明25种,产地145处,其中蓝石棉、云母、石墨、硅藻土、泥灰岩、压电水晶、熔炼水晶、玻璃用砂岩、水泥用页岩、玄武岩、凝灰岩等均居全国前10位。

全省45种主要矿产的潜在价值29035亿元, 资源富裕度比全国平均值高1倍。在诸多矿产中,共生、伴生矿产品较多,经济价值很高。 矿产在全省分布108个县(市),煤炭分布116个县(市)。

七、多姿多彩的风景名胜

云南以历史文化、民风民俗、自然风光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就有57个,县、市级5处; 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49处;重点保护文物单位187处,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9座,其中世界历史文化遗产1处;森林公园22处。 国家级旅游线路有11条。初步形成了一批以高原湖泊、高山峡谷、现代冰川、石林、喀斯特洞穴、火山热地、原始森林、花卉、文物古迹、传统园林及少数民族风情为特色的旅游区。世界园艺博览园的成功,为云南增添了一个世界级名园。

中共云南省委决定,把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我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作为云南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完全符合云南的实际。在大开发中,资源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光明。

标签:;  ;  ;  ;  

论云南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优势_煤炭储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