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语文探究的意识论文_曹增敏

如何培养学生语文探究的意识论文_曹增敏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龙回祖炎小学 341000

一、创设问题情境,为探究性学习巧设铺垫

“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学生兴趣是探究的起点,他们的年龄小,见识少,好奇心强,对未曾见过的事物或现象都感兴趣,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等因素,抓住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又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指导学生自发地去探索、发现问题,孕育探求动机,使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因此,课堂引趣,要根据所学内容,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或布谜设障。

二、拓展探究方法,开启探究性学习之门

探究就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发现规律的过程。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很浅显,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很薄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尤为重要。

1.在实践中探究。这种探究方式是“疑问——活动——发现——结论”。人们常说,听过会忘,看过能记,做过才能会。要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发现,在动手中感悟,自己解决问题、总结规律、得出方法。

2.在比较中探究。这种探究方式是“问题——操作——对比——结论”,在比较中探究,在类比中发现。如在教学 “安静”、“宁静”、“寂静”,“战斗”、“战役”、“战争”等词语时,可以先叫学生讲讲词语的意思,用词语说句话,然后比较词语之间的细微区别,最后得出“安静”、“宁静”、“寂静”是从静的程度上有区别,“战斗”、“战役”、“战争”是从时间、范围上有区别的结论。语文教学还可以从体裁、题材、内容、写作方法进行课文间的比较,也可以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探究,在探究中得出结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在假设中探究。这种探究方式是“问题——假想——探究——结论”,先对语文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再通过探究寻找规律、得出结论。例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假设: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后,准备转移。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往主力部队转移的方向,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如果五壮士选择走通往主力部队转移方向那条,将会是怎样的结果?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查找的资料,对走这两条路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得出五壮士选择走通向狼牙山顶峰这条路,是为了部队主力和人民群众的安全着想,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通过假想使学生更加认知了五壮士不畏牺牲的壮举,从而激发了学生对革命英雄的敬仰和崇敬之情。

三、注重探究中合作,在合作中达成共识

合作探究是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通过小组合作能充分展示集体的智慧,在探索交流中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思维方式经过交流整合,有的得到了修正,有的得到了提升。应该强调的是,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应积极参与,这样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还可以密切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但要注意,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只会跟在别人思维后面走,没有独立见解,很容易形成思维的依赖性。这种现象就有待于教师及时地发现、引导和调节。另外,在一堂课中小组合作的次数不应出现太多、时间太长,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小组合作要限时限地,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真正地乐于合作,才能收到成效。

学语文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交流、学合作的过程。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合作技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给学生合作技巧,通过经常训练,让学生学会“听”、“讲”——别人发言时,注意力要集中;别人说的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要在肯定别人的基础上讲自己不同的想法;别人提意见时,要先听,再讲自己的理由。

四、培养探究意识,引导知识延伸

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好奇和探究的意识,让课本知识得到延伸,进一步发展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多想办法、出点子,用语文课文的魅力,让学生觉得学语文有趣,自己主动地去学,自觉地去探究其奥秘。如在教学《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这一课时,由于小学生对电脑知识和作用了解不多,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采取激发学生兴趣的办法,如课前提问:“电脑是干什么用的?它怎么会有这么神奇?”学生认真看书后对问题能作出初步的解答了,接着课中提问:“其实,书上讲电脑的作用只讲了一点点,它为什么那么神奇也没有讲清楚。你们想真正了解它吗?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吧。”每个学生对电脑的了解各不相同,通过讨论互相补充,学生对电脑的了解更全面了。最后布置调查作业:“1.你们调查了解一下生活中的哪些人工作要用电脑,哪些事情要用上电脑?2.写一件电脑给你带来好处的事。”只要坚持培养学生对未知的探究意识,学生的潜能就能得到挖掘,学习能力会得到不断的发展。

五、体验探究趣味,获得成功的欢乐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要。当学生通过探究后终于解决了一个个对他们来说是新奇而又富有挑战的问题时,他们更能从探究中体验到快乐,获得一种成就感。这是一种强大的、令人愉快的情绪体验,它会产生推动不断探究的巨大力量。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验,就会产生再次体验的愿望。因此,当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取得了点点成绩,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尝到探究的甜头、获得成功的快乐。

论文作者:曹增敏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6月总第2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2

标签:;  ;  ;  ;  ;  ;  ;  ;  

如何培养学生语文探究的意识论文_曹增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