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清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以尚清文印为例论文_丛晶 赵诗彤

(沈阳师范大学,沈阳 110034)

基金项目:本文系沈阳师范大学2017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成果(项目名称:互联网+背景下清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以尚清文印为例,项目编号:201710166357,项目级别:校级一般)

摘要:清朝统治者在入关以前,从汉文化中学习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以明朝为鉴,健全国家体制,并从中寻求统治经验。入主中原后,全面具体的学习汉文化,进一步寻求治国方略。以沈阳为例,别号盛京,这是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迁都此地为其名称背景。古往今来,中国旅游业学术发达,在旅游文化、遗产、营销等方面深有造诣。在旅游产品产品方面打造清文化品牌做出研究,但具体以清文化为依托的旅游产品设计研究并无具体记载。根据这一研究背景,特别的运用互联网+时代潮流,宣传并销售。对清文化主题产品做出“尚清文印”印章主清化,开发清文化系列产品,丰富旅游市场纪念品种类,拓展产品效应,提高旅游经济收益。

关键词:清文化;纪念品;尚清文印;提高经济效益

引言

满清文化,承满融汉,自顺治帝迁都北京,政治上推行首崇满洲、圈地投充、剃发易服、文字狱等,20年间逐步掌控全国。这是王朝的更迭,更是文化的交互与融合。满、汉是古老华夏大地分支,每一代国君政治策略、经济政策必有不同,故一朝思想文化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个时代的意识形态以及成就。庞大的文化体系只有与现时代节奏社会想交融,才能展现其风韵魅力。

一、研究背景

(一)清文化历史特征及表现形式

1.历史特征:主要是满族文化经过汉族文化冲突与融合之后所产生各具两族特色的清朝文化。三百多前,满族(女真)文化就开始了由原始的萨满文化体系向广泛吸收蒙汉等周遭民族文化。自满族征服中原以后,更加专注吸收汉族文化,并以此原始萨满文化为基础进行自身的整合与创造特殊文化。

2.表现形式:物质上,传承上百年的宏伟的故宫建筑物,中轴对称原则,彩花雕刻栩栩如生。标志性宫廷人物形式多数为具有鲜艳色彩的满族旗装,多为女子穿着。从剪裁、色彩到装饰代表了清朝的繁华盛世,服饰设计风格表现了满族服装历史传承。清代文学艺术在传统文学上发展创新。《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反映了清代文学领域的成就。文学创作为当时社会民众思想起了重大作用,对我们当今社会学习撰写反映社会状况的特殊笔调起了示范作用。

非物质上:主要体现在礼节及宗教信仰方面。满族入关建立清朝以后,“请安礼”成为官员及满族内部间一种十分常见的礼节。这一礼节体现了清朝尊卑有别的制度化礼仪。此外,满清对于庆祝元宵节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例如:举行张灯,秧歌,出游,走百病等活动。据杨宾的《柳编纪略》记载:十六日,满族妇女群步平沙,曰走百病。其寓意为去除晦气。庆祝节日的形式多样性表现出满清民族对节日文化的重视程度。时至今日,这些活动在中国东北亦十分盛行。

(二)清文化历史地位及研究意义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沈阳作为清朝的发源地,清文化历史悠久,其多是由草原之上的满族风情与中原汉族文明交相辉映融得此文化,清末废“八股”,断长辫,诸多思想文化冲击,涤荡出代代才人。改朝换代不该只持批判态度,位于沈阳市沈河区的故宫是不能抹去的雄伟建筑,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辩证看待。目前许多学者在“打造清文化品牌问题”展开探讨,但对于清文化创意产品这一专题并没有具体提出,多为清文化资源整合论述,及文创产品的相关概念阐释。对于如何将清文化与具体实物相结合这一专题领域为空白阶段。而我们本次研究项目就是围绕清文化的创意旅游产品,结合当代互联网+的大时代,推出了尚清文印这一产品,进行线上线下的销售。以文印为例将引发大家对清文化的热爱,进而拓宽清文化纪念品种类,填补清文化实物化的空白,实现清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提高相关景区经济效益并扩大市场影响力的最终目的。

二、清文化创意产品调查

(一)实地调研考察

在科研开始前进行了对清文化衍生品的市场调查,以沈阳故宫为例,经调查发现,沈阳故宫周边商贩数量及商品类型与游客数量成正比。除节假日外沈阳故宫游客较少,主要商品售卖集中于故宫外固定的门市,网点牌匾虽标明“故宫旅游纪念品”,售卖的商品为明信片、套娃、甚至冬季防寒用品等,大大偏离了“故宫文化”这一主题。除此以外,其他门市销售的商品还有东北土特产、俄罗斯商品、旗袍皮具等。由此可见,诸多网点虽建立于故宫周边,但其商品却与故宫文化相关甚少。

(二)线上产品调查

表一

注: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任何产品不满99元需邮费8元。

我们同时也对线上商品进行调查。通过对某宝查询,我们发现,有关故宫的文化创意衍生物主要有,书签,纸质胶带,公交卡套,手机壳,等等。种类繁多,产品良莠不齐,统计调查准确度低,重复率较高。故专门对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进行系统化调查。

通过调查可得,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内销量排名前七的产品多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平常物件。价格在同等普通产品上略贵,但好评率极高。消费者更多关注的是它的质量,包装及设计方面。在搜索中并没有发现清文化印章产品,因此,对清文化文创产品印章的创新是值得投入的。在改造过程中,可借鉴故宫博物院产品好评关键词,在质量、质地、设计及外包装上都要精益求精。并对印章外观设计上以人物、书作、摆件等形成系列产品,使消费者选择多样化,延展清文创产品宽度。

(三)网络问卷调查

问卷显示,在调查人群中有32.69%的人对故宫周边建筑物评论为一般,且有25%的人还未参观过故宫。值得注意的是,所访人群均为沈阳本地或停留较长时间者,故宫作为沈阳标志性建筑物,未能真正吸引大家参观,其中纪念品不足以带给游客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及情感共鸣,是不可忽略的元素。另外,调查者对印章材质更多偏向于传统玉石类,并热衷于篆刻自己的名字。这些调查结果是以后印章制作的理论基础。

(四)文献调查法

从查阅的有关文献我们发现,关于清文化产品开发主要集中于国内学者研究。其中侯贯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产品市场进行分析,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产品应加强商品化趋势,仿古文化产品应力求精致化。邱晓伟在“清文化与打造辽宁清文化品牌问题”中提出“保护好、挖掘好、利用好清文化资源是辽宁清文化品牌打造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清文化实物化旅游商品的研究要夯实文化根源,追随时代潮流,创新商品意义。

三、尚清文印设计思路及可行性分析

(一)思路设计

从文化积淀到历史与现代相结合,使清文化达到活化利用的目的,扩大清文化纪念品种类。首先,印章要做到一章多用,图案多变,其次图案必须要具有清文化代表性,即睹物思文。我们通过调查印章的主要消费人群和一般功能,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儿童,以玩具为主;二是办公人士,工作使用;三是收藏人士,以收藏具有纪念意义的印章为主;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将我们所设计的印章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和类型。如,奢华型,古风型,时尚型,玩趣型。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家对于印章与清文化结合这一创新是抱有兴趣的。由此,我们在章身处可以设计成清朝人物、建筑、仿书画作品这样既实用还能作为摆件,一举两得。对于典型的清朝八旗子弟(图一),我们可将章身刻画成八旗子弟的整体穿着样貌,设计八款印章,一套为八旗子弟全部形象特征。具有重要的收藏价值,给大家带来美的感受;另外章身雕刻成清宫皇室里的釉彩大瓶(图二),瓶底为刻字需要。这样具有美学艺术的印章使用方便,摆放于家中或是办公室也是一种欣赏之态。能够体现出主人的美学眼光。

分析旅游市场文化产品、选择和研究目标市场、确定清文化主题产品、制定产品营销计划、实施拓展旅游市场产品销售计划。一是深究辽宁满清文化的积淀,二是糅当代之艺术,增加清文化纪念品类型,给游客新的体验感受,进而提高景区经济效益,扩大旅游市场影响力。取历史之精华,扬文化之骄傲。“尚清文印”的独特之处在于通过不同样式的印章,不同作用对应不同人群,在线上以及线下进行销售,让更多人看到这样“走心”的纪念品,更愿意去了解满清文化的历史,兴趣使然而充盈旅游市场景区。

(二)与互联网相结合

销售分析如下

我们在设计印章的同时也要顺应新时代,要展开互联网销售模式。网络带给我们的快速,便捷,对新信息更敏感。新时代新热点。更新换代的加快决定了一款产品使用时间及创新性。现在的广告已经不再局限于电视上,我们可以利用APP软件的视频插播,令更多人了解知道。宣传尚清文印,除了必要的广告插入外,也可以在“抖音”、“快手”等娱乐性软件上上传尚清文印的设计视频,点赞数及转发数增多,上了热门便会广而告之。这也是对尚清文印的一项免费广告。

销售方面,除了故宫等清文化遗址的景点摆放销售外。线上销售是必要的。以“沈阳清文化创意产品展销店”为名,作为品牌效应,在淘宝试销售,通过顾客的评论改进产品,以求达到更多人的满意度。

线上线下双向联合,是顺应互联网的选择,也是新产品进入公众的最快速的方式。景点销量,网购销量,顾客评价,三因素结合为尚清文印创造更好的销售通道。以文印为例将引发大家对清文化的热爱,影射至文化纪念品行列中,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红玉:《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培养》,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2]于浩辑:《明清史料八种》,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3]马鹤蛋,时秀云.对辽宁满族文化旅游开发问题的探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44-45

作者简介:丛晶(1998.02—),女,辽宁朝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赵诗彤(1998.01—),女,辽宁葫芦岛人,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论文作者:丛晶 赵诗彤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6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互联网+背景下清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以尚清文印为例论文_丛晶 赵诗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