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艾滋病论文_邹堃

达川区人民医院 感染科 635000

艾滋病、性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目前尚无有效的免疫疫苗和药物,其发病和人们的社会行为相关,可以通过规范行为来阻断和预防。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如何进行预防?下面进行简要的探讨。

1.何为艾滋病?

自艾滋病在1981年被认识以来,全球艾滋病发病率持续上涨。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由HIV感染引发,多发于青壮年人群。HIV是攻击人类免疫系统的病毒,将淋巴细胞作为目标,使细胞免疫功能缺陷。HIV的潜伏期为8年,也就是说,人类感染HIV后,可以无任何症状的工作、生活数年。当前,艾滋病已成为威胁公众安全的重要问题。

2.艾滋病的病因和症状

由于艾滋病的潜伏期长,因此其表现复杂,初期表现为发热、食欲减退、乏力、淋巴肿大。随着病情加重,出现淤血斑、单纯疱疹等,以后逐渐侵犯脏器官,出现长达3个月的发热,个别患者伴有便血、咳嗽、呼吸困难、腹泻、恶性肿瘤等。

艾滋病的发病原因是感染了HIV,被HIV感染者为传染源,包括艾滋病患者、HIV感染者,多存在于传染源的精液、羊水、乳汁、血液、分泌物中。艾滋病可以经过各种途径传播,如性接触、母婴传播、经血液或血制品传播等。

3.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目前,全球大多数的青少年缺乏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不够了解艾滋病病毒传播、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急需健康宣教。西班牙曾经举办的艾滋病大会上,曾将主题定为知识和行动承诺,其目的是普及艾滋病的防范知识。

(1)主动学习艾滋病知识。了解和艾滋病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掌握自我保护技能,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学会识别性知识来源,不从低级的网络或黄色书刊上获得知识。青少年的性生理成熟较早,所以在有性生理需求时,没有从心理上做好承担责任的准备。这就要求他们把握异性交往的尺度,要自尊、自爱,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遵守性道德。恋人之间相互忠诚,不但要对自身健康负责,还要为他人健康负责;正确使用安全套,减少艾滋病的发生危险。

(2)远离毒品。吸毒是艾滋病传播的温床,因为吸毒对青少年产生严重的危害。比如,吸毒者共同使用一个针头、针管,犯毒瘾时甚至几十人共同一套注射器。由于药品、注射器、溶液污染,使得吸毒者感染各种疾病。报告显示,早在1998年,我国就有12639例艾滋病患者,其中吸毒者占69.4%。通常情况下,吸毒者的性行为比较混乱,尤其是女性,为了筹集毒品而卖淫,一旦她们感染艾滋病,就会通过性接触传给他人。吸毒者体质降低,免疫力差,为艾滋病的病发创造了条件。所以,必须远离毒品,禁止和他人共用注射器。

(3)减少不必要的注射和输血。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多的减少输血,若情况特殊必须输血,应使用严格消毒或一次性的输血器。不和他人共用药棉、纱布、针管等用品,不去不正规的场所或医疗结构纹身、打针、拔牙或针灸,不外借或共用刮脸刀、牙刷等用品。

(4)尽量不母乳喂养。艾滋病由母婴传播,西方阻断母乳传播的举措是于分娩或分娩过程中用药,用剖宫产、停止母乳喂养的方式。调查显示,婴儿在子宫内的感染几率为5%,85%由母体阴道内的病毒感染。另外,母乳也是感染艾滋病的途径,母乳喂养可增加35%的发病几率。基于此,对于疑似艾滋病感染的人群,应尽量停止母乳喂养,以免传给下一代。

4.艾滋病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对于没有明显症状的艾滋病患者,可以保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根据病情抗病毒治疗,时刻关注病情变化。对于已发展为艾滋病的患者,叮嘱其绝对卧床休息,多吃维生素丰富、高热量食物。对于无法进食者,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同时,采用支持疗法,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输血等。

(2)常规治疗药物。HIV复制共需要3种酶,包括蛋白酶、逆转录酶和整合酶。当前,世界上已有15种被公认的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主要针对HIV复制中的蛋白酶、逆转录酶。第一,蛋白酶抑制剂。在整合酶的影响下,cDNA和宿主细胞染色体结合,经过相对复杂的过程,制出病毒前体蛋白,再由蛋白酶切割,完善病毒结构,从而形成功能良好的完全病毒。蛋白酶抑制剂的使用,能够通过对蛋白酶的抑制,抑制病毒复制。第二,逆转录酶抑制剂。可抑制逆转录酶的活性,阻断HIV的生命周期,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另外,氟双脱氧腺苷也具有很强的抗HIV效果,希望日后被用于艾滋病的治疗中。

(3)联合治疗。早在1987年,就有人使用核苷类药物治疗艾滋病患者,但是效果不甚理想。1994年、1995年又推出了蛋白酶抑制剂、联合疗法,开创了艾滋病治疗的里程碑。联合疗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抑制HIV复制的多个环节,具有降低抗药性,抑制HIV复制,提高患者存活率,减少母婴传播风险等作用。

总之,随着艾滋病的蔓延,预防、控制艾滋病传播刻不容缓,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栋梁,是预防艾滋的主力军。青少年参与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不仅能够保护自身和他人的生命,也能从源头上消除艾滋病的发病原因,从而预防艾滋病的发病。对于已患有艾滋病的人群,可结合病情采用合适药物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促进早日康复。

论文作者:邹堃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如何预防艾滋病论文_邹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