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展望_风险投资基金论文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险投资论文,现状论文,我国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风险投资发展历程

我国风险投资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8年《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简称“一号提案”)掀起了我国风险投资的热潮。从1997年到2001年底,我国风险投资机构从53家增加到246家,管理的资金总额从51亿元增加到405亿元,这一阶段可以说是风险投资蓬勃发展的阶段。

从2002年开始,在全球经济发展减速和国际风险投资退潮的影响之下,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也遇到了不少困难,进入调整期。在这一时期,全球风险投资规模迅速萎缩,但我国风险投资呈现出一种特殊情况,即本土风险投资下降,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引起境外对我国的风险投资增加(详见表1),所以从总体上看,我国风险投资的总量并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大幅度地降低,保持缓慢发展的态势。

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和全球风险投资的复苏,我国的风险投资从2006年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据近年来的不完全统计表明①:2001~2005年风险投资的资本总额仅400亿元左右,每年投资的金额大概在40亿~50亿元,直到2005年末投资金额才有所增长。2006~2007年,我国风险投资呈现出快速的增长,2007年风险资本总量比2006年增长了100%以上,风险投资金额达到398.4亿元,几乎是2006年的3倍。

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中国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趋于谨慎,全年共投资506个项目,投资金额为339.45亿元,投资金额和项目数比2007年均有下降,但风险投资机构募集资金依旧活跃。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的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中国风险投资市场上新募集的资金规模达1018.67亿元,比2007年增长14%。另有99只新基金于2008年成立,但没有披露募资是否完成,据统计,这些新基金的募集金额将达到1322亿元,此数值没有包括在新募集的资本总量中。

表1 2001~2008年我国风险投资概况

数据来源:《中国风险投资年鉴2009》。

二、中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之初,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出资。最近几年,政府对风险投资采取扶持政策,放开多种渠道资金进行风险投资的限制,个人出资比例也大幅增加。

2008年多类金融资本获准涉足股权投资领域,使得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的资金来源大为拓宽。证券公司相继获准开展直投业务;社保基金获准投资经发改委批准的产业基金和在发改委备案的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保险机构获得国务院批准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商业银行获准开办并购贷款业务等。

2008年,本土风险投资机构新募集贤本中,个人的风险资本比例最高,达到总金额的34.72%,远远超过2007年的14.82%;金融机构的比例为32.09%,紧随其后;政府资本则由2007年的34.57%下降到2008年的14.60%; 企业资本所占比例为18.56%,明显低于2007年的36.37%。个人出资主要来自一些民间较为富裕的民营企业家,这些企业家的个体资金虽然总体规模偏小,但数量大、经营灵活,偏爱风险投资等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因而也是近年来本土风险投资基金的重要资本来源之一。

三、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经验教训

10年来,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经验教训主要有以下四点:

1.必须坚持风险投资的基本理念,即风险投资的特点是高风险的、组台的、长期的、权益性的和专业的投资

首先,风险投资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它的高风险性。国内风险投资企业,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比如投资人要求绩效等,往往不敢投一些看起来很有希望但是风险又比较大的项目,而这些项目往往被境外风险投资家相中,给予支持,最后境外上市。风险投资的特点在于它的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因为风险投资是投向一些创新的项目上,而创新的项目既有成功的可能性,也存在较大的失败风险。但是高风险意味着它可能带来高回报。因此,国内风险投资者应该具有冒险精神和善于冒险的本领,坚持“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投资理念,否则风险投资就成丁保险投资。

其次,风险投资主要是利用成功项目取得的高回报来抵偿失败项目的损失并取得收益,风险投资项目在国外看来都是“成三败七”,如果从风险投资筛选的商业计划书来看,能够筛选到的是万分之八,在这种情况下它必须利用项目群,用成功项目的高收益来抵偿损失,即风险投资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再次,要坚持长期投资,不能追求短期绩效。真正的风险投资从投入到带来回报一般周期是3~7年,而有些投资公司由于股东等各方面的压力,美誉考虑长期的投资和发展,而是把资金用来炒楼、炒股、搞期货等。甚至国家科委曾经成立的一个投资公司,由于追求了短期绩效而没有办下去。

最后一点就是风险投资不仅要想创新者提供资金,还要提供管理着所积累的学识、经验以及广泛的社会联系,尽力帮助创新者取得成功。风险投资是和创新者一起去创业。所以,风险投资的投资家不是单纯的金融家。国外有些风险投资家在某些专业领域里有比较深的知识和了解,不了解的项目绝不随便投;另外,他们在金融管理方面有比较多的经验,并参加投资企业的董事会,在重大决策上提意见。所以,风险投资是实际资本和虚拟资本的结合,虚拟资本包括了信用资本、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

2.明确风险投资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阶段

长期研究中国风险投资的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客座教授马丁·汉明,通过对2007年以来我国214个风险投资案例研究发现,中国风险投资机构进行早期投资的非常少,做的项目多是即将上市的企业;比较喜欢介入风险小、市场稳定的传统产业,习惯于帮助企业提升管理,而非投资早期的高技术小公司并伴随其成长。显然,这暴露出我国风险投资的一个通病是只追求眼前的利益,投机性太强。这有悖于风险投资设立的本来意义。

我国发展风险投资的目的绝不仅仅是提供一种直接投资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促进我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技术和新产品,实现高技术的产业化。因此,我国风险投资的重点应当是高新技术领域。国内曾有人认为,风险投资应该投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以获得高收益的项目,比如:中低档的连锁酒店,很多投资机构蜂拥而上。我国在于发达国家竞争的过程中,技术上处于劣势,我国在技术上对外依存度大约是50%。风险投资必须为实现创新型的国家贡献力量,投资高新技术领域,支持高新技术发展,而不仅仅是新增几家连锁酒店。

在高新技术领域,从国外来看风险投资的重点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而且生物技术比重还在不断增加。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都是21世纪的关键技术,关乎生产效率、人类生存、环境、能源等方面的问题。我国风险投资应重点支持这两个方面,当然还包括:创新材料、环保技术、节能技术等。

风险投资支持的重点阶段应该是创业阶段。一般来说,风险投资分为三个阶段:最初始的天使投资和建立企业期,接着是第二层、第三层融资等所谓的“阁楼融资”,然后通过并购或上市退出。从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服务来说,我国风险投资重点阶段应该是企业初创期,培养扶持创新者去建立企业,使创新的成果变成真正能够使用的技术和产品。

国内风险投资投向一般的高成长性企业、中小型企业或者民营企业的现象较普遍,使我国有限的风险资金失去重点,资金分散使用,削弱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

3.为风险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从国外风险投资发展的历程来看,政府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我国目前仍是一个经济欠发达、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中国家,建立符合国情的风险投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但政府的支持应坚持依法、适度、有效的原则,制定并实施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法律法规,给予政策上的优惠等。

4.建立畅通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作为风险投资最重要的退出渠道,我国创业板的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1998年风险投资兴起时就提出退出机制问题,由于当时考虑到大众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建立创业板的条件并不成熟。后来美国网络股神话的破灭,创业板建设被迫停了下来。后来中央制定了“小三步走”的战略,先搞科技板块,但不降低条件;第二步再放宽条件,扩大板块;到第三步再独立成立一个创业板。原来的名称为“科技板块”,后来定位“中小企业板块”,2004年5月28日,中小企业板块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启动。到2007年底,中小企业板块已有202家公司,总股本339.64亿元(其中流通股126.66亿元),总市值达到10646.84亿元(其中流通市值3823.66亿元)。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交金额约占深交所主板的10%左右,上市公司的整体素质高于主板。中小企业板块的成功为创业板的推出创造了条件。

2008年12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意见明确提出:“适时推出创业板”。在该意见的指导下,中国证监会进一步加大了创业板市场的建设步伐,在制度建设、人员培训、发行审核等方面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进入2009年,创业板的推出进入最后冲刺阶段。3月份,证监会正式出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9月份,第一批创业板10家公司公开发行股票,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共28家)于2009年10月23日开始挂牌交易,酝酿已久的创业板正式开启。创业板的推出给风险投资退出企业投资、获取高额回报安排了制度性的渠道,有利于风险投资的做大做强,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

四、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展望

当前,我国风险投资面临着一个很好的机遇,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对我国风险投资的展望主要有以下三点:

1.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为风险投资提供了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即使在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的今天,我国2009年的GDP增长率预计能达到8.3%,实现保八的目标指日可待,中国经济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的瞩目。虽然我国GDP只占世界的5%左右,但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已经超过20%。正是这种快速、平稳、健康发展的经济,为风险投资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境外投资者的踊跃进入有助于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

近年来,境外投资者的比例逐渐增高。2001年,外资的比例为21.9%,由于风险投资的低潮,到2003年降到了5%,从2004年开始,外资比例逐步提高,到2007年达到55.6%。境外投资者的进入对国内风险投资的发展有好处,可以学到先进的投资模式和运作。必然带动国内风险投资家的快速成长。

3.世界风险投资处于不断的复苏中

从2006年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风险投资在复苏,虽然增长速度还不快。目前来看,全球经济表现出复苏的迹象。总体来说,机遇还是不错的。

注释:

①我国尚无正是风险投资的统计,该统计为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汇总,有一定代表性,但它是一个不完全的统计。

标签:;  ;  ;  ;  ;  ;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展望_风险投资基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