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论文_单赋添

广州市芳村市政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10360

摘要:文章主要从海绵城市基本概述海绵城市内涵出发,分别阐述了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旨在与广大学者共同探讨学习。

关键词:海绵城市;园林植物;应用

一、海绵城市内涵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2017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海绵城市”材料实质性应用,表现出优秀的渗水、抗压、耐磨、防滑以及环保美观多彩、舒适易维护和吸音减噪等特点,成了“会呼吸”的城镇景观路面,也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让城市路面不再发热。

二、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滞留雨水

园林植物能够在源头滞留部分雨水,这样就能够减缓雨水径流。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合理规划园林植物,通过植被覆盖影响雨水径流量。通常情况下,随着植物覆盖率的增加,雨水的径流量会不断减少。另外,园林植物的树冠以及树枝还能够滞留部分雨水,这部分雨水会通过蒸腾作用消失,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雨水径流量,实现雨水的自然循环。

2.净化雨水

雨水是为人们补充淡水资源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环境的变化,雨水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增高,也携带了大量空气中的粉尘杂质,如果直接流入地下水等水源将会对原来的水质产生污染。而园林植物可以说是一种天然的水资源净化“工具”,雨水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导致其不能够被人们所直接利用,但其中所含的某些物质恰恰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元素。通过植物的吸收,能降低金属物质和有害物质的含量,不仅满足了植物的生长所需还充分净化了雨水,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

3.控制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园林植物最大的功用便是能降低雨水的流动速度,而雨水流动速度降低,相应地也便减轻了雨水对土地的冲刷力度,以此防止了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如若遭遇强降雨,大量积水在流经地面时,将会形成径流,而树叶和树冠将形成阻挡,从而对径流产生阻挡的作用,有效控制地表径流,减少雨水径流对土壤结构造成大破坏,有效维护水土的稳定性。

三、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1.屋顶绿化、立体绿化

屋顶绿化、立体绿化是指通过对城市建筑的天台、屋顶、立面以及可利用的公共设施进行绿色植物的种植。在进行屋顶绿化和立体时往往选择低矮的灌木、地被和攀缘植物,从而增强植物的抗风抗旱能力,有较强耐光、降尘降噪能力也作为植物选择的重要依据。虽然缺少高大植物,层次的不足可以通过植物的色彩变化和季相变化来弥补,仍旧可以保持很好的景观效果。良好的屋顶绿化、立体绿化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增加城市绿化面积,降低建筑温度,促进微循环,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2.雨水花园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经常会通过雨水花园的建设蓄存雨水和净化雨水。雨水花园的开发比较简单,对周围的影响较低,因此,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经常会是以雨水花园的形式呈现。雨水花园是综合性的绿地景观,除了具有蓄存雨水和净化雨水作用,还能够控制雨水径流。雨水花园主要由 4 层构成,分别是蓄水层、种植层、过滤层以及排水层。雨水花园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在源头滞留雨水,从而减缓雨水的径流速度。另外,雨水花园中的植物还能够通过根系,吸收部分渗透到土壤之中的雨水。典型的雨水花园建设,如美国的波特兰雨水花园,其通过植物体系对雨水径流进行阶梯式处理,同时,还能够调蓄雨水。除此之外,雨水花园还能够成为生物滞留区,具体来说,是在园林绿地中种植乔木或是灌木的低洼地带,经常采用地被植物覆盖地表。

3.下沉式绿地中植物的选择和应用

下沉式绿地是绿地系统的修建基本都是处于路面以下,道路设计标高需高于绿地,让雨水自流进入两侧绿地,自由下渗。这样可以将街道、广场等过剩雨水引入树池和周围绿地,通过树池和周围绿地内土壤过滤和雨水收集口,收集于周围的储水模块内。下沉式绿地能够有组织地汇集雨水,蓄积雨水,其在突发暴雨时能减少城市防涝的压力。在建设下沉式绿地时,植物配置的选择应考虑植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运用发挥植物自身美的同时,也应基于地形地貌综合考虑。(1)对于地势有起伏的地方,在排水时易积水,应优先选择具有一定耐涝性的植物;(2)对于气候或立地条件严峻的地方,应选择适应能力强的植物,尽量多用本地乡土植物;③在建设过程中为了减轻污染物的影响,可以适量选择抗污染物强的植物;(3)尽量选择低维护的植物,如多年生宿根花卉类,减少管理成本。

4.街头绿地

街头绿地是切实贯彻海绵城市理念,全面铺开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式。通过绿道建设方式,把以往相对集中的绿地建设向着城市的每个街区延伸,可以通过场地条件的拓展,更好地依据径流模拟分析园林植物建设,从而有效发挥城市雨水花园、砾石沟、草沟等作用,实现调节雨水与蓄积洪水的效果。这对于缓解城市内涝,促进城市水生景观的充分开发,优化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解决城市园林建设规模性和系统性方面的问题,促进城市园林景观的快速发展,全面实现城市植物景观的调节有着重要价值。街头绿地也是构建海绵城市的重要生命线,同时,也是投资相对较少,可以充分彰显海绵城市理念的建设方式,是较少受到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限制的建设方式。

例如,我司中标本人负责施工管理的花地河东岸北出口到东漖大桥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工程,是广州市荔湾区重点建设项目,更是积极响应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规划的重要举措。该项目按照疏林草地、通透敞亮的理念,围绕“醉美花地河“的主题,精心打造一涌两岸三景四点,同时融入了郊野生态绿地、雨水花园、海绵城市的概念作为试点,精心营造最美的生态景观效果。在城市绿化过程中充分注重植物的蓄水功能,加快城市绿道网建设,项目完工后,既有效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提供了良好的蓄水体系。又方便市民出行一路风景,提高了沿线居民的生活品质。如下图所示。

结语:

海绵城市主要是通过雨水系统平衡场地的水文特性,从而避免过多的降雨造成城市出现内涝的情况,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产生的污染。这种低影响的遇水系统包括诸多内容,比如屋顶、雨水弃流装置、人工湿地等。海绵城市建设符合来绿色环保发展的要求,应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刘梦姣. 现代园艺. 2017(20)

[2]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张格宁.居舍.2018(5)

[3]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的作用[J].王丽红.现代园艺.2018(6)

论文作者:单赋添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  ;  ;  ;  ;  ;  ;  ;  

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论文_单赋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